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宁在坟前住千年,不在高屋睡半宿”,为啥?有道理吗?

在农村生活,平时少不了会听一些俗语老话。有的也被叫做老人言,很多俗语流传到现在,依然被大家津津乐道。也有很多的俗语老话,依然被广泛地借鉴使用。所以也被老人叫做“十句俗语九句真”,这些俗语,也都是通过千百年来的经历总结而来。所以也是具有一定的道理存在的,所以有的俗语老话,别看听起来感觉一般般,但所蕴含的道理还是很深的。其中有句俗语叫做“宁在坟前住千年,不在高屋睡半宿”,这句老话说的是啥意思呢?
宁在坟前住千年。这句话是很容易理解的,不论是房屋周围有坟,或者是赶路的时候,走到了夜里,需要找个地方歇息一下的,坟地是可以去的。农村有句老话叫做门前有坟住千年。屋后有水早搬家,门前有坟虽然看起来会让人心里感觉不舒服,但其实坟也就是一个一动不动的小土堆。对于自己的房屋、居住是没有什么影响的,所以只要安下心来居住,是可以居住千年也没有问题的,反而是屋后面有水是相当不利的。
房屋后面有水的存在,房屋地基长期经过水的侵泡,很容易就会产生走形,严重的还会导致房屋坍塌,所以是不宜居住的。除了不安全因素之外,水汽的肆扰也会让房屋里面潮湿不堪,也是不利于居住。所以说门前有坟是相对安全的,外出夜晚的时候,找不到地方居住,坟地也是可以暂时休息的,只要心无杂念胆子大,反而会很安全。但高屋却是不能居住休息的。什么是高屋呢?按照民间的说法,对于高屋有好几种解释。
其中之一农村认为高屋,指的是一下高大的庙宇,为什么说庙宇不能进行歇息呢?这也是过去的真实写照。过去跟现如今不一样,不像现在人口这么多,村庄这么稠密。客栈的数量也非常的少,这些荒野之中的庙宇,很自然地就成为了三教九流的聚集之地,这些人之中什么人都有。如果是夜晚的时候,在荒庙古寺之中借宿,这样的作法是想到不安全的。所以宁肯独居孤坟,也不能去这些荒野之中的寺庙。这样是过去的环境所造成的,也是当时的一种真实写照,搁到现在已经不再适用。
还有一种说法高屋指的是独高屋,周围都是低矮的房屋,唯独自己的一幢房屋是相当的高大,这样的房子住在上面,内心其实是不能平静的,这也源于过去的农村不论是谁建造房屋,都会有一定的讲究,高度都要讲究一致,如果是自己盖房屋过高的话,就是属于僭越,这样的房屋是不宜居住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指的是四周都是特别高大的房屋,唯独自己居住的就像是盆地之中,这样也会导致内心有很大的压迫感,所以也是不宜居住的,对于这句老话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