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教授生活

(0)

相关推荐

  • 梅贻琦:逝去了的“清华圣人”

    "月涵寡言,天下皆知" 梅贻琦,字月涵,1889年12月29日生于天津,因长期担任清华大学的校长,被清华师生公认为最可尊敬的"终身校长".他不仅引领清华大学由一 ...

  • 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轶事五则

    你自己算一算,能不能及格 <联大八年>中的<教授介绍>一文,以"资料室"为作者,介绍了西南联大102位教授.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以压轴的身份放在最后一位: ...

  • 百岁演讲,杨振宁提到了他

    9月22日,由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杨振宁亲临现场,与大家一起庆祝他的农历100岁生日. 1922年9月22日,杨振 ...

  • 陈岱孙:清华园里的男神,终身未婚,一生只做了一件事,教书育人

    作者:山佳   在高校生态圈里,博士比比皆是.虽说都叫博士,但博士与博士间的成色,可大不相同.曾经有一说法,品评学人的品位,从清朝以来,国内就有"国内三品,东洋二品,西洋一品,博士上品,经济 ...

  •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国立北平图书馆

    说到文化古城时期的文化气氛,首先想到的是"国立北平图书馆".北京自清末于什刹海广化寺设立京师图书馆,民国后改为国立京师图书馆,十七年改为国立北平图书馆以中南海居仁堂为馆址,十八年与 ...

  •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教师们

    学生的用功和文化基础知识扎实,和教师的水平是分不开的.当时一个小学教师,在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上,还是被人十分羡慕的.还没有变成沦陷之后.胜利之后的"四大贱物"之一(四大贱物即买邮票 ...

  •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学生们

    先说大学生吧.文化古城时期的大学生有哪些特征呢?大略言之,有以下几点:一是来自全国各地,各著名大学中,百分之七八十的学生是全国各地的,家住北平的是很少一部分.外地学生中以江苏.浙江.上海人最多,其次福 ...

  •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其他图书馆与学校图书馆

    其他图书馆 除国立图书馆而外,当时文化古城中,其他图书馆还是很多的,自然规模就无法相比了.这些小图书馆,虽然规模不大,但也有丰富的藏书,清洁而安静的阅览室,而且读者不多,同样也是读书的好所在.这里我首 ...

  •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协和医学院

    如果说在文化古城时期,燕京大学是一所比较特殊化的教会学校,那么协和医学院就更是一所特殊化的学校了.先不说别的,就说它的毕业文凭吧,就既不是中国政府教育部发的,也不是学院自己发的,而是美利坚合众国纽约州 ...

  •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书市、书铺、书摊

    文化古城时的文化环境,除去各种图书馆之外,还有不是图书馆而更为自由的"图书馆",那就是正月里厂甸的书市,平时琉璃厂.隆福寺街.东安市场中的丹桂商场书铺.西单商场的书铺.以及东安市场 ...

  •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燕京大学

    文化古城时期近十年中,是燕京大学的黄金时代,在此之前,尚届初创阶段:在此之后,受到战局影响,相对来说,也没有那个时代正规而神气了. "清华.燕京好通融",文化古城时期在摩登仕女的心 ...

  •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北师大

    "师大穷",这是实际情况,不少师范大学的学生,都是寒家子弟,贪图师大不收学费.杂费.住宿费,而且还管饭,就是吃饭不要钱,伙食也还不坏.这样人们又给"师范大学"起 ...

  • 邓云乡‖ 文化古城时期的古玩

    文化古城时期,正是知堂老人发表<五十自寿诗>的年代,为此曾引起小小波澜.先不去多说它.其中有一联道:"老去无端玩骨董,闲来随分种胡麻."邓之诚先生有名著<骨董琐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