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东南医院突发大火!
2020-11-14原创:江淮医学

导语
昨天下午四点半左右,多名网友爆料,福州某医院附近疑似发生火灾,现场浓烟较大,多辆消防车已经到场处置。
记者赶到现场发现,医院外围站着许多医院的医护人员和病人,还有不少路人驻足围观,三辆消防车和一辆救护车停在路边,医院门口已经被警戒线围住。


事发时正带着孩子在医院五楼就诊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大约四点半左右,她突然听到有重物砸在医院楼体上的声音,连续响了好几下。
“我开始还以为是地震或者是什么东西掉下来了,结果响到第三声的时候,突然很多烟从窗户往房间里面涌,我们就赶紧跑下楼。”

而据医院的一位清洁工称,发生火灾是医院后方的一间杂物间,平时里面堆放着一些清洁用的塑料袋、纸皮等杂物,还停着电动车,她的一些证件平时也放在里面,不知在火灾之后是否还完好。
“我刚进去拿洗衣粉,一走出来就听到后面一下炸开,我赶紧跑掉,旁边还有另外一个清洁工到隔壁去换衣服,差点走不出来。”
不过,对于杂物间里是否有其他电器或会产生爆炸的物件,这位清洁工大姐表示自己并不知情。

随后,记者从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了解到,起火现场为变压器冒烟,未造成人员伤亡。目前,具体原因正在调查中。


近期天气干燥,
大家一定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尽管医院并不是火灾的易发地,但依然要提高警惕,今年就已发生了几起。
今年8月20日凌晨00:25时,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龙昆南路省妇幼保健院院区爱婴大楼四楼手术室1号手术间发生火灾,医院值班人员立刻组织现场灭火并当即启动火灾救援应急预案,疏散人员。 截至凌晨4:30时,172名患者全部安顿完毕并逐一确认安全,无人员伤亡。
医院火灾重点场所?一旦发生怎么办?
医院,作为人流量较多的密集场所,医院里的仪器、化学试剂、床单被褥等易燃易爆品都极易成为医院火灾的“导火索”。一旦发生火灾,后果难以预料。 特别是手术室往往成为医院发生火灾的重点场所,有研究人员将手术室发生火灾缘由归结于:易燃物、起火源、氧化剂。 手术室里的易燃物:酒精、手术巾单各类辅料、各类棉球、塑料橡胶制品等。以及手术室里的氧化剂:氧气、笑气、压缩空气、正压环境等。 手术室里的起火源:电刀、电钻、激光等。
正是由于以上的一些因素,才使得手术室发生火灾的几率比较大。但防患于未然,如果医护人员懂得火灾是如何发生的,并积极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降低火灾危险因素,其实大多数火灾是可以避免的。
医院如何预防火灾呢?
1、病房通道内不得堆放杂物,应保持通道畅通,疏散通道上应设置疏散和事故照明设备,以便火灾时进行疏散和扑救。
2、在输氧气时,病房禁止明火和吸烟等行为。
3、病房内的电器设备不得擅自改动,不得私设电炉、电茶壶等加热设备。
4、胶片室必须专室专用,不得存放其他易燃物;胶片室不应安装电气动力设施;照明用电的灯具、线路、开关不得靠近胶片存放点。
5、易燃、易爆等危险性药品应另设危险品库存放,并按化学危险物品的分类原则进行分类,单独分开隔离存放。
6、存放量大的中草药库应定期摊开,注意防潮,以防发热自燃。库内禁止吸烟,电气设备的安装、使用应符合防火要求。
7、药房应严禁明火和吸烟,电气照明的灯具、开关、线路、不得靠近药架或穿过药品。
8、电气设备应采用防爆型。所有电器开关应装在舱外,若为纯氧舱,还必须采用外照明。操作开始时应先开电源后加压,操作结束时,应先减压后关电源,以避免电火花出现。
医院发生火灾时应该如何自救?
@中国消防提醒:
1、医院发生火灾时不要惊慌,重病号患者走消防电梯,其他人走安全通道,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烟和毒气。不要乘坐普通电梯逃生,如被火势围困,应躲进安全的房间,用湿毛巾堵住门缝,站在窗口并用明显标志呼救;
2、对行动不便的人群,以及因恐吓、烟熏、火烧而昏迷的人员,要用背、抱、抬的方式把他们抢救出来,需要闯过烟火封锁区时,可用湿衣物将被救者的头及身体遮盖起来,防止被火或热气烫伤。
3、当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至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在充满烟的房间和走廊内,由于烟和热气上升,逃离时最好弯腰使头部接近地板,必要时匍匐前进。
4、切记及时报警,不要贪恋财物而拖延时间,起火后若发现通道被阻,则应设法从窗户处逃生,不要盲目从窗户往下跳,耐心等待救援,并想办法呼救。 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场所,也是重点保护单位。因此做好火灾防范工作尤为重要。但一旦出现火灾,请注意:逃,科学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