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不来,八月的桂花不开

过了八月半,秋分节气到来的时候,我一直在看天气预报,盼望着秋的到来,盼望着桂花飘香了。
秋天的花,视觉优先的,莫过于九月重阳的菊花,她能给人以视觉的享受;嗅觉优先的,让人们享受那独特香气,给人以嗅觉上的冲击力的,是八月的桂花。
菊花,古人认为他是花中的隐士,拒绝热闹;桂花,则充满了市井气息,一旦开放了,她就在叽叽喳喳地告诉你:“桂花飘香啦!”

十口心思,思国思民思社稷
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我居然还记得1978年到苏州读大学之后看的第一部香港电影《三笑》中的这对联。华太师为了考考新来的奴仆小华安而出的上联。华安,其实是才子唐寅唐伯虎,他几乎是脱口而出对出了下联。

“思”,由上而下由“十”“口”“心”构成;“赏”(繁体字),从下往上是由“八”“目”“尚”组成。下联的“秋香”,一语双关,既是指秋天的桂花,更是指这位风流才子喜欢上的一个丫环——“秋香”。才子唐伯虎,正是为了这位秋香姑娘才卖身为奴,做个“小登徒”的。
而在此之前,唐伯虎追随秋香从苏州回无锡华府的水路上,受雇为他划船的船夫也唱道:
“一年四季百花香,秋香桂子独称王!”
秋香桂子独称王,自然是唐伯虎的感觉,是电影编导的噱头。
现实生活中,每到中秋前后,桂花真的是能给人享受到香气,还能让人长久地享受到香味的。

“八月桂花遍地开!”
这八月,是中国农历的八月。由于作为阴阳历的农历有“十九年七闰”,“八月”始于阳历的什么时间,并不固定。以八月半中秋节来看,前年(2019年)是在9月13日;去年(2020年)恰好是与国庆节同为一天,而今年(2021年)则比去年“早”了十天,是9月21日。

在我这几年的记录中,去年(2020)的9月21日,秋分节气的前一天,在小区晨跑的时候,闻到了阵阵的桂花香,若有若无,不很浓郁,是初放,不是盛花。那天,是农历的八月初五。而前年(2019)桂花盛开则是在九九重阳之后,比常年晚开了一个月。
既然桂花在什么时候开放,并不像中小学生开学有个固定的日子,那有没有什么规律,桂花开放与气候有什么关联呢?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桂花花期早晚是与当年当地入秋的时间有关,与秋风吹来之后降温的迟早有关的。入秋早,降温早,花期提前;入秋晚,降温晚,花期就推迟。
桂花(不包括如今现代化的大棚之类的非地栽、非露天环境)的开放需要有段低温的过程。入秋后最低气温低于17°C,而且累计4天以上;白天最高气温26°C以上若干天,又伴有降水过程,是桂花最蠢蠢欲动飘香的理想自然环境。

今年,江浙一带入秋明显偏晚。现在,虽说已经进入农历八月的最后雨天了,江苏的天气依然很热,最高温度在30摄氏度上下。根据统计,9月1日至23日,江苏平均气温为25.4摄氏度,较常年同期偏高2度,刷新历史同期极值。再看江苏南京和我所在的盐城,未来七天天气预报显示,除国庆前一日和国庆当天的最低气温是在18℃,其他时间,最低气温都高,最高气温还是在30 ℃上下。而气象学意义上的入秋,则是要有五天以上平均气温在22 18℃以下。

秋风不来,进入不了秋天,八月的桂花怎么开放呢?
入秋了,早晚气温低于18℃,白天,还得有好太阳晒一晒,桂花就热闹了。这就是所谓的“桂花蒸”。
看来,今年,又得在国庆过后半月左右赏桂花了。迟开的桂花也很香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