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查良庸武侠大师走了。。。

这篇文章本来要写老爷子对中医的热爱程度,写完了没发布,没想老爷子就仙逝了。

说起老爷子金庸,自然是从他的小说认识的,可是那会也不认识他;模样也不知道;后来在一本金庸研究的书看到老爷子模样;

回想起以前看他小说,半夜不睡,点蜡烛甚至读通宵,恨不得一目十行。没钱买,我就去租书,他的十五本书都看完了。我记得有副对联写到:笑书神侠倚碧鸳,飞雪连天射白鹿。正好一副对联。横批是越女剑。

金庸武侠小说目前顶峰作家,我感觉梁羽生,古龙,温瑞安等都不如金庸写的好。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金庸先生不仅武侠写的好,其中对中医描写也是入木三分,说明老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至深。

比如:第十二回 针其膏兮药其肓这篇,有大量中医知识描述。如胡青牛治疗张无忌“阴毒”片段。

胡青牛直思索了两个多时辰,取出十二片细小铜片,运内力在张无忌丹田下“中极穴”、颈下“天突穴”、肩头“肩井穴”等十二处穴道上插下。那“中极穴”是足三阴、任脉之会,“天突穴”是阴维、任脉之会,“肩井穴”是手足少阳、足阳明、阳维之会,这十二条铜片一插下,他身上十二经常脉和奇经八脉便即隔断。人身心、肺、脾、肝、肾,是谓五脏,再加心包,此六者属阴: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是谓六腑,六者属阳。五脏六腑加心包,是为十二经常脉。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这八脉不属正经阴阳,无表里配合,别道奇行,是为奇经八脉。

通过这段,对比穴位次序,经络名称一点错误没有。又如天突穴阴维任脉之会,查《灵枢本输》: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位于阴维任脉之会。这些细节问题决定了金庸老先生中医学知识扎实,写东西不是胡来。

再比如对药物描写:张无忌请教胡青牛:“假如有一位明教弟子,体外无伤,但腹内瘀血胀壅,脸色红肿,昏闷欲死,先生便如何治法?

胡青牛道:“倘若是明教弟子,我便用山甲、归尾、红花、生地、灵仙、血竭、桃仁、大黄、乳香、没药,以水酒煎好,再加童便,服后便泻出瘀血。”

这些药方,临床跌打损伤也是常用。而且尤其童便一味,用的出神入化。

如金庸老先生对中医临床看病描述到:须知中国医道,变化多端,并无定规,同一病症,医者常视寒暑、昼夜、剥复、盈虚、终始、动静、男女、大小、内外……诸般牵连而定医疗之法,变化往往存乎一心,少有定规,因之良医与庸医判若云泥。

如对中医典籍描述:张无忌日以继夜,废寝忘食的钻研,不但将胡青牛的十余种著作都翻阅一遍,其余《黄帝内经》、《华佗内昭图》、《王叔和脉经》、《孙思邈千金方》、《千金翼》、《王焘外台秘要》等等医学经典,都一页页的翻阅。……张无忌潜心钻研,学得极是用心。胡青牛见他悟性奇高,对《黄帝虾蟆经》、《西方子明堂炙经》、《太平圣惠方》、《灸甲乙经》、孙思邈《千金方》等医学尤有心得,不禁叹道:“以你的聪明才智,又得遇我这个百世难逢的明师,不到二十岁,该当便能和华佗、扁鹊比肩,只是……唉,可惜,可惜。”

其中《黄帝虾蟆经》第一印象我以为老先生写错了。或者故意这样写,当我百度看到,居然真有此书。《黄帝虾蟆经》现有中医古籍出版社据日本文政六年(1823)刻本影印本。《黄帝虾蟆经》(又名黄帝针灸虾蟆忌、黄帝虾蟆图、虾蟆图)一卷、附录一卷 日本·和气奕世传。中医古籍出版社《中医珍本丛书》1987.12二刷,据日本文政六年癸未(1823)敬业乐群楼刻《卫生汇编》本并吴兴陈祖同抄杨仁山藏别本影印。

如此看来我等学医还不如金庸老先生读书之多,真是惭愧!

金庸老先生还借张无忌之口感叹中国古人智慧如:张无忌坐在草堂之中,诵读《黄帝内经》中那一篇《四气调神大论》,读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大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不禁暗暗点头,心道:“这几句话说得真是不错,口渴时再去掘井,要跟人动手时再去打造兵刃,那确是来不及了。国家扰乱后去平变,虽然复归安定,也已元气大伤。治病也当在疾病尚未发作之时着手。但胡先生的天花是外感,却不能未病先治。”又想到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那几句话:“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心道:“良医见人疾病初萌,即当治理。病入五脏后再加医治,已只一半把握了。似我这般阴毒散入五脏六腑,何止半生半死,简直便是九死一生。”

看到这里对金庸老先生好感又增加几分,心里默默念叨:向金庸老先生致敬!

其中还有单方描述如:众人见简捷的头痒立时见效,纷纷向张无忌求治。这时有一人抱着肚子,在地下不住打滚,大声呼号,原来他是被逼吞服了三十余条活水蛭。那水蛭入胃不死,附在胃壁和肠壁之上吸血。张无忌想起医书上载道:水蛭遇蜜,化而为水。蝴蝶谷中有的是花蜜,于是命僮儿取过一大碗蜜来,命那人服下去。

那么蜂蜜可以融化水蛭吗?原来本方记载《口齿类要》治误吞水蛭,食蜜即愈,试以活蛭投蜜中,即化为水,屡验。

张无忌又道:“假若有一明教弟子,被人左耳灌入铅水,右耳灌入水银,眼中涂了生漆,疼痛难当,不能视物,那便如何?”胡青牛勃然怒道:“谁敢如此加害我明教弟子?”张无忌道:“那人果是歹毒,但我想总要先治好那明教弟子耳目之伤,再慢慢问他仇人的姓名踪迹。”胡青牛思索片刻,说道:“倘若那人是明教弟子,我便用水银灌入他左耳,铅块溶入水银,便随之流出。再以金针深入右耳,水银可附于金针之上,慢慢取出。至于生漆入眼,试以螃蟹捣汁敷治,或能化解。”

水银入耳治法出自(《外台秘要》)水银入耳,能蚀人脑∶以金枕耳边,自出也。
其中漆入眼《淮南子》中,就有蟹疗法的记载。本草书上用紫苏?、蟹煎洗浴。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中还记载了一个“蟹汁治漆伤眼”的案例:有一个狠心的州牧,将生漆涂入一人眼中,使这人顿时成为“盲人”,恰逢村中一个老头看见了,非常同情他的遭遇,告诉他:“赶快找蟹捣碎滤汁,滴入眼内,漆便随蟹汁流出,眼伤即可痊愈。”他依照此法做了,果然治好了眼伤。

金庸老先生不仅对中国医学有研究,而且他还对我国传统阴阳五行更是熟知。

比如在《射雕英雄传》当中人物安排用五行方法。南帝北丐,东邪西毒,中神通。正好暗合五行之数。《倚天屠龙记》倚天剑,屠龙刀,对应阴阳;九阴真经对应九阳神功也是阴阳;

开始金庸写正义的,比如郭靖不仅是儒侠中的大者,因为他彻底地实现了“为国为民”这一目标有着“铁肩担道义”的巨大人格力量。“铁肩担道义”是中国老百姓最崇尚的英雄品格,也是金庸最心仪的人格理想。他把这种英雄品质和人格理想,尽情倾注在郭靖身上。郭靖坎坷的经历,勤朴敦厚的个性,高超卓绝的武功,忧国忧民的心怀,大仁大勇的胸襟、无不让读者产生共鸣。他的身世经历契合孔孟思想,他的言行和结局更有着楷模的作用。对父母孝、对国家忠、对爱情真、对朋友义、对子女爱是典型的“侠之大者”,是君子,甚至可以说是“圣人”,是儒家文化精髓的理想人物形象。郭靖身上显示出的这种“为国为民,侠之之大者”的风范,也体现了金庸对儒家的内求张扬主体、外求治国平天下的文化
精神的肯定。在作品中,郭靖获得“大侠”的名份不只是源于武功的高强更源于他保卫襄阳的民族壮举,源于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人生价值取向。

到了后来变成邪教也有好人如张无忌,正派也有坏人岳不群;契丹好人乔峰,汉人奸佞通敌叛国杨康等;皆是真实社会再现!

这都是阴阳变化布局。再到后来收官之作《鹿鼎记》,韦小宝已经分不清是好人坏人,在韦小宝身上可以看到好人,坏人,大侠,小混混,投机取巧,豪取抢夺,这种复杂性格聚集一身,韦小宝一人提现了社会的复杂性!对应郭靖不难看出一正一邪前后呼应;这也是阴阳之中的阴阳互根,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转的最好体现!

最后悼念一下金老: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与其天涯思君,恋恋不舍,莫若相忘于江湖。”金庸。查先生一路走好,梦回桃花岛。

附金庸履历:
1、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48年移居香港。
2、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
3、1948年与杜治芬结婚,后离婚,1953年再娶第二任妻子朱玫,生二子二女。
4、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
5、1955年在《大公报》与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并在同年首次以“金庸”为笔名拟写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6、1956年在《香港商报》全年连载《碧血剑》。
7、1957年进入长城电影公司,专职为编剧,写过《绝代佳人》、《兰花花》等剧本。
8、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同年在自办的《明报》上连载《神雕侠侣》。
9、1972年宣布封笔,退出侠坛,之后对其以往的武侠作品开始修订工作。
10、1976年金庸与朱玫感情破裂,主动提出离婚,并娶年轻二十九年的林乐怡为妻。
11、1995年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
12、2000年获香港政府颁发大紫荆勋章。
13、2004年获法国文化部法国艺术及文学司令勋衔。
14、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15、2010年,英国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院士和哲学博士学位 。
16、2016年,当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相关文章:

秋分前后为啥明星“扎堆"去世?

李咏去世刷屏朋友圈,中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各多少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