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的风尘!带你走到阳江南恩路75号,这里有段鲜为人知的革命历史

一段鲜为人知的革命历史 本报记者/刘再扬

夏日阳光猛烈,从市区东风一路进入南恩路,在骑楼底下穿行,可以避开日晒。骑楼商铺商品琳琅满目,街上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

走到南恩路75号,今年88岁的老党史工作者林恩葆指着一排现代新楼房对记者说,这里在民国时期是国民党阳江县政府办公地址,新中国成立后为阳江县公安局办公楼,本世纪初又改建为新楼房。

岁月的风尘,掩盖着一段鲜为人知的革命历史。1946年夏天,中共大埔旅江临时支部在国民党阳江县政府内秘密成立,此后两年时间里,支部成员利用合法身份,战斗在敌人的心脏,与敌人斗智斗勇,为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

秘密组建旅江临时支部

(原名“大埔县旅阳同乡共产主义研究小组”),饶练任书记,张华任宣传、统战委员,廖信任组织委员。他们与阳江党组织互相配合,开展统战和情报等工作。

提供重要情报 安全转移同志

1945年12月,朗底突围后的粤中部队干部陈牧汀(陈念行)进入阳江县城隐蔽,阳江党组织把他安插在沙扒中心小学当教师。在一次会议上,陈牧汀结识了县长罗贤、督学张华,大家同属客家人,交往十分密切。后陈牧汀身份暴露,张华征得罗贤同意,将陈牧汀调进县府,安排在建设科工作。陈牧汀的妻子邝伟莹也是共产党员,后来亦进入县府收发室工作。到县城后,党组织决定由江城地下党负责人何明与陈直接联系。陈牧汀利用爱人在收发室工作之便,给党组织传送进步刊物与重要情报。

1946年夏天,张华获得消息,国民党阳江县政府下令逮捕部队干部范林等人,立即通知陈牧汀。后由陈牧汀向江城党组织汇报,范林等人安全转移。

为取得更多、更准确的情报,张华常借机接近谍报队队长黄炽云(黄高)。一次,张华获得敌人掌握了“一位共产党重要人物来到江城,住于车站附近的某座楼子里”的情报,马上将情况报告阳江党组织。当敌人赶到时,此共产党人已安全转移。

其时,国民党阳江县府的谍报人员也严密监视着县府人员的种种活动,黄炽云常以聊天为借口来到收发室,监视室内人员的言行。1947年夏天,陈牧汀为扩大宣传,与李秋华一起将一些红色书刊投放到国民党县府、国民党县党部,此事立即引起敌人的注意。

一天,国民党阳江县党政军负责人联席会议在县党部召开。黄炽云在会上讲述了收发室发现《华商报》一事,并向罗贤查问:“收发室陈姓夫妇,是不是张华介绍进来的?”罗贤听后,不慌不忙地说:“共产党为了扩大宣传,把刊物寄来县府也不足为怪!”接着又说:“陈牧汀夫妇是经我同意安排进来工作的。”会后,罗贤找张华等人谈话,并交待饶龙光:“告诉陈牧汀夫妇,最好到别处工作。”

陈牧汀将情况汇报了我党组织负责人司徒卓,司徒卓与何明研究决定,让陈牧汀夫妇立即离开阳江。

看准时机营救战友和群众

1945年春,共产党员林昌铿不幸被捕,敌人对其多次严刑拷打,林昌铿严守党的机密,没有暴露身份。敌人没法,只得将他定作嫌疑犯长期监押。1946年夏,张华等人来到阳江,凭政治敏感觉得这名“嫌疑犯”历尽折磨仍立场坚定,必为革命同志,便与饶龙光研究,准备设法放出林昌铿,可是一直找不到办法。

1947年春,罗贤赴广州向省政府述职,由饶龙光代县长职务。饶龙光便以“保释就医”为由将林昌铿释放。1947年,平冈桐山学校教师、共产党员周文奏被县府谍报队逮捕。饶龙光知道后,与张华商量,决定营救周文奏出狱。饶龙光以提审为由,与张华来到拘禁周文奏的房子里。谈话中,两人暗示周文奏要坚持斗争,不要承认是共产党员。其时,在桐山学校工作的何明、校长欧昌谨正在发动群众联名保释,饶龙光借此机会释放了周文奏。

1947年,国民党政府的国民大会代表选举工作在各地铺开。国民党阳江县政府设立阳江县国大选举事务所,张华被指定担任事务所的助理干事和总务股股长。张华利用审发身份证的机会,送给中共阳江党组织“国民身份证”一批。

1948年3月26日,我漠南独立大队通过内线与阳江程村乡国民党粮库主任取得联系,发动农民破仓分粮4000多担。国民党阳江县自卫大队获讯后,自卫大队队长罗礼廉带兵来到程村,抓捕农民30多人。当时,罗贤到广州开会未归,饶龙光便与张华研究,将仓底谷送给罗礼廉抵数,全部释放被捕群众。

林恩葆说,1948年春,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下文,追查“释放程村破仓分粮在押人员”一案,罗贤为缓解局势,只得撤去饶龙光主任秘书职务,改任县长顾问。不久,饶龙光离开阳江。5月,关巩出任阳江县长。6月,张华等先后离开阳江,大埔旅江临时支部在阳江的工作宣告结束。

“不论在哪一个岗位上,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是共产党人的本色。”林恩葆说。(本文参考文献:《中国共产党阳江县历史》第一卷和《解放战争时期江城的地下斗争》)

图:市区南恩路75号一带街景,左边为国民党阳江县政府办公楼原址。刘再扬 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