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不及格

假期就快要结束了,但国庆三巨头的票房之争,却还没有落下帷幕。

截至10.5号,《我和我的祖国》票房破18亿,《中国机长》破15亿,《攀登者》仅为6亿

上映前被普遍看好的吴京新电影《攀登者》遭遇滑铁卢,未能重现《战狼2》和《流浪地球》的票房神话。反倒是《我和我的祖国》凭借良好的口碑成为国庆档票房冠军

至于《中国机长》,虽然票房同样火爆,但影片的质量,在我看来是不及格的

对,不及格。

这里要说一下,《攀登者》和《中国机长》这两部电影,我是连着一起看的。

正所谓期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攀登者》再一次印证了这句话。

有了《攀登者》的衬托,即便《中国机长》没有那么好,但当时给我的观感还不错。

特别是影片的前半段,展现机组人员飞行前的准备工作的那些片段,非常的干脆利落,让我不由得对后面的剧情期待起来。

甚至,在飞机驾驶舱玻璃破裂的那一瞬间,我还下意识地喊了句卧槽。

电影从开局到这里,都没啥大问题的,但就是在这之后,影片开始不断的注水,自然也开始崩了

首先吧,你既然取名叫《中国机长》,那影片绝对的主角应该是张涵予扮演的机长没错吧

那么按道理来说,从飞机失事开始,影片的焦点应该集中在机长这个角色身上吧

但是你从影片混乱的剪辑完全感受不到这点

不是一会儿切到乘客如何如何的情绪不安,就是切到空管局不断的重复“四川8633,听到请回答”,甚至还加了一段完全没必要的关晓彤扮演的航空爱好者的戏份

反正就一句话,在观众最想看机长这个角色的时候,偏不让你看

诚然,飞机失事了需要机组、空管局、机场等各方的协调,但既然叫《中国机长》而不是《中国机组》,那机长的镜头是不是太少了点。

我们再来看一下当时的事故是怎样的: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在成都区域巡航阶段,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飞机驾驶舱右座前挡风玻璃破裂脱落,瞬间将副驾驶吸出机外,所幸他系了安全带。

在驾驶舱失压,气温降到零下40多摄氏度、仪器多数失灵的情况下,噪音过大无法正常使用无线电的情况下,机长刘传健凭着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成功将飞机迫降在成都双流机场

电影对这次事件的还原度,总体来说还原度还是比较高的。

从飞机失事,到成功备降成都双流机场,前后历时42分钟。

很明显就算影片完完全全的把这42分钟的过程还原出来,算上开头的几十分钟,影片时长还是不够啊。

咋办?

编呗,不然编剧是拿来干嘛的。

除了增加大量无关紧要的乘客戏份,以及杨颖和关晓彤两段毫不相干的戏份外,影片还虚构了飞机进雷暴和爬雪山的段落

对,虚构的,你说气人不。

好吧,你进雷暴都算了,结果还遇上了冰雹,拜托人家挡风玻璃都破了的啊,遇上冰雹了人还没事?你唬谁呢。

影片想要制造紧张感以及表现机长的过人之处不难理解,但为何不好好地呈现已经很牛逼的机长呢,非要靠瞎编剧情吗。

但这还不是最雷人的,最雷人的在后面。

历经千辛万苦后,飞机终于成功降落了,机场消防车、急救车也准备好了。

该疏散乘客了吧。

但是影片中,这帮乘客下飞机居然全都赖着不走,非要见一见机长,见不着他们还不走了。

而此时机长则和袁泉扮演的乘务长互相安慰了起来,两人鸡汤了一把。这一段又水了几分钟,两人这才走出飞机。

最神的是欧豪扮演的副驾驶,明明都已经伤成那个样子了,整条胳膊都冻红了,一只眼睛都睁不开了,居然不立刻去医治,反倒说去检查飞机?

但是下了飞机也没怎么检查啊,反倒是在一旁撩妹?真不要命了。

从情感上来说,乘客们的举动还可以理解,但不符合常理啊,更不符合事实了。

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当时航班共有旅客119人,备降后足足有27名旅客不适,乘客下飞机后被第一时间送往成都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以及后续的心理疏导。

而截止至2018年5月16日,也就是飞机失事的第三天后,副驾驶与一名空姐还在留院观察中。

真实情况根本就不是影片中展现的那个样子。

在上映前,我还想着拿《中国机长》和《萨利机长》这两部电影来比较,但是看完之后发现,二者完全不在同一水准上。

不同于《萨利机长》对人物的深刻挖掘,《中国机长》中机长这个关键人物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展开,戏份也相对较少。

影片只是简单的把川航3U8633航班的事件呈现了一遍,除此之外再没有更深入的挖掘了。

而电影虽然叫《中国机长》,就影片展现的内容来看,到不如叫《川航机组》更为合

综上,这次的《中国机长》在我看来是一部不及格,或者仅在及格线上的作品,食之无味,弃之,也不可惜。

吹爆机长刘传健,我觉得是应该的;

吹《中国机长》,吹不来。

当然,文章仅代表我个人观点,望大家不喜勿喷,友善交流。

----

内容:任我(感谢)

编辑校正:慢慢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