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陈嘉庚到延安考察,主席这样对待勤务兵,细节令他感动

陈嘉庚前往延安考察,发现主席与勤务兵的这个细节,内心感叹良久

我们国家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能人辈出,正是因为无数勇士前赴后继的努力,才创造出了如今多姿多彩的美好生活与传承几千年的古老文明。今天要讲的这位人物,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他就是著名的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下面,跟着小编的脚步,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吧!

时间退回到1937年,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我们国家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磨难。当时的陈虽然身在国外,但依旧时刻挂念着国内的风吹草动。每每有需要,他必定冲锋在前,甚至在当时,他捐款多达11亿之数,此爱国之举,在当时称得上是令人震惊,由此也可以看得出他的爱国之情是多么浓厚。

等到了1940年的时候,他以南侨总会主席的身份回到了国内,但见识了一番国党内部的灯红酒绿之后,对于他们的行为失去了内心原本就不高涨的支持。老蒋在随后将他带到了孔祥熙开的酒店之中举办欢迎仪式,陈老一阵惊讶。并不是因为这个地方多么奢侈豪华,也不是因为欣慰有着如此地排场。而是作为一个国党的高级官员,竟然私自开设如此规模的酒店,实属是不应该的。还有就是,老蒋竟然同意,就把这样一个地方当做用来接待来宾的处所,有失体面。

而等到他到达了重庆之后,脸愕然的神情更是绷不住了。就连被派来的司机都是有些不正经,随意拉人,甚至还厚着脸皮的向人讨要茶水钱,不然就不不放人下车,令陈老一阵无奈。也就是因为种种原因叠加在一起,导致了陈老对于国党的行径非常失望。

就是在那时候,他开始了把目光推向了延安,于是开启了延安访问之旅。虽然这件事情被老蒋知道了,并且努力阻止,但陈老将定了想法并不为之所动,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北上的征程。

5月13日,主席亲自迎接他的到来。站在陕北的窑洞前,陈老的第一感觉就是民风淳朴,有着非常强烈的想要亲近的感觉。进入屋内,并没有任何花哨的装饰,但胜在干净整洁。在吃饭的过程之中,甚至还能听见外面喧喧嚷嚷地村民谈话的声音。当他出门时,看见了外面一群乡亲们,热情与幸福洒满脸上。见到这样的情况,军民一家亲的感觉让他对于未来看到了希望。

陈老在延安呆了8天的时间,但却是见识到了真真正正地“家”的感觉。但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件事情,他后来记在了回忆录之中。他说有一天是要开早会,因为人比较多,但空间比较小,于是位置比较拥挤。主席并没有坐在中正的位置,而是坐在了桌子的拐角处。当时正好旁边站着的是一位文员记录兵,手里拿着纸和笔记着东西,但因为是站着所以有些不太方便。而这个时候,主席见到了这种情况,于是向身边的人示意了一下,让他们再挤一挤,然后腾出了一个位置给那位士兵,以方便它能记录下会议内容。陈老说,见到这么一个小细节,当时就有些感动。没有官威,没有架子,只有朴实与和谐。

就是从这件小事开始,陈老内心对于我党更是坚定万分,决定长期追随。

在建国前夕,陈老受主席的邀请,参与政治协商会议,并且成为了常务委员。后来,他长期居住在厦门,为了厦大与集美大学的创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厦大的嘉庚学院就是为了纪念他而建立的。

1961年8月12日,陈老因病逝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