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对自然的敬畏——“1” PK “0”|随笔
文/依依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健康是‘1’,没有了代表健康的‘1’,人生一切皆归‘0’。”这是平常日子里,大家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依此看来,看似简单的阿拉伯数字着实不简单。
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所以也称阿拉伯数字。
具体来讲,10个阿拉伯数字,除组成数亿百计的数字用于事物的计数外,还表示事物顺序、次第及一些特殊含义。
一、自然数“0”
现在,单就10个自然数中最小数字“0”说说。
说到“0”,我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什么也没有。其实,“0”的意义非常之丰富:气温“0”度,不是没温度,指冰点温度。数轴上,“0”是原点,也是起点;近似值计算,“0”表示精确度。例,6.6与6.60就不同。导弹发射口令是9,8,7,6,5,4,3,2,1,0……当然了,以我之智商,肯定说不全。
今非昔比。通常,100分是满分、最高分;现下,0分是最高分,0是我们的目标,0是吉祥的象征,“0”是胜利标志。中国乃至世界,没有任何一个时候,任何一个人比现在对自然数“0” 的盼望急迫。我们多么地期待疫情数字公布,是零新增,零疑似,零死亡。
如果今天疫情数字统计是“0”,那么就意味着今天的疫情取得了暂时胜利;如果连续几天持续出现“0”,那么,我们的疫情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如果连续一二个月出现“0”增长,那么,疫情控制将取得了胜利;如果连续几个月疫情增长是“0”,那么,疫情一定得以控制,全部清零。

二、自然数“1”
数字“1”,不单纯只是一个数字,其背后涵盖的含义要宽泛些。
英语中,“1”做基数词是one,做序数词是fist。Fist,意义要丰富。例,学习工作人人争第一,赛事竞争个个争冠军,每个人都想当首领。很多成功人士一生追求的目标,就是站在事业和人生的巅峰。Fist,恰好成了其地位和尊荣的象征。
《说文》有语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淮南子》有语一也者,万物之本也。在西方,它表示完美、独尊、起始等意义。我还听说,“1”在中国互联网里代表“是”“可以”“赞同”等。我也喜欢“1”,感觉“1”无论从“形”“声”“义”哪个方面说都似顺利。易经中,数字“1”暗示的意义是太极之数,属于吉数。诗证:“太极之数,万物开泰,生发无穷,利禄享通。”据说,在流行的五格剖像起名法中,数字“1”也属吉数。
……
但是,当此疫情“1”早不代表吉祥,反而许许多多的“1”,让人怵慄。反观“0”就不同了。如今“0”反成吉数,是吉祥的象征。毋庸置疑,健康“1”如果变健康“0”,那么,没有了代表健康的“0”,其他一切皆1,2,3……
比方,截至2020年4月7日因疫情就有33位医务工作者牺牲。我百度:闽南网报告的数字——美国确诊新冠患者约57.7万,新冠肺炎死亡2.3万;山西网统计数字:2020年4月13日0-24时,山西省本地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33例,治愈出院133。山西省一次次不突破“0”,这是胜利的召唤。
……
其实,现实生活中“1”“0”颠倒的事比比皆是。

三、“0” PK “1”
自然万物皆有秩序,也有顺序,10个阿拉伯数足以说明一切。
现下,秩序生活被打破,顺序人生被颠倒,人类貌似主宰一切。这样,“0”也开始了与“1”的 PK。
远古时代,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对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都赋于顶礼膜拜。慢慢地,也就对大自然生成一种敬畏。
《山海经》文字不到三万二千字,但却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除记载地理、植物、动物等外,约三分之二的内容是关于神话、巫术、祭祀等方面的文字。从《史记·封禅书》记载看,在秦朝以前,人们就开始立庙祭祀四海之神了。汉朝时,遇有旱涝之灾,皇帝都会颁诏祈请四渎龙神(中国民间传说中掌管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大水脉的水神)保佑国泰民安。沿岸的居民、渔民、船夫和商旅,更是祭祀拜颂水神,以求平安。
其实,我搬弄这么一大堆文字不是以神话迷惑大众。只是表达,过去人们对自然,对人生的敬畏。
家乡熬腊八粥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每年腊月初八,各家各户都要熬上一锅瓜香谷美、滑润可口,软糯甘饴、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腊八粥原料中的小豆、黄豆、黏米、红枣、南瓜等,都是农民自己一年地里的收成。“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腊八早上,村子上空青烟缭绕,香甜氤氲,农家人一年的幸福也在腊八早上的天空飘来荡去。而每年的清明节,村民又用类似原料(没有粘米)做馅包成包子,即豆馅包子。包子皮或玉米面,或白面。无论哪种面,清幽香远的味道始终不变。这香甜飘进童年的记忆,使童年生活更加甜美。只不知现在的孩子,以后他们的童年记忆会留下什么,或许有种野味在脑际回荡吧。
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备好几个豆馅包子去上坟。
其实,这些风俗习惯,何尝不是一种对祖先的祭祀或对风调雨顺自然现象的一种感恩与祭拜。

人们盼望着风调雨顺、物阜民丰;人们盼望天人和顺、万物和谐。前提要,动物有动物生活空间,人类有人类生存法则。万事万物不可突破法则,打破底线。
如今,狗不成其为狗,人不成其为人。当然这或许是少数现象。
甚至于,野生动物变圈养动物,猫猫狗狗也变成宠物。弄得颠三倒四,人不人,狗不狗;牲不牲,畜不畜。人为性感,不穿少穿衣衣,说是要露出事业线。小时候,明明记得奶奶说事业线在手上。好好劳动,好好做事,手上自然就露出事业线来。狗狗要性感,穿衣穿好衣,倒也人模狗样的。猫猫上炕炕,狗狗上床床。
小时候,奶奶哄孙子孙女睡觉时,嘴里常哼的小曲是——狼打柴,狗烧火,猫虎儿上炕捏窝窝,捏了二十四个枣窝窝,窝窝了猫担了,猫猫了,上了山上了,山山了水冲了,水水了和了泥泥了,泥泥了抹了墙墙了,墙墙了猪滚了,猪猪了剥了皮皮了,皮皮了放牛小子拨棱噔敲破了。
你瞧瞧,这狼狼狗狗的不是现在都上炕炕了,上床床了,入怀怀了。您瞧瞧,几十年前奶奶随口哼的小曲竟梦想成真了。你敢说几十年的变化不惊人。
有些富豪,穿名牌,戴名牌,养名牌。县城大街,你稍不小心就会撞到一个满脸横肉、腰粗膀圆,大腹便便,耀武扬威遛狗的;主人前面的狗狗,花枝招展、妖妖娆娆、搔首弄姿、摇头摆尾,倒也颇吸引路人眼球。不过,眼里那抹凶光,不好修饰。这如人一袭花丽外袍下,裹着的那颗愚昧之心。
主人身份不同,狗狗品种亦不同。什么哈士奇,什么藏獒,还有什么杜宾犬等等(这些名字我是百度来的)。总之,狗狗成了主人行走的名片。不过,我十来户人家的小山村倒是不见一只狗狗进进出出,满街羊羊熙熙攘攘。羊羊与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羊共处,和谐生财。这倒也给小山村增强了不少活气。
现在的小山村与过去不同了。最大的区别莫过于,早先清晨公鸡“喔—喔——”打鸣,现在早上羊“咩—咩—”叫鸣。小山村,“羊”味十足。

不是说狗狗猫猫有狂犬病毒的吗?不是说羊羊会传染人一种布鲁氏杆菌病的吗?谁说的,我也不知道,或许是捕风捉影罢了。
这是村里。县城又怎么样呢?
公园,子弟兵母亲戎冠秀的“戎”石刻成“戍”;街头,宣传标语的“恪守”成了“格守”……即使是疫情期间,车流量不大,但个别车偏偏招摇于非机动车道,但见鸣声上下,鸡飞狗跳。稍见驼背老人,拉条不灵便的腿子蹒跚走过,司机立马伸颈侧目,眼露凶光,凶神恶煞抛句:“找死!”随之,扬长而去。
上次,同事说起,她差点被辆出租车撞了。听完事情缘由,我疑疑惑惑:“对方不怕承担后果吗?!”同事说出原委,原来现在的车只要保了全险,就没有什么可怕了(真假尚待考证)。当生命撞上金钱,如道德冲破底线。没有信仰,再没了底线,人将不人,那会比动物可怕的多。反观,动物界有时倒是规矩。例如,骆驼、野猪、狼、黄羊……直至塔里木兔、跳鼠,都是各行其路,决不混淆。
人有兽性,羊狠狼贪。心性变化,必致行为乖张。有些人整日想着与人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天斗,其乐无穷;与野生动物斗,其乐无穷。文字好似得罪人,我欲盖弥彰。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爱国诗人是“清”是“醒”,我是胡说八道。
不要认为我有仇富心理。没有。因为,在我看来,人生本是一团解不开,理还乱的麻团或破网。你解决了钱的问题,钱之外会有更复杂更纠结的麻烦。面对接踵而至问题,你会狼狈不堪。
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比教育更紧迫,比文明更珍贵的了。
所以,静下心来,读读书。我们做不成先哲般的圣人,起码学做个人,做个好人,做个文明人。做人难,不能因难就不做人,更不能因难,就与动物沆瀣一气。
做人最基本的是放弃兽性,降低欲望。再就是,懂得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还人类本面目,还兽类本兽心。简单讲,就是“1”就是“1”,“0”就是“0”。 愿人有人途,鼠有鼠道。看似简单,其实安全。

四、疫情你我他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何况你我他。疫情之下,不仅仅“0”与“1”开始PK;不仅仅人心与兽性开始PK;当下连你我他也在PK,因而变得混顿不清。犹世界初开辟时,天地混顿如鸡子。老师现在都成主播,机关干部暂成门卫……更令人吃惊的是,门卫保安如哲学家——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句句皆为直击灵魂深处的问题。
为了自己和他人安全,我们出门都会严格实行体温检测。无论超市门口、小区门口还是单位门口,都会有人手持一“枪”,随时测量体温。前天,因下雨,跑到超市门口避雨。没等我站稳,保安立刻端体温枪对准我脑门。时间一秒秒过去,额头那把“枪”总不见拿下,把我吓得心惊胆战。原来,因天冷直接导致额头温度低。不得已,我顺从地听保安的命令——抬头、伸颈、侧目。很快保安麻利地一“枪”打中35.8度。真是谢天谢地。
有时也私下嘀咕:这体温机什么样的不好,为何偏偏弄个枪样子?是出于哪种安全因素?
闲话少说。下面,我把这篇文字变得稍有点深度。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还在蔓延,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经受着威胁。同样,全球公共卫生安全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疫情当前,做为人类命运的共同体,无论是黄皮肤、白皮肤,还是黑皮肤,大家因携手抗击疫情,把病毒当作共同敌人。不是似是而非,更没必要别有用心。现在有些国家置本国疫情而不顾,却一味把矛头指向中国,很不明智。说实在,病毒倒底发生在哪儿——是5月8日间从纽约?还是波期顿登陆?还是发生在其他地方呢?或是中国?现在谁也说不清。是的,武汉是最先发现这种病毒的,但不等于病毒就来源于武汉。可见,这些无谓的声讨,无理的责问都是徒劳……
什么信息不透明体制之恶,什么政府有意隐瞒,什么应当给全世界以赔偿……试问,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以人民为中心,人命高于一切,就是100岁的老人政府也不放弃治疗,反观有些国家几十岁就不治疗,这能说体制之恶吗?试问艾滋病发生在美国并全球传播,赔偿吗?试问……

这已经不是“1”与“0”的PK,也不是人畜间的混淆,简直在恶意诋毁,别有用心了。这种不正当行为比代表“1”的许许多多的病毒要可怕。
最后,还用新南威尔士州国家党议员维期·方的话结束这点文字——当澳一城市议会投票断绝和昆明友城关系时,新南威尔士州国家党议员维期·方表示,这一决定令人震惊,“我不加掩饰地说,这是我所认为最糟糕的种族主义式的狗哨伎俩。”
【作者简介】依依,中学语文教师。躬耕教坛,如履薄冰。皇皇数载,毫无炫耀之资,惟教学之余,寄情于阅读,而阅读亦予我最大收获与愉悦。浅酌低吟,喁喁独语,竟也流淌出条条情感小溪。人有所往,心有所向,汉文字的魅力,吸引我想做一名写好字的教书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