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舆论战争(二):移宫案东林党打败李选侍,魏忠贤黄雀在后
相关推荐
-
史话明熹宗天启铸币——朱由校:“做木匠你不行,铸钱我不行”
明熹宗天启铸币 熹宗朱由校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年号天启(1621~1627年),在位7年.史料记载'上(熹宗)性好走马,又好作水戏,种种机械,出人意表.又好盖房屋,凡斧斤之类,皆躬自操之,虽巧匠不能过 ...
-
明朝“红丸案”的另类解读,原来继位30天的皇帝是这么死的!
公元1620年,明朝刚继位的泰昌帝朱常洛,因昼夜贪恋佳人,导致身体异常空虚,之后又误服泄药,一夜之间大泄不止,如厕30余次,身体接近崩溃.第二天经过首辅重臣方从哲介绍,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了一颗所谓的& ...
-
朱常洛:做了19年寒酸太子,当了20天纵欲皇帝,死因至今成谜
"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并称"明末三大案".而三大案的焦点,都围绕在一个人身上--明光宗朱常洛. 这是一个做 ...
-
明末舆论战争(一):东林党人巧打舆论战,郑贵妃皇太后梦落空
前言 相比于明清战争的各种乱象,明朝末年的舆论战争也十分精彩. 国本之争始末 大家经常听到一句话叫"明亡于万历",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是万历忤逆文官集团的意愿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 ...
-
明末四大疑案之移宫案
昨天咱们讲到了朱常洛吃红丸,结果不但没缓过来,而且还离西方极乐越来越近,有时讲起朱常洛,我真的有点儿替他感到悲哀,就像我之前写他的那篇文章里的说的那样,四年的地下的黑暗苦工生活,得到的不过是一个月阳光 ...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129) 明末三案之移宫案
(129)明末三案之移宫案 明光宗朱常洛死后,帝国遗留下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郑贵妃的地位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李选侍(朱常洛的宠妃)的地位问题. 郑贵妃的地位,之所以会出现问题.主要是因为,万历临 ...
-
明末大案之移宫案的主角,这个女人很特殊,四代皇帝三个王朝始终不倒
明王朝后期有不少奇葩皇帝,其中就有当了28天皇帝便暴毙的明光宗朱常洛,朱常洛暴毙尚且不算特殊,他留下的一位妃子比皇帝之死更特殊一些. 这位妃子就是朱常洛的爱妃李康妃,这位李康妃一度希望获取皇后封号,又 ...
-
大明王朝之谜--乾清宫“移宫案”之谜
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九月初一,年仅十六岁的皇长子朱由校继承了因服食红丸而去世的明光宗的帝位,但登基不久就发生了著名的"移宫案",就是有人占据了应该由皇帝居住的乾清宫不愿意搬出 ...
-
移宫案:一段细思极恐的记载,虽是孤证,却逻辑自洽,信不信由你
导言 晚明三大疑案之移宫案,事实清楚,过程简单,似乎没有什么可疑之处.但细思移宫案中的各方人物行为,却总给人一种急不可耐之感. 是什么原因让那些讲究中庸之道.以从容不迫形象示人的朝中大臣失去了冷静和理 ...
-
明末东林党到底是如何一步步将明朝推向灭亡的?
提起明末的东林党,估计没几个人对这个组织有好印象,他们建立之初良好的宗旨"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到后来彻底演变成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添乱"!因为他们所 ...
-
从一身正气到误国误民,明末“东林党”到底是个什么组织?
我们读明史的时候,会发现一个问题,明末的"东林党"明明一直在和"阉党"作斗争,可以说是正义的化身,而且他们都是知识分子和文官集团的精英,最终却还为何落下一个&q ...
-
东林党有三大优势,其他派系都不具备,难怪能在明末崛起
前言: 东林党是参与明末党争的派系当中最大的一个,很多人都不了解它为什么能崛起. 明末"贤良文学"的思想纲领 很多人以为东林党人的思想纲领是宋明理学那一套,但这个观点其实不准确,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