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我的改变

一、 本次课程中的收获:

周教授的课让我觉得物超所值,周教授的课让我对很多道理的认识都更加通透了,周教授的话字字珠玑……以前可能处于对只言片语的认同阶段,现在是系统而通透的卷入式学习,直指内心,可以让我去改变,去付诸于行动。——我的心理程序在无形中改编了。

1.我想要的人生目标家庭幸福、身体健康、做一名心理咨询师——而这些和长相、身高、学历都没有关系。

2.心理是程序而非结构——程序可以改变,但是很难。

3.不是事情让你痛苦,而是早期体验让你痛苦,早期体验对人生起决定作用——如果早期让孩子体验到满满的爱和陪伴,那对孩子来说、对子孙后代来说将受益无穷。

4.所有美好的事情都不会由学校教育出来——比如爱心、阳光、健康、幸福、快乐。

5.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家长的批评、指责、建议、要求目的都是要让孩子变得更好,但往往适得其反。要知道所有人都有问题,很多孩子的自尊心、积极性都是被打击掉的。

信任的力量——完全相信孩子是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有能力的人,孩子就会好。 怀疑和担心的风险更大,出事的几率更大。只管相信,不要求、不指责,他一定比我想象得更好。

再也不向对方提要求,不指责——凡事看到积极的一面。

人生是注定的——没有一项能力是外界给予的,人生的内在程序已注定。人本来有啥体系、顺序、关系已设计好了,父母只需激发出来,有的好好做,没有的不用做,否则有的也毁了。

6.人的需要层次论——尊重给自己家里挣钱多的那个人,尊重自己挣钱的能力。

二、见证我的改变

(一)梦中的自我体验拨云见日——增进同女儿的亲密感

学完第二堂课的一个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的细节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大概就好比小时候的我(内心的那个小孩)在玩一块1米*2米的海绵,然后想把它竖起来,于是周正教授(梦中感觉那就是我爸爸)就陪我一起用手扶着,拿东西倚着竭尽全力地想办法把这块海绵竖起来。后来我醒了,因为这个梦我还激动万分,为什么呢?1.有一个有力量的人在我身边陪伴着我。2.这个人会竭力地帮助我去实现我想要达到的目标。3.目标有没有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如果一个孩子在玩这块海绵,而且她告诉家长她要把这块海绵竖起来,我想我们的家长会说,海绵很软,它是不能竖起来的,不要白费力气了,我们可以在海绵上坐着或者玩点别的。而周教授会以孩子的想法为主导,陪伴孩子并尽力达到孩子想要的目标,他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高效陪伴,不管成功还是失败,过程都很开心。陪伴孩子玩海绵,孩子在无形中知道海绵不同于积木的特性,又达成了孩子的愿望,还增进了亲子关系。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无价的。陪伴孩子去进行各种体验>100倍经验成果的说教。——连梦到周教授都是积极的体验,都有这么深的感悟!周教授真是一位正能量满满的大师啊!

哈哈,我知道了跟孩子增加亲密感的诀窍,想想孩子喜欢玩什么,喜欢吃什么,喜欢干什么,喜欢谈论什么,一起吧!和亲人之间是否也一样呢?以前总觉得不愿意跟孩子玩,太幼稚;不愿意跟老人谈,太唠叨;不愿意跟老公谈我的一些感受,怕他嫌我无能。那亲密感从何而来呢?

我女儿上初二,2017-6-23星期五,孩子放学了,想想孩子喜欢逛超市,我就跟女儿说,吃完饭我们去逛超市吧,女儿欣然答应。在超市,女儿买了一些零食还买了一个装糖果的玩具手枪。回到家,看着洗衣机里的衣服,刚想洗,想想还是陪女儿要紧,我便放下家务,陪女儿一起玩手枪、看她手机里的微信信息,顺便和她交流手机微信里的联系人都是谁,让女儿教我如何玩手枪。老公回来了,我们就3个人一起玩。女儿玩得不亦乐乎,和他爸的交流也不那么拘谨了,洗刷完毕还主动洗了内裤。——陪孩子干孩子喜欢干的事,好开心!

(二)增进与老公之间的亲密感

6月18号晚上,我乘坐高铁从郑州回到家。那天晚上,我兴致勃勃地对照笔记把学习内容尽其所能、毫无保留地讲给老公听。已经半夜12点了,我还在讲,老公说,你想今天把它讲完吗?不睡觉啦?我感觉老公似乎早有倦意,就说,如果你说想睡觉,我随时都可以停止的,老公说他希望不用说,我就知道他想要什么。通过这件事我又进行了反省,在这以后我在和老公交往过程中,时刻想到他想要什么,而不是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灌输给他。老公喜欢表达,在他吃饭的时候,如果我吃完饭了,我会在餐桌旁再坐一会,和他边吃边聊,而不是自顾去做家务。老公喜欢看各种体育比赛、越战越勇之类的节目,我也会多和他一起看一会,老公再说孩子的不足,我也会听他说完。老公更愿意跟我交流了,我们之间的亲密感增加了,情绪和冲突自然也少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