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庄,我的故乡!

(0)

相关推荐

  • 一村归去来

    有文有艺聚 众家 一村归去来 文/闵生裕 多年前,城市化进程是个热词.有人骄傲地说,中国用了30年时间完成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进程.于是,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我们镇上的中学早就撤销了,只留个小学, ...

  • 我的“继姥姥”

    我快乐的童年时光,是跟疼我爱我宠溺我的姥姥连在一起的. 记得每次要去姥姥家的前一夜,我都兴奋的睡不好觉,把要穿的衣服准备好放在身旁,第二天早早起来穿戴整齐,催促着爸爸妈妈和妹妹他们快点收拾.不论是暑假 ...

  • 【闵生的闵庄】父亲的“雪山飞狐”

    闵生的闵庄 父亲的"雪山飞狐" 趣事 作者:闵生裕 近日休假,我回盐池县城参加了堂侄的婚礼,按理说,应该骚扰一下城里的同学,与他们一起撒个欢释放释放自己.但是,现在酒不敢多喝,同学 ...

  • 【2017.除夕特辑】闵生裕||甩开膀子过大年

    文艺众家第四期有奖征文活动征稿主题:年.时间:2017年1月19日至2017年2月18日.形式:散文.小说.诗歌.书法绘画摄影.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发表在平台的作品,除了打赏的稿费外,还将收到小红包 ...

  • 人生嘻嘻哈

    我不信命,但我知道,人是无法掌控命运的.总是冥冥中有某种超自然的力量主宰我们.它告诉我,对生命,我们唯有敬畏与珍惜. 有些东西,你不倦追逐,但往往求之不得.比如爱情,比如财富,任凭你放开趟子追,撵不上 ...

  • 借我,借我,一双狗眼

    西洋人视狗为人类的朋友,这是由他们的文化决定的.英国人调侃说,什么是狗?就是"上帝打倒立".何也?英文中Dog倒过来就是God.在中国文化里,对狗充满了歧视与不公.狗是用来骂人的词 ...

  • 【无聊斋语】他乡故土

    他 乡 故 土 闵生裕 中国人有某种排外或歧视劣根.比如,内蒙人称汉人为蛮子,汉人称蒙人为鞑子.川区人称山区人为山汉.山狼,山区人称川区人为西水鸭子.西佬佬等等.侉子一词源于不同地区不同口音的人之间互 ...

  • 二爹是根棍

    闵生裕 2011 年8月2日,我的光棍二爹走完了他75岁的人生路,二爹走得很安详很干净很从容.因为没时间参加他的葬礼,我在他去世当天回闵庄吊唁.当时二爹还没入殓.他短小的身子躺在地上的稻草上,我没有感 ...

  • 八旬老妪为何穿嫁衣入葬?十几年后,孙儿揭开爷爷离家不归的谜底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流传在燕赵大地之上,很多人读完这个故事之后,往往难掩内心的震撼和哀痛,这种痛来源于我们对那个时代最深沉的感动,以及对那些先烈们,发自内心的无比崇敬. 1996年冬,这一年的冬天相 ...

  • 人生何处无聊斋

    有文有艺聚 众家 近几年,随着闵庄生态的恢复,许多原本出去打工或在城里生活的人重回闵庄养羊种地.这样,原本全是留守老人的闵庄多了些许生气.我带朋友回闵庄,吃饭喝酒时,左邻右舍的哥哥弟弟怎样也叫不来.我 ...

  • 豆芽菜,顶锅盖

    豆芽菜,顶锅盖,哥娶婆姨我不在.这是我小时候常唱的一首童谣.豆芽菜与嫁娶有关系么?有.我闵庄,但凡红白喜事,必须大盆地生黄豆芽和绿豆芽.这是做凉菜必备的.哥娶婆姨我不在,道出的似乎是一种遗憾.在那个年 ...

  • 那时候,生活那么慢

    我一直感觉我的童年太漫长太漫长,我的成长太缓慢太缓慢.那时候,我们过的是真正的慢生活.关于衣食住行,每一个环节都不紧不慢.有条不紊.一切慢得令人煎熬. 生活最慢在冬天.一家人起的最早的是母亲,家里没炉 ...

  • 【校园往事】闵生裕||如果青春可以再版

    如果青春可以再版 --仅致我的傻逼青春 闵生裕 最近看<平凡的世界>.上个世纪80年代,那是个崇尚理想的年代.联系到胸怀理想的孙少平的艰难创业历程,我不禁心有戚戚.如果我第三次高考稍有闪失 ...

  • 秋色恰好,斯人渐老

    我爹放弃劳作离开闵庄也就半年光景,虽然他的羊群已连群卖给他的堂兄弟,虽然他的土地也不用再操心,水地租给人种,旱地由我三叔代管,草原由我七爹代管.但他总是惦记那块热土.只要有空有理由,他就回去.比如红白 ...

  • 闵庄老井——谨以此文献给我坐井观天的爷爷

    我记事的时候,吞噬了我两个爷爷那眼老井已不在了,而长城脚下那道梁被称作段井梁.由此可知,那口井叫段记井.大概是此前有段姓人家驻场放羊的人箍的井吧.我姑且这么判断.因为在盐池王乐井那边有丁记井,鸦儿沟那 ...

  • 晴耕雨读说往事

    有文有艺聚 众家  晴耕雨读说往事 文 / 闵 生 裕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是旧时许多人家厅堂里的对联.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