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知李鸿章,年老方知真中堂?我们是否错怪了他

(0)

相关推荐

  • 1908年,唯一能拯救大清的人,死了

    曾国藩.李鸿章.慈禧.载沣.袁世凯,是晚清舞台上的几个重要人物,他们影响了晚清的历史走向,他们曾都想过拯救大清,但是他们都救不了大清,而唯一能救大清的人,在1908年死了. 一.曾国藩 曾国藩是晚清中 ...

  • 光绪and李鸿章:八旗中枢VS汉臣精英

    文 | 子玉 子玉说: 光绪与李鸿章,一个是君,一个是臣,如此两人根本不在一个维度,能有什么可比性? 两人屁股底下的位置虽不同,但他们都共同经历了晚清的一系列大事件.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之变等. ...

  • 真解气!

    真解气!

  • 李鸿章第一次见慈禧,回家便跟儿子说了8个字,眼光独到一针见血

    年少不懂李鸿章,如今方知真中堂.在晚清历史上,李鸿章的存在感真不是盖的,不管是慈禧西逃,还是之后与列强斡旋谈判,都少不了李鸿章的身影. 清统治者一代不如一代,闭关锁国政策的被西方列强用武力打碎,坚船利 ...

  • 既不好玩,也不好看(番外篇)

    甲午战争,大清可是赔透了:物质损失大到一逼,面子也丢到了姥姥家:用梁启超先生的话说,唤作"华夏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等<马关条约>消息 ...

  • 《陋室铭》:年少不懂刘禹锡,白首方知真诗豪

    文 / 梦精灵2019 图 / 网络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 年少只喜贾宝玉,中年方知真四泉,西门庆之泼向中年人的一盆冷水

    从心灵鸡汤,但反对鸡汤,最后再到毒鸡汤,这届年轻人是越来越不好带了,可以说各种口头激励的作用是越来越小了. 现在的年轻人似乎越来越佛系,面对长辈的打鸡血,总是一副提不起精神的样子,爱咋咋地,包括我们小 ...

  • 年少不懂曹孟德,如今方知真英雄

    公元220年的春天,洛阳城中弥漫着哀伤的气息. 有着"奸雄"之称的曹操,在病榻之上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后事,直到他闭上双眼. 年少时读<三国演义>,觉得曹操是当世最奸诈之人 ...

  • 6月23日 我来讲讲“少年不识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

    "少年不识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李鸿章是谁?不就是镇压天太平天国起义的刽子手吗?不就是光会签订卖国条约的老头吗?不就是那个搞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吗?到底如何,我们接着往下看. ...

  • 人生百味,酸甜苦辣,品过方知真滋味

      人生百味,酸甜苦辣,品过方知真滋味    "人生有百味,爱恨情仇.离合悲欢皆于百味之中,品过方知真意.书中有三味,则为经.史.诸子百家味,读过方知深蕴." 这是作家白落梅在&l ...

  • 年少应远游,方知离家愁。

    我已经到了原本小时候渴望的那个年龄,却没有成为小时候想成为的人,也没能做到小时候想要做成功的事! 发现自己渴望着回到年幼且无知童年里去,不再盼望成长!可又不得不去经历这些所谓的一切的一切无须有的东西 ...

  • 放纵方知真自我

    放纵方知真自我 嘉陵作协换届有感 作者:逍遥客 作协文章位在前, 而今换届谱新篇. 嘉陵故事重开笔, 骚客情怀再拓天. 有幸同台抒激越, 无声共振记华年. 高歌不忌疯人语, 更向凡间求自贤. 和金晶( ...

  • 王小波《黄金时代》:听说写“性”不正经,读懂方知真严肃

    有读者曾经写信给王小波,说你应该写杂文,不应该写小说. 因为他的小说不正经,不太像小说,而且格调不高. 王小波为此还特别写了一篇叫做<关于>格调的文章,里面说: 为什么别人说我的作品格调低 ...

  • 年少不懂诸葛亮,如今方知丞相痴

    公元234年秋,天地肃杀,落木萧萧. 一位面容憔悴的老人,在军士的搀扶下,来到军营操练场上. 望着那雄武奋发的士卒,他仰天长叹道:"再不能临阵讨贼矣!" 这老人便是有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