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行千年的龙泉窑青瓷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回归成为一个大的趋势,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唐宋元明高古瓷器近年来逐渐走高,亦是必然的经济及文化现象。在这个大的背景之下,海内外各地所举办的高古瓷展览及交流,对提高人们对高古瓷的认识,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去年在故宫举办的“天下龙泉”展,集中了830 余件各时期龙泉精品进行特展,对人们了解龙泉青瓷,扩大龙泉青瓷的影响, 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龙泉青瓷,为中国瓷业史上的一种著名品类,是以中国浙江省龙泉市古代窑址爲核心,扩散至周边。它最早始于北宋时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风格,同时也汇集了南北方的技术加以用之,到了南宋为龙泉窑的鼎盛期。元代、明代早期为龙泉窑生产的全盛时期,产量持续攀升。龙泉青瓷瓷化程度高,釉料甚佳,质量精美,并创造出多种不同色调的青瓷包括了常说的梅子青、粉青等,被众多藏家所喜爱,龙泉也是宋代名窑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产地。据记载,龙泉青瓷从北宋末至明代,一直为上贡宫廷之名器。

南宋- 元 龙泉窑青瓷缠枝牡丹纹凤尾尊

此尊喇叭口,长束颈,溜肩,鼓形腹,腹以下先收后撇,圈足,整体施青釉,釉层厚重,温润如玉,剔透如冰。瓶颈部画多道弦纹,中部饰有牡丹花,再以弦纹爲瓶颈至瓶身的分界线,瓶身中段贴有曼妙的缠枝牡丹纹,腹下部以流畅修长的瓣纹至底部,优雅简洁。器底部分爲保持烧制时的可控性,防止变形及开裂,作削足并内凹处理,工艺精湛。

日本对单色釉瓷的喜爱极为突出,龙泉窑青瓷作为单色釉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无论是收藏数量,还是藏品的质量均堪为翘楚。例如在日本被列爲国宝评级的中国瓷器约8 件,其中龙泉青瓷就占了3 件,由此可见日本文化中对龙泉青瓷的重视。

明 龙泉青釉暗刻缠枝花卉纹橄榄瓶

本器橄榄形,亦或名为灯笼瓶,直口,宽唇棱,短颈,圆肩,腹窄而长,至胫部微收。颈部暗刻竖直线纹,肩部做S 形短花瓣紧密相连,腹部刻缠枝牡丹纹,花大叶小,疏密得当,错落有致,纹饰线条流畅,使得图案布局极具画意。胫部雕以宽短蕉叶纹饰之,圈足,露胎处显现火石红,整体釉面肥厚滋润,如结冰之湖面,远看青翠深邃,近看诸多小气泡凝结其中,美不胜收。

明 龙泉青釉暗刻缠枝牡丹纹秀墩

器为秀墩,两端略敛中腹突出,平顶略圆,肩处作外覆状的接痕,接痕处贴饰圆形鼓钉状边饰一圈,犹如坐墩上覆有一块锦绣。全器刻缠枝花纹饰,顶面刻斜格方孔球纹锦。器身上段位阴刻缠枝花卉纹,下腹亦以一周圆形鼓钉为界,刻如上段的缠枝花卉。中腹大片空间以剔地法浮雕缠枝花卉纹四组,花朵硕大端丽,枝叶疏密佈置均匀,纹饰清晰工整。整器器里中空满釉,釉层厚重,凝结温润,色如碧潭,剔透如冰,露胎处显现火石红。

龙泉青瓷作为最贴近生活的窑口,青釉秀墩以其清雅的色调,内敛却不失华贵的纹饰广受大家的喜爱,且不乏极为精美的珍品。

明 龙泉青釉缠枝花卉纹三足洗

此洗内外施青釉,釉色均匀厚重,润泽如玉,剔透如冰。洗口内敛,内折平唇,弧腹,平底,洗内部中心及器底无釉,可见规整胎体,显朱红色。口沿外壁饰花鼓钉一周,腹中刻缠枝花卉纹,下腹一周鼓钉纹分层,三足塑以兽面,给人予一种稳重霸气的感观。此洗爲明代龙泉青瓷的典型器型,纹饰清晰,釉色纯正,造型敦厚规整,是传世龙泉同类器物之佼佼者,可宝可藏。

龙泉青釉暗刻龙纹碗

此碗撇口,深腹,通体施青釉,釉色纯正匀淨。碗内饰花草纹,碗身一周饰有云龙纹,底部露胎无釉。此碗爲元代龙泉作品,整体规整,胎体厚实,釉质润泽,釉色青雅,显示出了元代龙泉青瓷的非凡造诣,加之龙纹环身,等级之高,实属难得。

明 龙泉青釉琮式瓶

此器为琮式样,圆唇,方身,直口外斜,短颈,口足尺寸相近。整器为长方形身,四壁印横竖线纹爲装饰。整瓶满施青釉,釉面晶莹光洁,釉色浓淡相宜,并有自然的开片纹,以宋人素雅美学为之所造,典雅的气质,爲明代龙泉之精品。

宋代为用此型作为礼器烧造琮式瓶,历朝历代都将此器型作为大礼之器。从玉琮到瓷器的琮式瓶的使用者多为帝王尊者,百姓甚少,其等级之高,亦代表著王权贵族的划分。此器器型周正,品相完好,颇为少见。

南宋 泉青釉菱口碗南宋 泉青釉菱口碗

此碗斗笠形,葵口,小圈足,足缘露胎,显火石红色。釉色青翠,滋润如玉,器型规整,品相完好。南宋龙泉葵口碗较为少见,故极为珍贵。

南宋 龙泉青釉莲瓣鉢南宋 龙泉青釉莲瓣鉢

南宋 龙泉青釉簋式炉

此炉仿青铜簋式,薄唇,芒口,口微撇,束颈,中腹外鼓,下腹渐收,夔龙形双耳,圈足露胎向内收,露胎处微显火石红。整器施青釉,呈梅子青色,釉厚肥腻,发色润泽,如冰似玉。宋人好古,故诸多瓷器均仿上古彝器,本器之器型便以商周青铜簋为原型所製。有资料显示,从龙泉窑发展历史来看,龙泉青瓷中的仿青铜器造型多集中于南宋,且南宋官窑之中亦往往有同类器型可见,故龙泉窑的发展,与宋室南迁有著紧密的联系。

南宋 龙泉青釉五孔瓶

此器直颈,口沿外折,折肩上竖立五个细长小管,均匀分布在瓶口周围。圆鼓腹,下腹内收,腹壁饰双层莲瓣纹。胎体厚重,胎质洁白细腻,通体施晶莹润泽的梅子青。下半身满布纹片,莲瓣中稜突起处呈浅白色的「出筋」现象。胎色灰,足缘露胎,呈橘红色。此种肩上竖立数个圆管的唇口瓶,有以爲是烛台,有称爲花插的,其用途尚难断定;但龙泉地区自北宋起便常出现多管造型的器皿,寓意“五穀丰登”。相似的作品也见于四川遂甯南宋中期的窖藏和韩国新安海底的元代沉船中。

南宋 龙泉青釉折沿洗

此洗侈口,折沿,浅直壁,平底,浅圈足。全器施青釉,口沿釉薄色淡,微显胎色,足缘无釉。全器胎质坚实,釉色碧绿,深邃凝重,器型典雅大方,设计极富文人气息,当为宋代品级极高之文房用具。折沿洗的数量极少。目前已经发现的折沿洗,除了在宫廷间流传的传世品之外,仅在四川简阳县的一处宋墓中出土过一件,此外再无考古发掘记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 南宋 龙泉窑青瓷洗,与本器极为相似,兹可类比参考。

南宋 龙泉青釉开片盘口小瓶一对

此对瓶短颈,盘口,鼓腹,浅圈足,青釉开片,釉色深邃雅緻。此对器物造型简洁,线条秀丽,充分体现了宋代极简主义的审美情趣。在将线条和装饰精简后,南宋龙泉青瓷充分诠释了青釉在色彩和质感上的表现力。凭借多次施釉的特殊工艺和先进的龙泉窑所营造的还原烧造气氛,南宋龙泉青釉瓷器得以创造出层次丰富,厚如堆脂的龙泉青釉,被世人所推崇。

南宋 龙泉窑青釉七弦瓶

瓶呈洗口,长直颈,扁圆腹,圜底,下承圈足。器内外施青釉,匀淨纯粹,玉质感强,近底处积釉明显,釉色沉静柔和,颇具道骨仙气,令人赏心悦目。颈部及器身巧施七道弦纹,故曰“七弦瓶”,七弦瓶样式源于古代青铜器,宋代官窑仿秦汉铜器作品中就有此类瓷器作品,龙泉窑中此器型也是极为经典的款识,此器造型端庄稳重,敦厚典雅,乃龙泉青瓷之佼佼者,可宝可藏。

南宋 龙泉窑青釉双凤耳瓶

此器盘口长颈纸槌瓶式,器身硕长,平底浅圈足,颈之左右饰凤首爲耳,胎厚质细,粉青釉色莹亮无瑕,盘口稜处釉流缩而呈浅青色,足内有釉,足底无釉。粉青釉外观柔和淡雅,犹如青玉,梅子青釉外观青翠欲滴,可与翡翠媲美。在釉层失透的情况下,北宋时期盛行的刻、划花装饰不再使用,堆塑浮雕技法应运而生,这种凤耳、鱼耳便成了龙泉青瓷特有的装饰风格。此瓶整体釉色均匀,器型周正典雅,品相完好,为传世少见的龙泉佳器。

元 龙泉青釉淨瓶

明 龙泉青釉暗刻花卉纹菱口大盘

(0)

相关推荐

  • 龙泉窑 ,悦目清心

    北宋时期的龙泉窑瓷器的胎为瓷石烧制而成的灰白胎,南宋时期则为瓷石与紫金土混合烧制成的"黑胎",元朝的龙泉青瓷也有灰白色. 兴盛于宋代的龙泉窑,是宋代的六大窑口之一.它因产自于龙泉市 ...

  • 掌握这几点,一分钟就能辨别出龙泉窑

    懂高古瓷尤其是宋元瓷的玩家都知道,龙泉窑和湖田窑是宋元的两大主流.虽说哥官汝定钧五大名窑价格更高,但是这些瓷器除了定窑外,真品数量非常稀 少,对于普通玩家不具操作性.而宋代的湖田窑和龙泉窑存世量很大, ...

  • 旷世佳瓷,盛行千年的龙泉窑青瓷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回归成为一个大的趋势,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唐宋元明高古瓷器近年来逐渐走高,亦是必然的经济及文化现象.在这个大的背景之下,海内外各地所举办的高古瓷展览及交流,对提高人们对高古瓷的认识 ...

  • 千峰玉翠 | 十问龙泉窑,龙泉窑青瓷的魅力如何影响世界?

    龙泉窑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大的青瓷窑系.其青瓷烧制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故宫博物院,海外知名博物馆均有列藏,近年来在拍卖场上也有瞩目表现. 法国人浪漫地 ...

  • 鉴赏:宋元巅峰龙泉窑青瓷

           元龙泉窑印花宝杵纹洗 龙泉窑因主产地在浙江龙泉市而得名.始烧于北宋之前,烧造历史较长,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烧造年代较长的窑口之一,占有重要的地位.龙泉器物胎质坚硬灰白,釉层薄而透明,以&qu ...

  • 北宋龙泉窑青瓷:时代特征及鉴定要点

    考古资料表明,五代及北宋,龙泉窑的烧造工艺基本上因袭了越窑等窑口的技术和风格,并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质量也一般,消费对象局限在当地,相当一部分产品还是专门用于随葬的明器.诚如南宋叶寘<坦斋笔衡& ...

  • 窖藏及出水龙泉窑青瓷鉴赏

    元龙泉窑印花宝杵纹洗 龙泉窑因主产地在浙江龙泉市而得名.始烧于北宋之前,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烧造年代较长的窑口之一,占有重要的地位.龙泉器物胎质坚硬灰白,釉层厚而透明,以"青翠欲滴,温润如玉&q ...

  • 龙泉窑青瓷必备的三大特征

    龙泉青瓷大名鼎鼎,名声享誉国内外.生产龙泉青瓷的龙泉窑拥有长达1600多年的制瓷历史,是宋代六大窑系之一. 龙泉窑青瓷因受国内外人士欢迎,故仿品亦多.日本14世纪时,濑户烧曾仿元龙泉青瓷,品种有双耳花 ...

  • 历代龙泉窑青瓷的特征和鉴定(图)

    龙泉窑属于南方青瓷系统,早在公元二.三世纪,今浙江东部宁绍地区形成早期越窑青瓷体系.除越窑外,烧制青瓷的还有婺州窑.瓯窑及德清窑.据朱伯谦<龙泉窑青瓷>所述,龙泉及周围地区陆续发现的一批三 ...

  • 首都博物馆龙泉窑青瓷艺术展

    浙江龙泉一带气候温润,溪流密布,丘峦起伏,草木丰茂.即有适宜建窑的山峦丘陵地貌,又有得天独厚的瓷土和树木资源.因此这一地区早在唐代,甚至更早,就有建窑烧窑的传统.不过,龙泉地区早期窑场青瓷生产规模不大 ...

  • 龙泉青瓷|龙泉窑青瓷必备的三大特征,赶紧看下你的有不

    龙泉青瓷大名鼎鼎,名声享誉国内外.生产龙泉青瓷的龙泉窑拥有长达1600多年的制瓷历史,是宋代六大窑系之一. 龙泉窑青瓷因受国内外人士欢迎,故仿品亦多.日本14世纪时,濑户烧曾仿元龙泉青瓷,品种有双耳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