刘裕托孤,四位顾命大臣为何选择杀死继承人?
相关推荐
-
对立的南北两朝,开国之初皆有勇于进取的贤明之主
刘裕篡晋建宋之后,吸取前晋灭亡的教训大力削弱各地刺史,加强中央集权,又从自己起家的经历中规定,各将领不准征召士卒,对外作战一律统领朝廷兵马,战后再次军队交还予朝廷. 因为士族势力庞大,借着开车之初自己 ...
-
激荡四百年:刘义符嬉游无度被废黜,徐羡之悍然弑君埋隐患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01篇 景平元年(公元423年)闰四月,刘宋司空徐羡之.尚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因前方战败,丧失国土,上疏自请处分. 刘义符当然不敢真的处分他们,下诏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刘义隆
晋恭帝禅位给刘裕,晋朝灭亡. 刘裕即位,就是刘宋武帝. 刘裕不相信迷信,据说其贫贱时有很多富贵征兆,后来史官向刘裕征询,刘裕都不予回答. 太子刘义符亲近小人,谢晦劝刘裕三思.刘裕问谢晦,那刘义真如何? ...
-
激荡四百年:一代雄主刘裕华彩落幕,精心挑选四位大臣辅政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97篇 刘裕出身寒门,一向对清谈名士没有好感,在用人上大胆启用寒士,但也不排斥世家中的优秀人才,只看才干,不重出身. 永初三年(公元422年)正月初十 ...
-
托孤与寄命,大节谁能夺
可托孤可寄命,大节铮铮谁能夺 --君子散论 余东海 壹 君子人格建立,仁义不退,不会会因权力.环境或其它任何原因而退为小人.孔子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上知即大智,德智不二, ...
-
最精不过张廷玉,他为什么能第一个看穿康熙帝,并成为顾命大臣的?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第215篇文章) 在<雍正王朝>中,要是论老谋深算,随便一个老人家都能拎出来露两手. 但是除去帝王,我们看这么多的大臣,为什么只有张廷玉是历经三朝而不倒,并成为最终配享太 ...
-
(晚清)顾命大臣匡源书法题识欣赏
匡源(1815-1881), 字本如,号鹤泉,山东胶州人.晚清大臣,咸丰帝顾命八大臣之一.书画家,教育家.出生于书香人家,自幼聪敏好学,才思敏捷,认真刻苦.十三岁考秀才,文采卓异,擅诗文,号为神童,少 ...
-
刘备临终前,已经任命两位托孤大臣,为何又留给赵云一道遗命?
在正史中,赵云并没有受到重用,在刘备的托孤环节也没有遗书留给赵云,史书中只是记载了刘备对刘禅兄弟和诸葛亮的遗命!不过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确实给了赵云最后一道遗命.所以我们今天的故事,就全 ...
-
咸丰皇帝的顾命八大臣,为何斗不过26岁的慈禧?原因何在?
慈禧太后是晚清政坛上重要的女政治家,也是晚清政府的最高统治者.正是因为她的统治,才让中国陷入更大的混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而事实上,咸丰皇帝在死前并未想过让慈禧垂帘听政,是慈禧斗败了 ...
-
清咸丰皇帝临终任命的顾命八大臣之一肃顺在砍头前大骂慈禧,究竟有多难听?结果惨被铁柄敲断双腿
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二十三日,刚刚过完生日的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病死,临死前一天,已经不能用手握笔的咸丰口授遗诏,立年方六岁的大阿哥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同时任命载垣.端华.肃顺.景寿.穆荫.匡 ...
-
历史上最著名的四个托孤大臣
历史上最著名的四个托孤大臣
-
刘邦驾崩15年后,托孤大臣杀光他嫡孙,历史证明刘邦杀功臣没有错
大部分的开国皇帝,在上位之后的首要事,便是谋划如何杀功臣.比如说朱元璋,他是开国皇帝之中,杀功臣杀得最狠的.刘伯温.胡惟庸.李善长.陆仲亨.蓝玉等等,明初四大案,几乎屠尽开国功臣.刘邦没有朱元璋杀得这 ...
-
诸葛亮是如何用计把托孤大臣李严搞掉的?
刘备叱咤半生终于成就帝业,但却未来得及享受成功的喜悦就接连遭受了亲友离散悲痛.国土丢失恼怒.兵败夷陵的愤恨.公元223年,这位汉末枭雄突然病重垂危,于是,安排后事便成了当务之急.然而,谁能继承他的遗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