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抒怀】正午这盛夏郊外

        盛夏难耐的日子,驱车盆地南山脚。不到二十分钟车程,经湖海塘过体育中心,明年这个时候举办亚运会。周边建设正在抓紧施工,希望盛会能够顺利进行。
        应师大朋友之约,来到安地南山郡。沿途路面拓宽翻修一新,市区向南延展有了初步轮廓,到安地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梅溪水一路迎着艳阳,催熟了两岸的村庄。
        这大夏天的室外,中午时分热气腾腾。汽车都被烤得冒烟,车内空调无力的支撑,车内外冰火两重天。一到南山郡边的小村,树荫下凉快了不少,安地水库降着温。
        青山绿水中,一个大小合适的院落。伟强教授乡下别野,请我这位多年的兄弟,一起享受片刻清凉宁静。好朋友不在于多,在于知心知根知底,无拘无束的相聚最纯。
        房子北侧空间,地上铺满河卵石。桂花树立于其中,静静的默默的数着石块,大热天也没有停下来。两人一起抽了支烟,过了会城郊乡下的神仙,相互不停的调侃着。

拿出手机拍照,白云朵朵尽收眼底。在洁静蓝天衬托下,如絮散落的那一朵朵,怎叫人愿意离去。拥抱大自然的夏天,自有南山这不起眼之地,心旷神怡的魅力,

        师大伟强朋友,武义新宅少妃人。个子不算高大,却心眼藏山纳海,浙大毕业闯荡过不少岗位。在机关里呆过,也下海干过项目,师大附中当过老师,又神虎甩尾浙师大。
        能干的男人,那肯定就是不一样。从武义大樟山走出来,娶南下老干部女儿为妻,占领金华城区。二十年前骆家塘住别墅,奋斗充实的人生,威虎凛风般的能干。

        几个月前那天,派儿子杀向舟山群岛。公务员国考名列前茅,进入市场管理局系统,事业前景不错的选择。一家三口子人,全是十个底分正劳动力,工资收入花不完。

        日子这样过着,一不小心媳妇送上门。那不就四个正劳力,人均收入超过发达国家,人民币月月数抽筯。四张工资卡溢出,银行天天上门争业务,得选择好的服务态度。
        房侧绿树成荫,金山银山的风景。现实版山水画,绿树敞怀挡住太阳晒,房子在树萌下乘着凉快。院落里相聚甚欢的人,个个喜笑颜开,说着这盛夏年景的故事。
        同聚的朋友中,一对北方腔的母子。看他们那个样子,心如白云似的真诚,做朋友就得交这样的人。不多的一言一语中,没粉饰更没有添油加醋,也不需要什么客套。
        中饭安地农家乐,那更似白云朵朵。四季连壳笋原计原味,笋壳清香包着嫩尖,吃着一根接着一根。盐卤豆腐可口下肚,豆腐汤淘饭一下子两碗,肚子饱了嘴停不下来。
        一盘炒猪尾巴,母亲说味道极好啦。吃饭结束剩下打包,我只能看看难下肚,朋友们应该吃清淡一点。地木耳最好了,和点咸菜的确味道鲜美,也是很下得去饭。
        亲朋挚友之间,简简单单才纯真。中午久别后的小聚,没有送来送去礼物,只是认认真真写了幅字。青山绿水间谈笑风生,调侃打趣中午时光,也是非常吸引人。
                 俗夫 2021年7月20日随笔

​以文会友  以笔理学  以德行善

(0)

相关推荐

  • 为爱掌勺

    转载(原创) 为爱掌勺 文/夏天 整理/墨吟 图:夏天和夫君平哥 中国有句俗语,叫"民以食为天",那就在新年的第一篇文章里,来说说做饭吃饭这天大的事情. --题记 最近,可能是到了 ...

  • 今年过年没有回重庆

    今年过年没有回重庆,也没有去浙江我妈那里. 我向来是个冷清惯了的人,原想着春节也就是个普通的节日罢了,找两本书,或者看几天小说,也就过去了. 随着日子一天天临近,一起合租的室友开始陆续回家,原本就不热 ...

  • 古诗词日历 | 王维《送别》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请您下马来饮一杯美酒,想问问朋友您想去往何处? 您说因为才华得不到施展,想要回乡隐居在南山旁. 尽管去吧我不会再追问,那里的白云绵延不尽,悠悠飘荡. 注释 ...

  • 酸汤挂面

    酸汤挂面对于我的记忆,应该追溯到我的高中生活时代. 八十年代末期的农村生活,清苦得像猎猎的西北风,一股一股的刮得人饥饿感更鲜明,浑身冷到僵硬.那时候,甚至都十分羡慕街道上整天咧着嘴傻笑,对饥饿和寒冷没 ...

  • 【闭关过年手记】之四:南山初晴

    大年初三,雨后初晴,天转阴,南山清晰可见,依然没有太阳.气温还是很低,根据呼出的白气,推测不超过5度. 在老家,大年专指三天,即从三十到初二.到了初三,忙碌了几天的人们可以稍为歇息了,在外工作的人这时 ...

  • 【写实抒怀】三月天的畅怀

            三月天,孩儿生趣的脸.时阴时晴,说变就变,变得地翻成湿淋淋的天.乍暖还寒中,令人捉摸不透的猜想.         忽然一阵春雨,淅淅沥沥.雨丝撞击声,在空中拐着弯,微风飘摇中,撞出了生 ...

  • 【写实抒怀】义乌人落脚金华城

            省城求学,终于毕业了.金华直接点名要人,提早很多时间,就知道分配去向.希望留在杭州,一下子化为泡影.         那年八月十日,到金华报到上班.一旅行袋书,一小箱换洗衣服,一个铺盖 ...

  • 【写实抒怀】落脚后街四世一品巷口

            那时的后街,大部分都是住家.从莲花井向南,经过雅堂街后,再经互助巷和四世一品巷口,到中山路为止.         报到那天,单位安排住处.人秘科朱敏,带我到后街,单位职工宿舍.走到后街 ...

  • 【写实抒怀】记忆中的金华通济桥

            三岁开始,让妈妈扫地出门.到后面房子里,八尺弄堂边厢房,跟奶奶一起睡了.奶奶雅畈人,一口金华腔.         睡在旁边,听奶奶讲过去的事情.讲的都是以前在金华,过的平常日子.有时也 ...

  • 【写实抒怀】落脚处雪子击瓦冷水澡

            那时二十二岁,参加工作才半年.沿后街往北,每天走路上班,单位食堂里吃早饭.中餐和晚餐,也都是食堂.         省城求学,养成了晨跑习惯.杭州读书,参加学校三千米长跑队,平时训练跑 ...

  • 【写实抒怀】那时婺江上游泳拣黄蚬

            刚到金华工作,心情十分愉悦.业余喜欢看书,利用有限工资,订了<演讲与口才>和<家具与生活>两本杂志.         平时写写字,临临山水画仕女图.画好以后,挂 ...

  • 【写实抒怀】落脚金华繁盛商圈

    ​俗夫 自古以来,婺州四省通衢.繁华的商业氛围,吸引四方来客,徽商云集古婺.解放东路上的裕隆布行,就是佐证.         落脚后街,好像泡在商缸里.只要一出院门,想吃点什么,想买点什么,应有尽有. ...

  • 【写实抒怀】记忆深处的乡土文化

            小时候,义乌老家过大年.县广播站开始播放,金华婺剧片段,喜庆气氛满村飘.春节的味道,一下子浓厚起来.         义乌婺剧团,春节送戏下乡进村.大明堂戏台上,临时用篾地叠,搭上遮雨 ...

  • 【写实抒怀】金华人湖海塘情怀

            --金华江南,山灵秀,四季常驻:水凝神,亘古钟文:人勒耕,世代传颂!         一轮晨曦初上,映红金华三月天.江南的烟雨景色,万物阳春生发,燕子迎春归.江南水乡,谁不说金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