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杂病》癫狂痫总论

(0)

相关推荐

  • 奇恒诊要与十二经终

    我们在"揆度奇恒"一文讨论了<论要>,现在讨论<诊要>,即<素问·诊要经终论>. 诊要者,诊度奇恒之要:经终者,六经之气已终.张志聪曰:盖奇恒之 ...

  • 死不治

    ​死不治: 医学界一直以来 对中医的观点是: 中医是经验思维 西医是理论思维 中医不能治病 只能预防保健 西医用来治病 "喝中药防病 打吊瓶治病" 流行超念 老祖宗 留下来 的东西 ...

  • 《证治准绳·杂病》痫

    痫病与卒中.痉病相同,但痫病仆时口中作声,将醒时吐涎沫,醒后又复发,有连日发者,有一日三五发者.中风.中寒.中暑之类,则仆时无声,醒时无涎沫,醒后不复再发.痉病虽亦时发时止,然身强直反张如弓,不如痫之 ...

  • 《证治准绳·杂病》烦躁总论

    成氏曰∶烦为扰乱而烦,躁为愤激而躁,合而言之,烦躁为热也.析而言之,烦阳也,躁阴也,烦为热之轻者,躁为热之甚者.陈氏曰∶内热曰烦,外热曰躁.东垣烦躁发热论,黄帝<针经>五乱篇云∶气乱于心, ...

  • 《证治准绳·杂病》汗总论

    <素问>云∶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又云∶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 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凡 ...

  • 《证治准绳·杂病》目总论

    经云∶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故阴阳合转而精明.此则眼具阴阳也.又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 ...

  • 《证治准绳·杂病》水胀总论

    许学士云∶脐腹四肢悉肿者为水.但腹胀四肢不甚肿为蛊,蛊即胀也.然胀亦有头面手足尽肿者,大抵先头足肿,后腹大者,水也.先腹大后四肢肿者,胀也. <灵枢经·五癃津液别>篇,黄帝问曰∶水谷入于口 ...

  • 《证治准绳·杂病》呕吐膈气总论

    <洁古家珍>,吐证有三,气.积.寒也.皆从三焦论之,上焦在胃口,上通于天气,主内而不出.中焦在中脘,上通天气,下通地气,主腐熟水谷.下焦在脐下,下通于地气,主出而不纳.是故上焦吐者,皆从于 ...

  • 《证治准绳·杂病》惊悸恐总论

    或问惊悸怔忡恐怖之别,曰悸即怔忡也.怔忡者,本无所惊,自心动而不宁.惊者,因外有所触而卒动.张子和云∶惊者为自不知故也,恐者为自知也.盖惊者闻响即惊,恐者自知,如人将捕之状,及不能独自坐卧,必须人为伴 ...

  • 《证治准绳·杂病》泄泻滞下总论

    泄泻之证,水谷或化或不化,并无努责,惟觉困倦.若滞下则不然,或脓或血,或脓血相杂,或肠垢或无糟粕,或糟粕相杂.虽有痛不痛之异,然皆里急后重,逼迫恼人. 洁古论曰∶脏腑泻利,其证多种,大抵从风湿热论之, ...

  • 《证治准绳·杂病》闭癃遗尿总论

    遗尿者,溺出不自知也.闭癃者,溺闭不通而淋沥滴点也.唯肝与督脉.三焦.膀胱主之.肝脉.督脉主之者.经云∶肝足厥阴之脉,过阴器,所生病者,遗溺闭癃.又云∶督脉者,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男子循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