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藏玉(商)
相关推荐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2
221.白玉观音插扦 明中期 玉观音高5.5 厘米 长 10厘米 宽 3厘米 1969 年上海市陆氏墓出土 上海市博物馆藏 头部为白玉观音,以金质莲座托之,右手在胸前执一云帚,神态肃穆,衣着飘然,胸前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8
141.青玉双鹅带盖小盒 辽 高9.3厘米 宽3.8厘米 辽宁省阜新县清河门出土 辽宁省博物馆藏 盒作双鹅蹲伏状,中间挖空,圆口,内为管状盒腔,口稍敛,两侧各有一穿绳用的小孔,细线刻羽毛状,制作精巧.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7
121. 玉龟.水晶龟 北宋 玉龟∶ 长 2.2 厘米 水晶龟∶长 2.2 厘米 1969 年 5 月河北省定州市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 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藏 玉龟青白色.圆雕呈扁圆形.昂首作半缩状,眉目 ...
-
中国玉器大全(清)4
62.63.玛瑙光素盘 清雍正 高4.4厘米 口径 15.1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酱斑玛瑙,含有美丽的纹理.器矮敦式,圆直口,釜底,无足.通体光素无纹.外底中心阴刻双行'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款.为雍正时期 ...
-
中国玉器大全(隋唐--明)10
181.白玉双人耳礼乐杯 元 通耳高 7.5 厘米 口径10.8厘米 足径4.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玉质细润,随绺纹有黄褐沁.圆形,里外雕纹饰.里壁至底琢朵云,共四周三十二个.口沿外阴刻圈纹二十个.外 ...
-
古玉欣赏|故宫博物院藏玉(商)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继夏之后存在时间较长的一个王朝,自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后建立国家,至公元前14世纪中叶盘庚迁都殷,及公元前11世纪商纣王被周武王带领西南各族所灭,共传17世,31王,历时500余年. ...
-
故宫博物院藏玉之明代
明初,明太祖不仅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以巩固其统治,而且还积极地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使中国封建经济得以急速发展,文化艺术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相继形成了以北京.苏州.南京等地为首 ...
-
故宫博物院藏玉之明代(下)
明初,明太祖不仅在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以巩固其统治,而且还积极地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使中国封建经济得以急速发展,文化艺术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相继形成了以北京.苏州.南京等地为首 ...
-
故宫博物院藏玉之明代(上)
明代我国城市经济高度繁荣,玉器的需求量亦日益增强.在这种形势下,琢玉名匠辈出,玉器品种更加丰富,不管是文房用具.装饰品.陈设品等无一不有.随着商品化生产的发展,玉器艺术品数量空前高涨,琢玉技术也取得了 ...
-
故宫博物院藏玉之清代(上)
碧玉兽耳活环香熏,清, 通盖高13.4厘米,口径22.5厘米,足径10.5厘米. 青玉甪端,清, 高12.5厘米,长19厘米,宽8厘米.清宫旧藏. 玉质暗青色,有微斑,局部染褐色.甪端为卧姿回首状,兽 ...
-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玉一瞥
北京故宫号称藏玉超过三万,但是人们很难有机会看到它的全貌,在这方面,北京故宫的开放程度远不如台北故宫.同台北故宫一样,北京故宫藏玉主要以清宫旧藏为主,但是太多富丽堂皇的明清玉器难免让人提不起精神.而台 ...
-
故宫博物院藏玉之清代(中)
在中国玉器的发展过程中,清代是中国玉器制作的鼎盛时期,此时期继承发扬了数千年传统的琢玉技术和风尚,集历代之大成,创造了难以计数的优秀作品. 青玉龙凤尊,清, 口径18. 2×7厘米,足径16.8×6. ...
-
故宫博物院藏玉一瞥(二)
古玉吧 在这都是朋友
-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玉一瞥(一)
北京故宫号称藏玉超过三万,但是人们很难有机会看到它的全貌,在这方面,北京故宫的开放程度远不如台北故宫.同台北故宫一样,北京故宫藏玉主要以清宫旧藏为主,但是太多富丽堂皇的明清玉器难免让人提不起精神.而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