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作证
相关推荐
-
飞夺泸定桥时,敌军为何只拆木板而不炸桥?杨成武多年后道出实情
长征是人类史上的奇迹,毛主席领导下的红军,在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下,深入西南不毛之地,屡屡挑战生存极限,最终凭借极其顽强的意志,走完二万五千里的征程. 长征途中,最大的危机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内部.湘江一 ...
-
八上第一单元: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 满分作文引领 具体描述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新闻现场. 提示 新闻特写则描写最典型的.最有表现力的瞬间或片段,将其拉长.放大.定格,从而形成一个焦点,将整个新闻事件折射出来,这 ...
-
古代没起重机,古人是如何把40吨铁索搭建在大渡河上,建成泸定桥的?
1934年10月,为保存有生力量和北上抗日,我军实行了战略大转移.次年5月25日,我方红一方面军来到了四川省泸定县,该县有一条十分湍急的河流,名为大渡河,河上修建的铁桥名为泸定桥,能否成功渡过此桥,是 ...
-
赏析《七律·长征》
原诗: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写作背景: 第五次反 ...
-
强渡大渡河与飞夺泸定桥是两个战役一个目标
-----学习党史札记 一.大渡河与泸定桥 大渡河位于四川省中西部,历史上被作为中国长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 全长1050千米.大渡河在石棉县掉头向东流入岷江. 大渡河在石棉县掉头向东 泸定桥是在泸定 ...
-
一天完成3个马拉松,谁能?
今天,很多年轻人喜欢跑马拉松.如果你告诉他,有人一天能跑完3个马拉松,估计很多人会以惊讶的眼神瞪着你,然后大声说:"不可能!" 但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上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事情.不过 ...
-
泸定桥300年前是怎么建造的?一万多个铁环重达40吨,至今牢固
泸定桥是一座"险桥",重达40吨的它仅仅由木板和铁链搭成,每当汛期到来,其100多米的桥身就像一缕丝线一样在汹涌的水面上"摇摇欲坠",令人心惊胆战. 但泸定桥又 ...
-
一路向北
(远处的贡嘎雪山,海拔7556米,蜀山之王) 去年12月底就暂停了骑行长征之路,回家了休息了.在家也没什么事做,天天看书喝茶,要么就是进山挖盆景,在家摆弄盆景.这一晃就过了4个多月,万物复苏的春季即将 ...
-
青山作证(超清)
青山作证(超清)
-
敢叫毛主席大哥的马夫王天相:抢渡大渡河身经百战,1956年主席专程看望
引 待他身后,把一部分骨灰撒在大渡河里,他要伴着大渡河的惊涛骇浪,向后人讲述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创造的惊世传奇!--孙继先将军临终遗言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有着许多可歌可泣,惊天地.泣鬼神的 ...
-
1952年,大凉山发现一个奴隶娃子,居然是帮红军强渡大渡河的船夫
1952年,此时距新中国成立已经三年之久,但是,由于败退台湾的蒋介石国民党集团不断派遣特务煽动叛乱,因此,个别偏远地区依然有国民党特务和土匪的潜藏. 新中国成立 位于祖国大西南凉山地区就是这样的情况. ...
-
红军强渡大渡河18勇士名录(1935年5...
红军强渡大渡河18勇士名录 (1935年5月25日) 1935年5月25日晨,红1团第1营营长孙继先从第2连挑选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7时强渡开始,岸 ...
-
他将炮弹从枪眼打进碉堡,大渡河边立奇功,毛主席亲授神炮手称号
引 "要像赵章成同志那样,使技术达到了艺术的标准."--某开国元帅评语 相比抗日神剧中神枪手的离奇射击技术,开国少将赵章成的炮弹射击技术更加离奇,在我军军史上留下永久性的传奇色彩, ...
-
最高法院:鉴定人未出庭作证是否违反法定程序?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鲁法行谈 以下文章内容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法官会议纪要(第一辑)>,人民法院出版社,2019年10月版. 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2019年第 ...
-
四川:大渡河峡谷——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
近日,大渡河峡谷与雅鲁藏布大峡谷.长江三峡等被<中国国家地理>认定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文兄据此地仅有200㎞,远处都走了,眼下还在等待中.趁国庆黄金周,劈开人流,静享大峡谷壮观风采.(图1 ...
-
同样是过大渡河,石达开为何失败,而红军却能成功?
石达开雕像 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 1863年的五月,太平天国著名将领石达开,兵败大渡河,后被大清施以凌迟之刑. 而在72年后的1935年5月,长征的红军选择了和石达开几乎一样的路线,结果,强渡大渡 ...
-
重型直升机对一个国家有多重要?唐家山堰塞湖作证,大国当有重器
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13周年.这些天,有很多关于汶川的记忆,呈现在人们面前,特别是那些当年地震救援中发生的事情,是汶川地震后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精神的具象表达.在每年的今天,以及任何时候纪念和回忆汶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