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敲入小鼠(Knockin, KI)技术原理
相关推荐
-
运用干细胞技术快速制备新冠小鼠模型_中科博生
据中科博生了解,为打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之战,制备用于新冠肺炎药物开发和疫苗测试的动物模型迫在眉睫.但是,最常用的模式动物小鼠因为其病毒受体ACE2与人类有较大区别,对SARS-CoV-2不易感,需要应 ...
-
Fgf2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Fgf21基因敲除小鼠背景信息 FGF家族成员具有广泛的促有丝分裂和细胞存活特性,并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包括胚胎发育.细胞生长.形态发生.组织修复.肿瘤生长和侵袭.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 ...
-
Park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Park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传统策略是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用 Neo 基因替换或删除关键外显子来敲除基因,其周期长,费用高.TALEN,CRISPR 技术出现后,加速了基因敲除鼠的制作,而且降低了费用.CRISPR 切割 DNA ...
-
基因敲入/点突变大鼠构建技术原理及流程
基因敲入大鼠是利用CRISPR/Cas9基因敲入技术,针对靶基因设计.构建相应的 gRNA质粒和donor vector,通过Cas9核酸酶的切割作用和同源臂的同源重组,引入特定的突变或外源基因.比如 ...
-
Nlrp3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通过ES打靶技术生成Nlrp3 (Cias1)敲除小鼠模型,通过在ATG起始位置处插入EGFP达到敲除的目的: 图5. Nlrp3基因敲除小鼠打靶策略[5] 野生型.Nlrp3+/-和Nlrp3-/- ...
-
Fhl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Fhl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
Sirt3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伴随代谢异常产生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是Ⅱ型糖尿病.肥胖.NAFLD等代谢疾病的共同内在特征.因此,探究线粒体功能障碍对NAFLD的致病机理和潜在分子靶标成为目前研究人员探索的一个新的治 ...
-
IL-10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早在1998年研究人员就发现,由于在无菌条件下未观察到IL-10敲除小鼠发生结肠炎,表明IL-10敲除小鼠自发结肠炎需要肠道菌群的存在.此外,研究表明,IL-10敲除小鼠缺乏IL-10导致对细菌抗原的 ...
-
Igf1r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Liu et al通过同源重组构建了Igf1r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纯合KO小鼠在出生时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并表现出严重的生长缺陷(约为正常大小的 45%).除了Igf1r-/-胚胎(包括肌肉)全身器官发育 ...
-
Ldlr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为了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随时间的发生发展,在0到12个月的不同时间段,解剖喂食高脂或正常日粮的 Ldlr敲除小鼠(Ldlr-/-)的全长主动脉并用苏丹 IV 染色.如图 2 所示, 0 个月时,高脂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