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不是怂了,而是懂了……

人到中年,不是怂了,而是懂了
最近看了一个视频,说的是曾经的社会大哥在面对别人挑衅时,出乎意料地认怂了。类似的视频其实有很多,理由无非是想到了家人,不得不认怂。这种视频大多是跟风之作,制作相对粗陋,但道理却是真的,那就是:年纪越大,人越怂。
这种怂并不是说已经失去了抵抗意识,而是有了顾虑,或者说,顾虑的事多了。年轻时,无所畏惧,更没有顾虑,所以冲动,易怒,但随着年纪的增加,沉淀多了,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样冷漠。在冷漠的另一面,有关心自己的人,更有自己关心的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自己一想到他们,就会觉得温暖,为了这种温暖,自己可以什么都不要,况且是面子。
01
很多冲突都来自于面子,早期港片里,年轻人为了面子厮打,现实生活中,为了面子引发的冲突更是数不胜数。
那天上街,看到一个骑摩托的人正与交警扭打,当然,最后被摁倒在地了。整个过程中,一个十岁左右的女孩子在旁边撕心裂肺地哭叫着,叫着:“爸爸别打了,别打了!”让人听了感到很揪心。
事情的起因其实很简单,那人喝多了,骑摩托车带女儿回家。与交警擦肩而过时,交警闻到了酒味,追上去示意他停车,结果他一停下来,就仗着酒意打伤了交警,说喝了又怎样,就没见过敢拦他车的交警。
不去辨别他这句话的真伪,只是在想,目睹了这一切的那个孩子经历的什么。他以为在孩子面前耍够了面子,可事实上呢,孩子只怕一点也没感到爸爸有面子,反而在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都觉得他们天真活泼,可爱无比,但越长越大后,会发现不知为什么他们越来难以理解了。这个现象虽然有很多原因,但是,父母曾经给他们留下的阴影绝对是最主要的一个。很多时候,做父母的对某些事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但孩子会记忆犹新。
人到中年,越来越怂?错,真正厉害的人,绝不是无所畏惧的。一个真正厉害的人,是外表看起来怂,但内心里可以为自己所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付出一切的,这其中,当然也包括面子。所以,你看很多中年人,他们年轻时也曾一往无前,但随着年纪的增长,会越来越“胆小”。这也就有了“可以尽情欺负中年人,但别欺负年轻人”的说法。
三思而后行,考虑清楚了再行动,是防止生活发生突变的好办法;三缄其口,是防止祸从口出的根本;忍辱负重,是为了让家庭更好。中年人忍受的一切委屈,都是为了保护家庭和亲人。中年人担心失业,无以养家,所以忍气吞声,遇到再不公平的事也会认了;中年人惧怕变化,所以墨守成规,不越雷池;中年人敬畏命运,所以小心谨慎,不敢造次……

02
余欢水是热播的电视剧《我是余欢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窝囊透顶的中年男人:
在家里,儿子抱怨,妻子轻视。
在单位,同事排挤,领导欺负。
在亲戚面前,岳父母冷眼,小舅子冷语。
在亲生父亲的眼里,他只是一个提款机,要钱不给就打上门来。
在同学那儿,被借了钱多年不还,而且还恶语相向。
在邻里之间,被溜狗不拴链子的女邻居骂,差点被装修扰民的男邻居打。
许多人都说,余欢水真怂。
但更多的人,则从余欢水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是啊,我们为什么会怂?
因为,我们心里在怕。
我们怕失去亲情,所以我们对他们百般讨好。
我们怕失去友情,所以我们宁可看淡钱财。
我们怕失去工作,所以我们对职场的倾轧逆来顺受。
我们怕失去未来,所以我们对别人的无礼忍气吞声。
赵本山在小品中说,怕就是爱,爱就是怕。
两口子之间,不怕了,也就不爱了,不爱了,也就不怕了。
其实生活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怕,我们怂,只因为我们心中有爱,只因为我们想承担起身上的责任。
一旦我们不爱生活,或者不能再爱生活了,我们也就无所畏惧。
在电视中,余欢水由于误诊为绝症,以为剩不下几个月寿命,从而性情大变。
他不再怂,不再瞻前顾后,因为他已经失去了前,没有了后。
无礼的邻居被他制服,傲慢的上司向他低头,而在阴差阳错之中,他还成为了万众瞩目的英雄,也使得他的人生峰回路转。
是的,不怂的人生真爽。
得了绝症的余欢水不需要再尽责任,或者说,他尽责任的时间已经极其有限。
所以,他彻底释放了自我,也从某种程度上收获了久违的尊严。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豁出生命的勇气,都会“置于死地而后爽”。
作为一个正常人,即使知道公司领导卖假电缆,也不应该去敲诈,即使楼上邻居装修扰民,也不应该上去打砸,即使买到了假酒,也不应该砸商店。
因为,那都是违法。
爽得一时,却会招来严重的后果。
生活不是快意恩仇,动不动就暴力相向,生活也不是演电视,会有那么多跌宕起伏。
人到中年,怂一点,其实挺好。
我们怂,是因为我们心中有爱。
我们怂,是因为我们正在对抗生活的难。
有句话说得好,你没有独自在午夜哭过,有什么资格谈人生!

03
没有一个成年人的世界是容易的,没有一个人的成长是没有挫折的,没有一个人是没有哭过的。
我们追求不怂的最好办法,是让自己变得强大,而不是那种靠不怕死垫底的无所畏惧。
这是一个现实的社会,我们得到的尊敬,和我们的实力直接相关。
鲁迅先生曾经笑谈:“碰的壁多了,鼻子就塌了。”
这也是无数中年人的写照。
少年时无知无畏,闯荡世界,敢打敢拼。
吃了亏,受了挫,才发现,人生根本就不是刀光剑影的快意恩仇。
人生,是一场柔中带刚的太极。
面对猝不及防的刀锋,最高明的手段不是逞强,而是用柔术慢慢化解;
面对困难重重的阻碍,最大的智慧则是拐个弯,即使山重水复疑无路,终究会遇见柳暗花明又一村;
面对层次不同的人和事,最大的格局是用博大的胸襟去包容,然后为我所用,去创造更多精彩。
余生,不是怂了,而是懂了。
不把生命浪费在无聊的人和事上面,不冲动,不偏执,不任性,遇强则柔,遇事拐弯,做人包容。
然后,把最好的余生给最爱的人,携手穿过不时而至的风雨,享受恣意人生。
人生很短,懂得亦不晚。
部分图文综合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夏鸥;校对:夏鸥;
策划:萧登;责编:琚然;
投稿邮箱:790417844@qq.com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