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起一行:胡子宏生命日记(131): 48小时的来来往往
另起一行:胡子宏生命日记(131)
48小时的来来往往
(一)天伦之乐
前天晚上7点多,从回到家里的第一分钟起,我就开始浑身疲软。两天过去了,按说该歇过来了,但是,依然是乏力,同时,口腔和喉咙开始疼了。化疗的药劲儿开始显露了,两天来,我每天至少有40个小时与病榻为伍,躺着吧,困了睡,睡了醒。
胃口变糟,只能喝粥。今天早上的鸡蛋羹令我反胃,整个胸腔似乎都在抵触着鸡蛋的味道,我故伎重使,吃一口,数一个数字,不知不觉吃完了。喝中药变得艰辛,以前,大口大口地喝下去即可,现在喉咙变得窄了,疼了,怎么办,那就小口小口地品。一口口苦涩的中药下肚,然后就是躺着。这就是我的养病人生。这远远不是最痛苦的,上帝保佑,我的白细胞不要再低了。白细胞一低,骨头都要散架掉。
但是,我依然愿意享受天伦之乐,譬如与小子们的交往。前天上午,我的哥们老王给我送来了几斤隆尧正宗羊肉片,妻妹在微信上问我,胡强中午想吃涮羊肉哩,你让不让?我回答道,好东西就是让好孩子吃的,吃吧。中午,小子涮羊肉吃,晚上我回到五楼的时候,闻到了涮羊肉的腥味,有呕吐的感觉,我就知道,此次化疗开始有副作用了。
昨天晚上,我想,是不是吃点涮羊肉,增加一些营养?于是,妻子把餐桌摆到了我的床边,插上电磁炉,盆里放着牛尾汤。小儿子其实不愿意跟我共进晚餐,但是禁不住羊肉的诱惑,乖乖地坐在了我对面。涮羊肉离不开芝麻酱,我的饭食里不能放盐,我碗里的芝麻酱没有放盐,涮锅里的汤也没有放盐。因为味觉被破坏了,我吃起涮羊肉,咀嚼着,嘴里的羊肉就像一团棉花。真是无奈,只能让妻子煮些面条和白菜,我吃白菜和面条,小子吃肉。唉,梦想中的又一道美食破灭了。算一算,即便是顺利,也要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恢复味觉,希望上帝多赐给我生命的岁月,好让我品尝天下美食。
我喜欢看儿子吃饭的样子。我对妻子说,多放肉,我吃不下,有孩子呢。妻子接连不断地把肉放进孩子的碗里,孩子大口吞咽着,大快朵颐。那一刻,我的内心涌出慈父情怀。一大袋羊肉,顶多吃去了一斤。我嘱咐孩子,小子,把袋子系好,放冰柜里吧,放心吧,剩下的羊肉都是孩子的,爸爸没有口福啦。小子忙不迭地提留袋子,扭着肥屁股,带出房间,把羊肉放到里冰柜里。
唉,看着天亮诵读团里,其他小朋友热火朝天的学习劲头,我有一种被束缚住手脚的感觉。昨天下午,我去厕所,悄悄地扫了一眼小儿子,他很安静地写着什么。凑近一看,小子在做一张手抄报,有关于汉字的知识,有爱国的内容。我禁不住夸奖孩子,啧啧,看看孩子写字多工整,多认真,不错,爸爸表扬。
大儿子自从我得病之后,生活水平开始下降。躺着无聊,我就对小子提出了拿文章换钞票的要求。写一篇文章,发在爸爸的公众号上,底价稿费是500元。如果读者给了赞赏,其中一半是我的医疗费,另一半是小子的生活费。今天,我的公众号的头条,推出了小子的文章,文采尚可,内容一般。希望各位看官多多赞赏,其中的一半儿会成为小子的生活费。
嗯,即使在病中,身体有虚汗,鼻塞不透气,我依然喜欢寻找生活的乐趣。跟俩儿子的来来往往,是我人生的风景。我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更有趣的际遇,好让我感受到儿子们的成长。
(二)校友关爱
“同学一场,心意一份,祝福无限,功德无量!”继9月份大家热心支持贾宝华老师后,11月8日中午13时起,广东校友(还有广东群里北京、上海、湖南、香港、澳门等校友参与)义买86-1班胡子宏师兄教育资料和爱心捐助的活动热情开展。五天共收到72名同学平均每人416元的捐助,共计29666元(其中1000元已直接发给胡师兄)。
本次活动于11月12日结束。将于11.13(即“要要要生”的日子)把款项悉数发给胡师兄。特此报告。 我们共同祝愿胡师兄早日康复!共同祈愿校友们健康久久!感谢参与!感受中青!感动真情!
——上述内容,是师弟“天地良心”发给我的。同时,我也收到了广东校友们转给我的近3万元。我跟师弟天地良心没有私交,早在七八月份,有广东校友会的师弟联系我,说要为我组织捐款,被我拒绝了。因为我略有积蓄,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一直拒绝有组织成规模的捐款。但是这次,师弟们获悉了我的“刻苦学习”系列、“中考作文”“小升初作文”资料在对外出售,于是,天地良心师弟就组织了本次义购活动。
我告诉师弟,中考范文正在印刷中,到20号前后,才能给广东校友们发快递。师弟告诉我,不要着急,校友们希望孩子从我的资料里受益,晚些天无妨。
感恩母校,感恩广东的校友们,你们的爱心我接受了。希望我有足够的时光,把你们的爱心奉献传递给他人,传递给美好的人间。
(三)一声叹息
又有两个癌症患者的家属联系到我,询问治疗的事宜,令我的心情沉重如磐。癌症的治疗,其实不缺医疗技术,对于我们这个河北省的落后地区的百姓来说,缺的是钱。说白了,治疗癌症,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花钱买时间。
一位老乡联系到我,妈妈得了结肠癌,问就诊办法。我首先问了病情,是不是需要放疗。因为病灶有转移,同步的放化疗可能效果会更好些。我的主治医师是北肿的放疗科主任,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我告诉患者家属,如果他们想去北京肿瘤医院治疗,明后两天就是蔡主任的门诊,你们去诊室找他,提我的姓名,加个号就行。医生们都是慈悲心肠,没有那么苛刻。不过,我依然问了一句对方的家境如何,如果没有20万元的积蓄,不建议去北京治疗。患者家属告诉我,家境中上。我应允他们,如果他们陪着亲人去北肿治疗,我帮忙联系医生。
并不是每一个患者都绝处逢生。一个姑娘加了我的微信,诉说了自己的困境。他的爸爸才52岁,在本地医院查出了胰腺癌。我的心惊了一下,胰腺癌是癌种族中最为凶险的一类,治疗的难度很大。姑娘发来了小视频,只见患者黑瘦,脸色还黄黄的。姑娘告诉我,爸爸的胆管堵塞,全身发黄。我建议姑娘,这类病倘若延长寿命,最好不要在县医院治疗,省四院是比较好的选择。哪知道,姑娘告诉我,她在幼儿时,妈妈就去世了,留下她和爸爸相依为命,尤其是,她和爸爸没有什么积蓄,去年她做生意,爸爸搞养殖,都赔了钱。我叹了口气,不知道说些什么。话已至此,患者的未来很清楚了,我只好嘱咐姑娘,在轻松筹上筹集几万元费用,陪爸爸走过人生的痛苦时期吧。
有一句话大家喜欢经常提在嘴边——有什么不要有病,没什么不要没钱。但是,在很多的际遇里,疾病总是会不期而至。越是生活在底层的百姓、工薪层,因为医疗保障的缺乏和谋生的艰辛,得大病的机会往往比中产阶层更多。农村和城市的蓝领阶层,一旦遇到大病的侵袭,经济上往往会捉襟见肘。这个群体,往往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对医疗保险进行投资。当癌症袭来时,治病的困难可想而知。
这两天,我把自己的遭遇,讲述给“天亮诵读团”的朋友们。对于我们中下阶层的居民而言,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文化资源、医疗资源,需要社会阶层的逆袭。我今天读到了《读者》22期的一篇文章,上面写道:当底层人民对着邻里乡亲高喊“读书无用”时,阿尔法狗已经战胜了李世石,一场“人工智能”的革命正悄无声息地到来......社会对蓝领的需求将大幅度降低,到了那一天,那些放弃教育的底层人民,他们的出路在哪里?
人类的行为93%是可以预测的,而剩下的那7%无法预测的部分改变了世界。书中没有解释7%整个数字是怎么来的,但至少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世界上永远存在着这么一类人,他能够超越自己的家庭、血缘、环境,他能够挣脱时代对他的束缚,让世界另眼相看。
上述的内容,望有心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