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长征诗文,感悟长征精神(发表于《语文报》)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本单元的几篇课文,虽然体裁各不相同,但都以长征为题材。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是本单元的学习要点。真情诵读,紧扣关键词,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感悟长征精神的内涵,是提高本单元阅读效果的最佳方式之一。

一、 真情诵读,感悟英雄主义精神

  有人曾经指出:“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七律 长征》一诗开宗明义,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即用对比的手法,概括了红军将士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红军长征困难重重,除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外,路途遥远,道路崎岖,一路爬山涉水。然而,在英勇的红军将士眼中,这些困难显得微不足道。文中用“万水千山”具体写出远征之难,用“只等闲”表现红军将士对一切困难的藐视。学习这样的课文要注重真情诵读,即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进行诵读。有感情的诵读不仅可以促成对文章的思想感知,还会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真切地感悟红军将士藐视困难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

二、 紧扣关键词句,感悟乐观主义精神

  关键词句,即文中能高度概括内容,集中表现思想感情,最具表现力的词句。为提高阅读效果,阅读时要有的放矢,紧扣关键词句进行理解感悟。老山界是一座极难攀登的高山,“30里高”,有些地方“几乎是90度的垂直的石梯”。面对这样大的困难,人们常会产生退缩、沮丧、抱怨等消极情绪,但红军将士则始终保持着乐观的精神风貌。在翻山过程中,大家不时谈笑风生:“不要掉队呀”、“我们顶着天啦”、“哈哈地笑起来”;另外,不时为沿途美景陶醉,甚至在深夜还美美地欣赏四周的景物。《〈长征〉节选》中,面对饥寒,红军战士则举行篝火晚会,高唱《马赛曲》……紧扣这些关键性语句,我们自然能感悟到红军将士身上浓浓的乐观主义精神。  

三、 进行信息整合,感悟集体主义精神

  长期以来,在阅读过程中,不少同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对文章的整体性把握。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整体感悟,注重综合归纳能力的培养。因此,阅读时要注意通过比较判断、想象联想,发掘文字背后所蕴涵的思想情感和内在联系。王愿坚《草》中的周副主席,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咀嚼有毒的野菜,并不顾自己的病弱之躯,命令医护人员首先救治中毒的战士。王朝柱的《〈长征〉节选》中,由于严重缺粮,彭德怀看到许多红军战士因饥饿而牺牲于草地,忍痛杀死自己心爱的战马;为攻占娄山关而失去一条腿的周团长,眼见两个抬担架的战士因饥饿而生命垂危,毅然将所剩不多的炒面留给战士,自己一步步爬向水塘,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前后进行联系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红军将士他们心里想得更多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以及整个集体。

(0)

相关推荐

  • 长征精神的当代启示

    [专家观点]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长征,不是一次轻松的旅行,而是一条历尽艰辛的求生之路,铸就了伟大的精神.今天,回顾长征历史,我们感慨万千.长征精神的当代启示, ...

  • 《长征胜利万岁》导学案

    第2课 长征胜利万岁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能够概括文章所记述的主要事件,并体会作者在记叙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审美鉴赏与创造: 赏析作者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进行场面描写的写作技巧. ...

  • 永远的长征,永远的会宁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近日,甘肃省纪委离退休干部前往红色圣地会宁县,在会宁中国工农红军红一.二.四方面军,长征会宁会师纪念旧址开展党日活动.重温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光荣历程,弘扬伟大的长征 ...

  • 见证长征奇迹,再现长征精神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了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的抗战不歇/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煎熬/失掉自由更失掉了饭碗/屈辱地忍受那 ...

  • 长征期间,中央红军曾召开70多次会议

    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 ...

  • 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长征精神的意义

    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国留学网实用资料栏目. 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一.实事求是 长征的胜利,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指导战争的结果.长征之 ...

  • UC头条:[地评线]金羊网评:在赓续精神血脉中高擎长征精神火炬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时代在变化,但长征精神永远是全中国人民锐意进取.不断进步的精神力量.今天,我们依然 ...

  • 《咬文嚼字》:“叠用三‘无不’,有精神” (《语文报》(高一版)第1077期)

    <咬文嚼字>:"叠用三'无不',有精神" 江西省大余中学程秀全 朱光潜<咬文嚼字>中为了说明"咬文嚼字,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就是在调 ...

  • 川西行十 在川西高原感悟长征精神

    在川西高原感悟长征精神 作者│老红木 川西之行原本定义是高海拔的原生态"绿色"旅行,实际行程中有幸染上红色基因,即在多地凭吊红军长征遗址,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由此引发了对毛主席的长征 ...

  • 长征的苦难与精神

    长征,是中华民族浴血奋战的斗争之路,更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三大远征之首.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波澜壮阔而又异常艰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 ...

  • 不忘初心长征路,长征精神在瑞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要从瑞金开始追根溯源,这是党的最高领导给瑞金的评价,追寻中央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源头,瑞金作为长征源.长征精神和长征出发地毋庸置疑江西瑞金,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一场载入史册的 ...

  • 走进张凌超艺术馆感悟胡杨精神

    艺术家简介 走进张凌超艺术馆 感悟胡杨精神 河南荥阳地处中原,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人杰地灵,名家荟萃,孕育了法家鼻祖申不害.禅宗二祖慧可.唐代诗书画三绝郑虔.文学大家刘禹锡.李商隐这些先哲.成长和工作在 ...

  • 解读长征(8):红军长征都经过哪些江河和大山?

    2016-08-26 14:28:00  来源:央广军事  说两句  分享到: 作者:军史专家.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研究员 姜廷玉 央广网8月26日消息 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一诗中称 ...

  • 让人反复品读的人生感悟句子,深刻经典,句句入心

    2021-06-28 09:55 一 * 人生不长,何苦心怀愁绪.身前事,已被流云埋没.身后事,自有青山相迎.不过全是岁月,潇洒活过. 二 * 坎坷的人生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了自信,没有了自我.假如整 ...

  • 【今日荐读】在绍兴感悟鲁迅精神/马誉炜

    在鲁迅故里  路人摄影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日子里,我来到曾被一代伟人毛泽东誉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的故乡--浙江绍兴鲁迅故里,满怀敬意瞻仰了鲁迅 ...

  • 长征与《长征》诗篇

    . 诗和远方 因为有了举世无双的"长征",于是就有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诗篇. . 1957年1月<诗刊>创刊号发表<七律·长征>时,未注明写作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