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记忆】四十多年前,农村兴办合作医疗

(0)

相关推荐

  • 乡镇卫生院不能取消

    新中国建立伊始,国家就建立了完善的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制度,该制度随着国家建设不断得到完善,在农村主要以县.乡镇.村组成.县医院.妇幼保健院(站).卫生防疫站.结核防治所等在县一级是必须设立的医疗预防机 ...

  • 1970年代广东恩平县君堂公社,切实加强领导巩固合作医疗

    巨大的变化 地处半丘陵区的恩平县君堂公社,有十四个生产大队,二百一十个生产队,三万二千多人,散居在方圆五十里的一百七十多个自然村里.解放前,这个地区伤寒.疟疾等疫病流行猖獗,"一贫二病&qu ...

  • 靳之林老师

    人们时常总说清明时节寄哀思,当全国人民还沉浸在因前两个多月新冠病毒疫情所造成的伤害时,我国政府宣布今年清明节将举行全国哀悼,来深切悼念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的英雄烈士和逝世同胞.在这个特殊的清明节,4月4日 ...

  • 我的赤脚医生经历(全文)

    1968年11月,上山下乡前夕,抚育我成人的幺婆帮我打猪草时跌成了半身不遂,使我下了决心学医(因为婆孙二人都没工作,连吃饭也捉襟见肘,要治好幺婆的病必须靠自己).我找到一本<中医学概论>开 ...

  • 40年,从“赤脚医生”到“家庭医生”

    2018-12-07 07:35 医改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培养一批"农民也养得起"的医生,由他们来为农民看病服务. --毛泽东 ...

  •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红薯》第五集

    红薯(五) 同学们有了下饭的萝卜"咸菜",高粱米饭吃起来就顺口多了.但是,解冻后的咸萝卜却像海绵,咬在嘴里软绵绵的,难吃极了:可又没有别的菜,再难吃也得吃,总比没有菜强. 青年点的 ...

  • 唐平​丨岁月中的风铃响起——记录苦涩的青葱岁月 我的花样年华

    岁月中的风铃响起--记录苦涩的青葱岁月  中卷  我的花样年华 第六章  带着受伤的翅膀去飞翔 知青岁月,我和贫下中农打交道后深刻地体会到:农民是最朴实可靠的朋友.你真心为他们付出了,他们信得过你,不 ...

  •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赤脚医生制度(中)

     二.建立村级合作医疗站的难题之一:人从哪里来? 根据建立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的设想和要求,每个村合作医疗站应该设一名或数名卫生员. 这里所说的卫生员,即我们后来各种媒体和人们口头上所称的" ...

  • 漆福昌​:我的“赤脚医生”梦

    我的"赤脚医生"梦                         文/漆福昌        上世纪六十年代未,我上山下乡到丰都县青龙公社九大队当知青.生产队照顾我,叫我守队里的大 ...

  • 吴世可: 难忘的知青岁月(下)

    (接上期) 难忘的知青岁月(下) 文/吴世可 五 次 遇 险 下乡后的第二年,我跟别人一起到麂子岗锤石头,就是将公路边山坡上的石头用钢钎撬下来,将其锤成2-4公分的小石头,用作铺公路.当时是住在雅安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