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说说那些没出场的“国之重宝”
相关推荐
-
小男孩河边捡到玉玺,上交国家奖励20元,45年后专家却又找上门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农村地区大多都是地广人稀,所以经常会有各种文物被发现,当时有一个小男孩叫做孔忠良,当时他还在上小学,每天上下学路上都会经过一条小河,有时候贪玩会在河边玩上半天,有一次他却在河岸上发 ...
-
13岁少年将价值过亿玉玺捐给博物馆,博物馆奖励20元路费打发!专家44年后觉得不好意思,登门找捐献人进行表彰
故事发生在1968年,地点是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村,那一年村里的少年孔忠良13岁. 咸阳是秦汉文化的发祥地,因秦始皇定都于此被称为"中国第一帝都".西汉定都长安(今西安),咸阳距长安 ...
-
13岁少年捡到玉玺,上交博物馆后不求奖励,45年后专家为何找上门
玉玺自古就是至高权利和地位的象征,特别是让历代帝王心心念念的传国玉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引来了无数人觊觎. 公元前221年,嬴政消灭六国一统天下,并称为始皇帝,为了彰显自己至高无上的身份,命令丞相制作 ...
-
1968年,13岁男孩捡到白色石头上交国家,44年后专家为何再次登门
1968年,陕西咸阳的一个13岁小男孩在回家路上,偶然捡到了一块白色的石头.经过专家鉴定后,这块石头被认定为无价之宝,拥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但是作为上交者的男孩,却只是因此得到了20元的车费补贴. 直到 ...
-
13岁少年孔忠良捡了个玉玺,上交不求奖励,45年后专家突然找上门
挖到文物是否该无偿上交?不上交就要受到处罚,这种做法合理吗? 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就引发了广大群众的激烈讨论.有的人认为既然是自己挖到的,而且也没有排除这个文物是自家祖传的可能性,因此不主动上交给国家也是 ...
-
1968年,13岁少年捡到玉玺无偿上交博物馆,45年后专家为何找上门
1968年,一位13岁的少年,意外捡到一枚玉玺,无偿上交给博物馆时,不求任何奖励.45年后,专家再次找上门来,这是为何呢? 这个意外捡到玉玺的人,名叫孔忠良,老家在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他们一家人都是非 ...
-
13岁男孩捡到玉玺,上交国家获得20元路费,45年后专家为何再上门
1968年9月,一个13岁的男孩在回家的路上,从小水沟里发现了一块会反光的白色石头,上面还刻着复杂的古字. "白色石头" 男孩在父亲的帮助下将石头上交国家,仅得到20块钱路费作补偿 ...
-
13岁少年捡到玉玺,交给国家不求奖励,45年后专家为何又找上门?
1968年,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村. 一个13岁的少年孔忠良,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家,只不过少年心性的他,每天放学之后都要去家附近的一个水渠处游玩,顺便捡一些泡钉子和铜麻钱换些零钱. 这天,他又来到了水渠处 ...
-
国家宝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文物的魅力无法抵挡!
台北故宫始建于1962年,1965年落成,坐落于台北市基隆同北岸士林镇外双溪,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台北故宫是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设计建筑的宫殿式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院前广场耸立由6根石柱组成的牌 ...
-
这件书法写得歪歪斜斜,为什么依然被称为国之重宝?
在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有一件书法作品,作者是北宋宰相王安石,时隔一千多年,龙飞凤舞的笔划仍然让人拍案叫绝. 王安石,字介甫.半山,号半山老人,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因主持变法和文学上的成就,流名 ...
-
黄庭坚的临终绝笔,被乾隆皇帝珍藏一生,如今是“国之重宝”
对于中国历史有所了解的朋友会被经常问题,假如可以穿越的话,你会选择到哪个朝代?很多人的回答是宋朝,因为宋朝的文化以及生活环境是最适合文人生长的,物阜民丰,人文昌盛,是每一个知识分子的至高追求. 在书法 ...
-
启功山水书法题跋。神乎技矣,国之重宝,冠...
启功山水书法题跋.神乎技矣,国之重宝,冠绝古今,万世流芳.@逐真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长图
-
人人嫌弃的“骨灰罐”却是国之重宝,真相揭露后,专家:自己有罪
现如今其许多博物馆中收藏的国宝或多或少有一些心酸历史,这些历史又心酸又好笑,真的是许多专家难以忘怀的一幕啊,本篇文章中我们要介绍的这件文物,如今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的国之重宝,而且后来还成为了为64件不 ...
-
1973年,余姚出土一件国之重宝,它狠狠羞辱了外国考古专家
1973年,余姚出土一件国之重宝,它狠狠羞辱了外国考古专家 文 | 韦爵爷 朱漆木碗 看起来笨拙古朴的木头,也可以是国宝吗?显然,这是有可能的. 六七千年前,一位匠人制作了一个很平常的木碗,其被河姆渡 ...
-
一炮炸出了大墓,出土一件国之重宝,重30公斤,专家:无法复制
如今的科技发展水平确实是非常的好,但是也不能因此而认为古代的科技就非常的差,其实如果了解文物的人,应该知道其实这些年来我们考古队出土了许多逆天的文物,这些文物放眼现在,居然无人能复制,今天我们要介绍的 ...
-
“滇中第一石”被当成厨具74年,专家气得流泪,如今是国之重宝
如今博物院中的许多国宝都有着极其有趣的经历,比如陶鹰鼎,一度被村民当成了鸡食盆:还有那个"九大镇国之宝"之一的渎山大玉海更是被当成了腌菜缸,这想一想都是欲哭无泪啊. 我们下面要介绍 ...
-
王羲之仅存的一幅真迹,差点跟皇帝陪葬,如今是“国之重宝”!
每一个学习书法的人,只要你想追求书法的巅峰,那么探寻"魏晋笔法"则是一个书法人一生当中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存世的"二王"作品多是后人的摹本或者是伪托之作,其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