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图讲: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相关推荐
-
足太阴阳明
<太阴阳明论> 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 一篇散文,作者不详 本篇从 经脉联系.生理功能. 受邪及发病特点等方面 广泛地讨论了 脾与胃的关系 故篇名即为 "太阴阳明论" 作品 ...
-
王洪图: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下面串讲."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就是针刺的时候,针刺最重要的法则是什么呢?先必本于神.这个"先必"咱们教材有注释,<甲乙>作"必先&q ...
-
佳明讲中医基础第62讲,治病必求于本
今天我们继续来和大家讲一下治则,上次课讲了养生的法则,治则根据什么来确定的?是根据辩证的病机来确定治则,治则里要了解的原则包括了阴阳,治病必求于本,这个本就是本于阴阳. 原来讲课时和大家说过,如果我们 ...
-
王洪图讲黄帝内经01
王洪图讲黄帝内经01
-
王洪图讲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论
方法论特点:从功能.整体.变化的角度把握生命规律 所谓方法论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的理论.对我们医生而言,怎样认识疾病.怎样治疗和预防疾病,这就是方法.从层次上来说,有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 ...
-
王洪图讲《素问·生气通天论》节选
第33课 病因病机概述 我们今天讲新的内容,第四章,病因病机,在教材的124页.从概念上来说,病因就是生病的原因,破坏人体的阴阳平衡而出现的疾病,也就是导致了人体阴阳失衡的原因,就是所谓的病因.其实病 ...
-
王洪图讲: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
岐伯曰: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 黄帝内经,素问,痿论篇 岐伯说:调补各经的荥穴,疏通各经的输穴,以调机体之虚实和气血之逆顺:无论筋脉骨肉的病变,只 ...
-
王洪图讲“故阳明虚,则宗筋纵”
上面这一段,是讲的五痿在面色和五体上的一些特殊的表现(五痿的望诊),这些不难理解,五脏应五色,五脏各有所主.下面,最后一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了,这一段就应该很好地记住,说的是治痿独取阳明的问题.痿病 ...
-
王洪图讲五脏补泻
下面看第二段,248页.是讲五脏所欲之治法.也就是五脏在其有病的时候,他希望用什么样的药味对它有好处.希望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也就是适合用什么药味来治疗.下面我读一下: [原文]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 ...
-
王洪图讲“毒药攻邪,五谷养正”
现在我们讲249页,饮食五味调养五脏那一段. [原文]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耎.四时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