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导读(六十三)——第30卦《离》卦(上)

离卦第三十:离下离上(离为火)

【原文】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注释】

(1)离:卦名,上下卦皆《离》,“离”,丽也;“丽”,着也,八纯卦,象日,象火。指太阳反复升起,运行不息。日附丽于天,草木附丽于大地。喻人依乎正道,行道不已。象征“附丽”;故名“离”。说明走正道的人都依附于光明,而厌弃黑暗。伟大的人要用光明的美德感染身边的人。

(2)利贞,亨:此谓事物有所附丽之时,利于守正,而后可致亨通;本卦以阴柔为主,故辞意又含“以柔为正”之旨。

(3)畜牝牛,吉:柔处于内而履正中,牝之善也;外强而内顺,牛之善也。此句专明“附丽”以柔顺为主才能获“吉”,不可以畜刚猛之物,故以“畜牝牛”为喻。

(4)离,丽也:“丽”,着,各得所着之宜;此与下两句“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并释卦名“离”之义。

(5)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重明”,指上下卦均离,犹两明相重。此谓上下象含有“重明”附离于正道可以“化成天下”之义。

(6)柔丽乎中正:“柔”,指二、五两爻。此以六二、六五柔顺居中处正,乃得通也;柔通之极,极于畜牝牛,不能及刚猛也;合前两句并释卦辞“利贞,亨,畜牝牛吉”。

(7)明两作,离:“两”,接连。“作”,起。此释《离》卦上下“离”均为“明”之象。

(8)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这是说明“大人”效法《离》卦光明连继之象,绵延不断地用“明德”照临天下。

【译文】

《离》卦象征附丽,坚守正道有利,亨通;畜养柔顺的母牛,可得吉祥。

《彖传》说:“离”,意思是附丽;日月附丽于天宇,百谷草木附丽于大地,日月光明重叠,循环不已而又附丽于正道,从而造化万物,形成世界。柔顺者附丽在适中方正之正道,所以亨通,因此卦辞说:“饲养母牛,吉利”。

《象传》说:日月光明接连升起,悬附高空,这是《离》卦的卦象。大人从中受到启示:以源源不断的光明照临四方。

【解说】

《离》卦是同卦相叠,上、下卦皆为《离》。“离”者“丽”也,附着之意,一阴附丽,上下二阳,象征“火;内部空虚,外表光明。”《离》中阴虚、外阳实的卦形,与火的非虚心不燃之性相符;火的重叠则愈见其光明。火又必定附着在燃烧的物体上,附着的对象须正当,始得以存在;附着的两物必然是分离的,有附、偶、合的含意。太阳反复升落,运行不息,柔顺为心;“六二”、“六五”以阴爻居中位,故有“畜牝牛”之喻,又处于火之虚心处,故两爻断语均“吉”。

《离》卦是“纯卦”,积聚两明,乃作“离”;若一明暂绝,其“离”未久,必取两明前后相续,乃得作《离》卦之美,卦象取太阳、火光等阳性物质。《离》卦所有爻由阳变阴或者由阴变阳而形成的“错卦”是“坎为水”,将上、下卦颠倒后而得到的“综卦”也是《离》卦。中间的一个阴爻,附着于两个阳爻的形象;喻示:遇险必须攀附,攀附才能脱险,交互为用。《序卦传》说:“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意思是“陷入《坎》里肯定会附着在一个地方上,所以在《坎》卦之后接着是《离》卦。”说明伟大的人都依附于光明,要用光明的美德感染身边的人。

从卦象上看,《离》卦是以阴柔为正,所以必须先正而后乃亨通,故卦辞说“利贞亨”。卦形是阴柔处于阳刚之内,而履正中,牝母之善也。外表刚强内心柔顺,是牛的美德。本质以柔顺为主,所以不可畜养刚猛的动物,而吉善就在于畜养母牛。“牝”,雌性的鸟或兽,与“牡”相对;“牝牛”,这里指客方。主方积极主动,态度坚定地改善自己的素质,应当坚持如此,“利贞”。客方的素质不佳,尽管也积极主动,并且态度强硬,但也不至于对主方有碍,主方的事务仍可以顺利进行,“亨”。要注意妥善处理和客方的关系,不要对客方过于粗暴,如果能够让客方像温顺的牝牛一样,蓄养着这样的牝牛,对于主方来说是吉利的。反之,如果态度过于粗暴,激怒客方,客方成了一头凶猛的公牛,对于主方来说,就不吉利了。这一卦强调:依附需坚守正道,要像畜养的母牛那样柔顺,才会平安吉祥、顺利通达。

【原文】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象》曰:履错之敬,以(bì)辟咎也。

【注释】

(1)履错然,敬之,无咎:“履”,步履,这里指脚步声。“错然”,错落有致。“敬”,用作“儆”,意思是警慎之貌,郑重不苟。此谓初九阳刚处下,于行将“附丽”之时,行事能郑重不苟、恭敬谨慎,故获“无咎”。

(2)辟:通“避”。

【译文】

初九,践行事务郑重不苟,保持恭敬谨慎,没有危害。

《象传》说:“践行事务郑重不苟,保持恭敬谨慎”,因为恭敬慎重,才避免了灾祸的发生。

【解说】

第一爻是主卦的下爻,代表主方的行动。阳爻,表示主方积极主动地谋取和扩大自己的利益。“初九”阳刚积极,在《离》卦的开始,象征聪明,又急于上进。然而,在开始的时刻,方向未定,横冲直撞,脚步错乱,就有陷入危险的可能。

第一爻是阳爻在阳位,当位,表明主方积极主动,有可能维护和增长自己的利益,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的因素;与四阳不有应,表明客方也是积极主动,主方面临竞争,这潜在因素没有成为真正的对主方有利的因素。

从卦象上看,“初九”阳爻得正位,刚健正直,处于《离》卦的开始,表示事情刚开始,阳爻有阳刚、健行、积极主动,有急于求成的特点。若是在做事的初始,方向未定,就争于上进,可能就会横冲直撞,脚步错乱,有陷入危险的可能。各种错综复杂的事情,纷沓而至。因此《象传》告诫:要谨慎行动,不可妄动以避免出现过失。“初九”居《离》之初,如日之初生。于事之初,则当常错然警惧,以进德修业,所以得免其咎。这一爻强调:依附之初,应先认清对象,要小心谨慎、不可妄动,才能才能避免灾咎、善始善终。

【原文】

六二:黄离,元吉。

《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注释】

(1)黄离,元吉:“黄”,中之色;这是用“黄”色喻六二居中,以柔处柔得位,能以柔顺中正之道附丽于物,故获“元吉”。即“柔丽乎中正,故'亨’”。

【译文】

六二,附丽于中正之道,大吉大利。

《象传》说:“附丽于中正之道,大吉大利”,因为六二有得于中正不偏之道。

【解说】

第二爻是主卦的中爻,代表主方素质。阴爻,表示主方的素质不佳。“六二”在内卦的中位,因而附着于中色;“六二”又阴爻阴位得正,具备中正的德性,当然大吉,这与《坤》卦“六五”的“黄裳元吉”的意思相似。

第二爻是阴爻在阴位,当位,表明主方的素质不佳是谋求发展的动力,是潜在的对主方有利的因素;与五阴不有应,表明客方的素质也不佳,也在积极谋求利益,这潜在因素没有成为真正的对主方有利的因素。

从卦象上看,古人以五行配合方位及颜色:木在东方,为青色;火在南方,为红色;金在西方,为白色;水在北方,为黑色;土在中间,为黄色;黄色为中色、正色。“六二”阴爻居阴位,在内卦居中得位,意味着太阳升起至中午,最适宜的发挥了柔和中正的作用。象征附丽于中色,履文明之盛极,具备中正的德性;所以爻辞说:“黄罗,元吉”。这一爻强调:依附必须遵守中正之道。

【原文】

九三:日(zè)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dié)耋之嗟,凶。

《象》曰:日(zè)昃之离,何可久也。

【注释】

(1)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昃”,太阳偏西。“缶”,陶制的乐器。“耊”,年八十岁曰耊。“大耊”,极言年老的老头儿。这几句取太阳偏西为喻,说明九三处下离之终,阳极将衰,未能长久“附丽”于物;此时若不及时“鼓缶”作歌行乐,而要勉强进取,将致“大耊之嗟”,必有凶险。

【译文】

九三,太阳将落,垂垂附丽在西天,此时如果不能敲着瓦盆,怡然高歌自乐,就会发出老暮垂衰的哀叹,有凶险。

《象传》说:“太阳将落,垂垂附丽在西天”,这种垂垂附丽怎能保持长久呢?

【解说】

第三爻是主卦的上爻,代表主方态度,阳爻,表示主方态度强硬。初为日出,二为日中,三为日昃。此将下卦三爻之象,揭示甚明。设“嗟”、“凶”之戒,实欲人悟知事物有“日暮”、“途穷”之际,故当及时自抑,不可亢进不已。“九三”阳刚之爻居于阳刚之位,处《离》之终点。象征太阳偏西,不可长久。

第三爻是阳爻在阳位,当位,与六阳不有应。主方对客方态度强硬,这是正确的。改善主方处境,关键在于改变消极被动局面。人当风烛残年,就应当敲着酒坛高歌,欢度余年,知天乐命;否则,就难免自怨自艾,徒然悲伤了。这样当然凶险。

从卦象上看,“九三”以阳爻居下卦上位,意味着太阳过了中午己经西斜;然而《离》卦是“明两作”,“九三”处于下《离》之上,又紧邻上《离》之下。阳爻阳位居位正当,在上下两明的中间。前一个太阳,已夕阳西垂,后一个太阳,正旭日东升。升沉生死,本是自然的常理。因而,如不能以乐天知命的态度,高歌而唱,那就只有徒然悲伤了。这一爻强调:生老病死如同日升日落是自然的常理,人应当乐天知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