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防灾减灾(下)(新教材)
相关推荐
-
灾害来临,你能成为幸存者吗?
灾害来临,你能成为幸存者吗? 在灾害发生时有逃生时间.有逃生通道,中国的孩子为什么不跟老师一块跑? 地震.台风.泥石流.踩踏.危险品爆炸.公交车起火,这样的灾害我们不知道下一次会发生在哪里,什么时候 ...
-
全国防灾减灾日——CC讲坛
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 ...
-
小红亲身演示:地震时如何避险与自救? | 红科普
今天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防灾减灾日,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为提高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打造"韧性社区",中国红十 ...
-
CC讲坛——全国防灾减灾日
今天是第十三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面对灾害,你能成为幸存者吗?为受灾的人们提供爱心救援,除了爱心和热情,还需要什么? 点击文字,即可跳转全 ...
-
汶川地震,十年了……那些记忆,依然痛……但,这些更值得关注……
❈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 ...
-
教学设计: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二第三章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上)
一.导入新课 1.总理论服务业 2.双十一狂欢购物节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是指每年11月11日的网络促销日,源于淘宝商城(天猫)举办的网络促销活动.双十一已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年度盛事,并且逐渐 ...
-
教学设计:水循环(下)(新教材)
6.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现象 (1)内流河断流的成因 (2)沼泽地的形成 (3)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 (4)土地盐碱化的形成原因 (5)分析修水库对河流径流及库区的影响 7.聚焦城市内涝 (1 ...
-
李斌:强化三种思维,让习作教学设计更有效——以统编教材“写人类”习作为例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人教版教材相比,统编教材的习作编排有了全新的变化.面对这些变化,如何才能读懂.用好,是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广大一线教师需要强化三种思维,才能让习作教学设计更有效. 系统 ...
-
“大单元教学”设计,应是新时代教师必备技能
系统分析:是指整个单元规划和课时设计,必须建立在课程标准.核心内容.基本学情的深度分析基础上的"再建构". 整体设计:是指课时教学以前,要在系统分析基础上组建单元,进行单元整体规划 ...
-
教学设计:防灾减灾(上)(新教材)
一.情景导入 1.地动仪 上图中地动仪是中国汉朝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的传世杰作.地动仪有八个方位,他们分别是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每个方位上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在每条龙头的下方都有一只 ...
-
教学设计:地质灾害(下)(新教材)
(三)滑坡与泥石流 1.滑坡 滑坡是指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滑坡示意图 2.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中由 ...
-
教学设计:气象灾害(下)(新教材)
(五)寒潮 1.概念 寒潮是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一般来说,当冷空气过境后,凡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C以上,并且在这一天内,其最低气温又在 ...
-
教学设计:土壤(下)(新教材)
(三)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1.土壤的功能 ①联系了四大圈层,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 ②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改变了地理环境 ③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 ④土壤是人类种植农作物的物质 ...
-
教学设计:植被(下)(新教材)
(四)草原与荒漠 1.热带草原 植被类型 热带草原 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植被特征 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生长茂盛,草原葱绿:干季降水稀少,草类枯黄,有的热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