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王晓宜作品

我的父亲母亲
王晓宜(湖北)
人过四十,怀旧之情似乎一下子被点燃,想念同学,想念伙伴,想念远方久未相聚的朋友……但想念最多的,还是远在故乡的父亲母亲!
我老家在长阳的一个偏僻小村,父母养育了我们四个孩子。我们出生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那时的家乡非常贫穷,农田还没有下放到户,父母每天必须到队里去上工。爷爷在我父亲14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在我还只有两岁多的时候婆婆也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每天父母上工的时候,都是哥哥姐姐带着我和弟弟,晚上一放工,父母就“救火”似的往家跑。就这样,我们四个孩子在悄悄流逝的岁月里一天天慢长大……父亲当时算是我们村里比较有文化的一个人,打得一手好算盘,写得一手好字,还会一些吹打弹唱之类的,我们小时候也多少受了一点父亲的熏陶。那时没有幼儿园,在我们小学报名的时候,父亲都教会了我们写自己的名字和一些简单的毛主席语录,在那个年代,总会得到老师的许多夸奖和同学们羡慕的眼光……
记忆中的小时候,最难受的就是经常吃不饱饭,靠父母两个人挣工分养活一家六七口,生活上总是捉襟见肘。一年中“眼巴巴”盼望的就是我们的生日和过年的时候。四个孩子无论哪个过生日,母亲都会为我们煮上四碗热气腾腾的面,面汤上面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平时难得一见的油荤……当天“寿星”的碗里面,母亲总会偷偷藏着一个荷包蛋。在每次哥哥和姐姐生日的时候,他们就会把碗里的荷包蛋一分为二的夹给我和弟弟……每次父亲都是抽着旱烟,和母亲一起坐在旁边,笑而不语,看着我们每一个人把碗里的面吃的一干二净!在我的记忆中,父母亲好像从来就没有为自己过过一个生日,哪怕只是吃一碗简简单单的水煮面……
老家的冬天来得早,当满山遍野都被积雪覆盖的时候,基本上就不用出工了,但母亲那时并没有闲的时间,她要赶在过年之前为我们每人做一双棉鞋,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让我们四个孩子都能够穿上新鞋,寓意穿新鞋,走好运,新的一年平平安安……童年虽贫苦,但在父母的疼爱下,我们回忆里感受到的都是快乐和幸福!
现在我们四个孩子都长大了,日子相比从前也好了许多,但我们突然发现父母好像一夜之间突然变老了,黑发变成了白发,身体也不再挺拔,说话总是“重三遍四”……父母劳累了大半辈子,本该在享福的时候,他们的身体因劳累而每况愈下。现在一有时间,我就会带上老婆和孩子回去看望父亲母亲,但每次回去,他们总会比平时更忙,收拾这收拾那,每次回来的时候,后备箱也总是塞的满满的,腊肉、鸡蛋、白菜、萝卜……都是些新鲜的蔬菜和家乡的土特产,父母亲的嘴里也总是重复念叨着一句话“这些都是没打过农药和施过化肥的,可以放心吃”。生怕我们不要一样!虽不太值钱,但我能真真切切感受到车上装的不是蔬菜,而是一个父亲和母亲对孩子满满的、浓浓的爱!去年父亲有段时间身体极度不好,在宜昌住了不到一星期的院,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就硬犟着出院回了家,不知道是想减轻我们的负担还是担心家里的母亲?现在想想,或许二者都有。那段时间,我们回去的比较频繁,但每次走的时候,父亲总会拄着拐杖目送着我们的车子慢慢走远!从倒车镜里,我可以清楚的看见父亲和母亲眼里的泪光!我不敢回头,泪水总会从我的脸上无声的滑落……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的父亲母亲,多么希望你们能够身体健康!再多陪陪我们!也让我们四个孩子好好孝顺你们,报答今生来世也报答不完的养育之恩!
【作者简介】王晓宜,男,1971年5月出生于湖北长阳,现居住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葛洲坝易普力湖北昌泰民爆有限公司工厂管理部党支部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