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拍摄的应县木塔
相关推荐
-
揭秘应县木塔的神奇之处,24根柱子每天轮流休息,所以千年不倒
揭秘应县木塔的神奇之处,24根柱子每天轮流休息,所以千年不倒
-
应县看木塔
从浑源到应县只要50分钟,到应县就是为了看木塔,在木塔路口下车,老远就看到木塔. 走过商铺林立的大街,看看到的是牌坊,一看就有些年头. 木塔前的广场很大,从这里急基本能看到木塔的全貌. 这里叫&quo ...
-
千里走单骑,应县拜佛塔。
7月14日,参观忻州古城后,又出发上路了.距离目的地下花园还有三百多公里,预计下午2.3点就可以到达. 在高速公路上行走时,进入了山西省应县地界,突然看到了应县木塔的广告牌,不假思索就驶离了高速公路, ...
-
这座备受关注的木塔,到底有怎样的奥妙?为何被称之为国宝?
文/王狰 应县木塔高67.31米,相当于现代20余层楼高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西北部,交通便捷,是我国现存最古的木塔,也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 应县木塔建造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 ...
-
【艺术殿堂】“乐高”也不敢轻易尝试的绝世孤品,在中国!
俄罗斯方块,大概是八零后共同的记忆. 随着方块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危机感也越来越强.毕竟一着不慎,就得推倒重建.如何实现不同形状的巧妙穿插,着实需要一些空间观念. 还有玩具积木,层层叠叠中盖房垒灶 ...
-
应县木塔游记
应县木塔游记
-
中国针灸学(三十年前拍摄的教学片)
中国针灸学(三十年前拍摄的教学片)
-
谭松韵许魏洲《亲爱的麻洋街》定档,带你回到三十年前的南方街巷
今年对谭松韵来说,可以说说丰收的一年!从年初的<锦衣之下>,到年中的<民初奇人传>,再到暑期档大火的<以家人之名>,每一部都给观众呈现了一个不一样人物角色,此次,她 ...
-
三十年前,国人如何“鉴表”
把腕表放在耳朵边上,如果听得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这块是机械表,听不到的话,那就是石英表啦. 这是许多年前,改革开放初期,石英表刚涌入中国那会儿,办公室里.学校里.工厂里,人们聚在 ...
-
一组五六十年前的老照片,当年结婚彩礼好简单!
首先来看一组拍摄于50年代-70年代的中国老照片,感受时代变迁(摄影师:王世龙): 50年代的结婚照(铁锹是女方的嫁妆,书本是男方的彩礼) 充斥着标语口号的年代 当年的时装店 丰收的喜悦 公路边卖茶的 ...
-
四川人后代打工,浙江人后代当老板,只因三十年前选的路不同
现在是什么时代?现在是一个万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几十年前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最大胆的是四川人和浙江人,他们是最早开始出去闯荡的一批人.但是这两个不同地方的人却有着不同的命运,四川人闯荡出去在沿海城 ...
-
【转载】七十年前云南昆明军民生活场景
昆明即景 昆明人物 昆明山水 [图文源自网络]
-
十年前的100万,现在值多少?
你有没有想过,十年前手头上有100万,现在值多少钱?这个有办法估算吗? (如果一定要探讨, 我觉得,有两种法子可以估算一下. 一种是物价方法. 官方有直接衡量物价的评估方法,就是CPI;过去十年CPI ...
-
《惜光阴》八十年前一孩童,现在变成白头翁...
<惜光阴> 八十年前一孩童, 现在变成白头翁. 每天还是三碗饭, 为啥眼花耳失聪. 时间似水握不住, 只有努力干事情. 小为养家和糊口, 大为祖国改贫穷. 宝贵时间荏苒过, 劝君务必惜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