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38:明君在位,悍臣满朝,阁老最难!
相关推荐
-
大明王朝:胡宗宪为何不向嘉靖揭露“毁堤淹田”的真相?这才叫“顾全大局”
"改稻为桑"推行过程中,时任"浙直总督"胡宗宪因为浙江发生了水灾而建议朝廷延缓"改稻为桑"的推行,并将水灾的成因归结到了"河道失修 ...
-
大明王朝:严嵩是人精,嘉靖是什么?抽空都能管好朝廷的“妖怪”
我们先来看下严嵩自己的解释: "天象非臣子可以妄议.皇上是天子,事关天象,只有皇上可以召钦天监亲自问." 既然明知道"天象非臣子可以妄议",嘉靖皇帝当时下令的时 ...
-
大明王朝:赵贞吉的巅峰之作——只用了60万,便成功进入内阁
吕芳,被派往南京守陵:陈洪,成为新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嘉靖皇帝又下令召开御前会议,好好议一议那笔多达1300万的抄家款到底该如何分配. 朝野局势变动,"清流党" ...
-
为什么说大明王朝前半段看胡宗宪,后半段看赵贞吉
赵贞吉没有立刻答他的话,径自念起诗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若朝露,去日苦多.--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栖." 赵贞吉,应该是剧中最有争议的一位, 我也预感到这篇文 ...
-
大明王朝:胡宗宪,为何不愿背叛严嵩?有这样的老师,谁也不愿
沈一石的账册被送往京城后,嘉靖皇帝"倒严"的想法更甚,但"倒严"就会牵扯时任"浙直总督",正于东南抵抗倭寇的胡宗宪,所以,嘉靖皇帝需要试探一 ...
-
大明王朝:三只老狐狸对决——吕芳请严嵩、徐阶喝酒,你看懂了吗
何茂才凡事都往"上面"扯,而且海瑞还都"记录在案"了:"毁堤淹田"的命令来自严世蕃,"严党"的罪证确凿了! 谭纶审出了个 ...
-
《知否》原著“彪悍强大”的余阁老:寒门子的“完美”爱情,很拽
文|公子逸 余阁老,是一个很"拽"的男人. <知否>原著里,盛明兰曾经夸赞余阁老的和善.可庄先生却对她说:"越是修炼得道的,越是不着痕迹". 余阁老 ...
-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临终为裕王指派贤臣时,为什么没有提到已经入阁的赵贞吉?
嘉靖临终传授治国之道没有提到赵贞吉,太正常不过了.会做官的赵贞吉只顾着冲锋陷阵,却在无意中得罪了裕王和整个天下. 契合史实的需要 尽管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的许多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 ...
-
大明第一能臣于谦挽救了大明王朝,为何却冤死?
大明王朝第一能臣于谦,明明成功延续了明朝的生命,但是却被以谋反的名义被杀.对于于谦的死,史书上只记载了四个字:天下冤之. 还记得初中时候学的一首古诗,也是一首想测千古的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 ...
-
朱棣在位留了一道圣旨,让大明王朝霸气三百年,皇太极看了惭愧!
大图模式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这个朝代存在了将近三百年的时间.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就立下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这一祖训在朱元璋之后的皇帝也是遵 ...
-
影响大明王朝近300年的三十一臣
该篇主要介绍了大明王朝(1368--1644)近300年里,经过多少沧桑巨变.社会盛衰,其间 有过蒸蒸日上的繁华盛世,也有濒临灭亡的危局.在明朝这座帝国大厦的兴建.繁盛和坍塌过程中,有为数众多且永载史 ...
-
大明王朝之美玉
广东省博物馆明代螭纹玉牌 玉器以质地温润.光泽优美.雕刻精湛.品类繁多.造型典雅被视为珍宝.中国玉器的历史源远流长,各个时期玉器有各自的特征和用途,或是政治权力的象征,或是物质财富的标志,到如今古代玉 ...
-
大明王朝的这个皇帝,精彩一生
自打朱瞻基设立内书堂之后,宦官的势力是越来越大,虽然大家都知道他也是好心,想让这些太监能有点学问,以此能更好的处理事务,没成想情况却往坏的那边发展.朱瞻基去世后,后面的英宗代宗时期,宦官可谓是权势遮天 ...
-
《大明王朝1566》中的哪个角色最令人印象深刻?
<大明王朝1566>中有这么一个角色,出场不多,戏份很少,无足轻重,却令人印象深刻,甚至能引起很多观众的共鸣,让人回味无穷.这个人就是田有禄! 田有禄,浙江淳安县县丞,正八品朝廷命官.海瑞 ...
-
大明王朝的海外领土——旧港宣慰司,最终因鞭长莫及而丢失
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明朝的"三宣六慰"呢?实际上,三"宣"的"宣"就是宣抚司,六"慰"的慰即为宣慰司. 明朝曾经在今缅甸阿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