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识大行做道德人(一)


熊春锦

     建立大识大行

在福与慧的探讨方面,我们要参照对人品质、品格的分类,将其结合在一起进行解析,才比较完整。

知庶明宵,惜福开慧,修贤育圣,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才能够把福和慧完整地把握住,那就是“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小识伤德,小行伤道”。

当一个人的道心非常坚固的时候,肯定就不会迷于小行,也就是自我之行、自私之行。

当一个人的德非常坚定和稳固的时候,肯定就不会是小识,不会是自我之识,不会是“苍蝇腿上争利益,蜗牛角上挖利润”这样一种小见识的状态。

道心和德性稳固的人,眼界就会很开阔,心胸就会海量宽广。

如果将自己的认识和认知固化在小我和自私上面的时候,必定是会伤德的;将自己的行为固化在仅仅利于自己和家庭的时候,肯定是有伤于自己进道的。

所以,对于有志于修身求真者而言,在识与行这两个方面一定要强化道德观念,提升对道德文化的认知,在言和行两个方面建立大识和大行。

只有放眼到整个人类,放眼到我们的民族、祖国、世界这个大范围上去,才有利于从庶人宵小之辈而迅速增福,惜福增福,进而使我们的慧识能够开启;

才能完整地进入贤人修的阶段,同时为进入圣人修打下坚实的基础,铺开直通的道路,而主动避开泥泞沼泽和羊肠小道等无谓的坎坷曲折。

道志稳固坚定的人,不会只迷恋于小乘“自了汉”式的修身求真实践;道心坚定稳固的人,不会仅仅满足于粗浅的生命认知,利己而不治世。

    规范阴我妄意

修身求真的关键,就在于对心里面的阴私小我进行规范,对于脾臟里面的妄意浊意进行规范。

这个规范的标准是什么?

就是要用善识、正识、真识,使我们心识的阴识和意识的阴识抛弃错误的方向,向善识、正识、真识方向全面地转化,这样才能迅速地进入道德心灵的状态。

心灵意识的净化与提升,其关键任务是完成这个转换,由恶识、邪识、假识转换成为善识、正识、真识。

我们对于心灵意识活动当中的恶识、邪识和假识,要有充分、严谨而完整的解剖和认知。

人们对自己心灵当中的假、邪、恶常常有一种惯性的自我保护,豁达的人和能够悟开的人实际是能够放下的,不惧怕这一点,不会护短偏袒,社会上也普遍存在着这样的有识之士。

实际上,所谓尊严不是自己维护得来的,有意为之总是假的。

要敢于讽刺自己,敢于自嘲,敢于暴露自己的阴暗面,让它及时地曝光在阳光朗照之下,那里面含有深刻的幽默与智慧。

这并不是自我否定,而是一种自我矫正的过程。

我们东方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很好面子。

女士爱护自己的面子,早上起来一定要把脸面洗得干干净净,再涂抹上一点油,各种化妆水都要扑一扑、涂一涂,面子一定要维护得好好的,然后才能够出门。

男同志虽然没有这个习惯,但是却将面子的维护藏在心里,那就是别人绝对不能伤自己的面子,倘若伤了自己的面子,那就对不起,甚至要恨对方一辈子。

实际上,这是人心的一个阴暗面,是心灵意识中阴性成分的表现。

我们做人修身,就要敢于真正地放下,要敢于自嘲,敢于自我解剖。

不要等到别人来指出,别人指出的力度是很小的,自己常常也会拒绝接受。

实际上,自我剖析是减轻负担、扫清前进道路的很好方法。

要使自己心灵意识当中的阳性成分完整地立出来,走到前台来管理我们的心灵和意识,使我们的心光能够朗照。

要实现心光朗照,这些基础工程我们非做不可,一定要把邪识、恶识以及假识都翻转过来,构成善识、正识和真识。

在对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进行对比的时候,发现这一点尤其典型。

西方人的特点是直来直去,我们国人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还保持着直来直去的交流方式,但是在文化比较发达的区域,大家见了面说话都是饱学儒士方式,互相听半天,也不知道对方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到底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呢?

因为失去了真心相见,开口就转了十八个弯儿,不管好坏都要说得十分滑溜,而且要非常圆滑,站在任何角度都要立于不败之地,进可取胜,退可不败。

这是中国的官场学说,后来又转化成为商场学说,然后转化为学术学说,最后转化为社会风气。

曾经有篇新闻报道,某地有位84岁的老头子杀人被捕,理由是他五六十岁时有朋友得罪了他,他心里始终记挂着这个疙瘩,一心想报仇。

好不容易熬到八十多岁,他心想民间有个说法,“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反正自己也活得够本了,干脆就自己主动去吧,于是就藏了一大块砖头,等到那伙计从他面前走过时,一看四周恰好没人,掏出砖头照着那人的头就砸下去。

积攒了二十多年的仇恨终于报了,他觉得特别快意,但杀了别人后他自己又不想死了,就想藏尸毁灭证据。

结果,冥冥当中被别人看到并报案,警察就把他抓起来了。

这位老人只是为了一个小小的口角之争就记恨了二十多年,活得真是太累了。

他背负仇恨这么多年,最后还要以性命相搏自取灭亡,这不就是典型的浊意妄意和阴私小我的表现吗?

阴我妄意是障碍我们人生幸福、障碍我们心内光明朗照的重大障碍。

只有自觉地去清理它们,善于面对自己的阴暗面,勇于解剖自己的意识和心灵的活动,才能真正将其规范到正确的路径上来。

配图截选自: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明代·文征明《溪桥策杖图》,明初“四僧”之石涛《南山为寿》《山水》系列等。

美编:小左

           本期话题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悟呢?

欢迎分享留言与评论

道德

是中华传统文化各家学说、

各个学派的总归宿和最高境界!

中华传统道德文化,

上溯其祖根,

是初创于伏羲的“易道文化”,

成型于轩辕黄帝的“法道文化”,

成熟于老子的“德道文化”。

“中华传统道德根文化的法则

就是修身治世,要求我们

尊道贵德,敬天爱地,

顺天应人,治人事天

这四句话高度概括了

《老子·五千言》对我们的要求——

通过内圣外王达成内成外就,

再来无私地奉献服务于苍生!

熊春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