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智猛|金牛奋地涌春潮——中国当代书画名家迎新春作品展

江智猛,福建省龙海人,客座教授、研究员。现为中国文艺家协会副会长、福建省民俗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楹联学会副会长、漳州市楹联学会副会长,龙海市海丝文化研究会会长、龙海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书法院研究员、海上兰亭书法院院士、中国人民大学书画创作院特聘教授,厦门大学、理工大学、闽南师大等高校客座教授。

1999年9月被中国文联命名为“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2010年被评为“中国书坛最具影响力十大评论家”,2017年8月被聘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委员会委员,“一带一路”国际文明论坛艺术交流组委会委员、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智库专家,2018年4月被中国艺术百科杂志评选为“中国梦艺术家”,2021年1月被国家文旅部及国家职称评定委员会审定“国家一级美术师”,2021年2月被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聘为研究员。

先后应邀到厦门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嘉庚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古田干部学院、漳州市委党校、漳州开发区、漳州市委宣传部、万科集团等几十个单位举办海丝文化、闽南文化、民俗文化、闽台文化专题讲座。


创作笔谈

《略论“书法余事也”》

——学书之路随想

江智猛

孔夫子曰:“志于道,据于得,依于仁,游于艺”。自古以来的书法名家、文化名人抱着以书法为余事的态度,很少有人把书法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或最后归宿。正如明末著名民族英雄、文化巨子黄道周认为:“书法只是他学问中第七、八乘事,切勿以此关心的小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第一要务,立德、立功、立言才是不朽之事业。对于一般人而言,学习书法是工作之余的事。也就是说书法不宜作为本业,还要有其他的事业作为立身之本。窃以为,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信息化时代,办公自动化电子文档的出现,毛笔的实用性书写被电脑、微信或其它网络形式所代替,人们手工书写的机会越来越少,书法的传承遭遇了釜底抽薪式的历史变革与环境考验。几千年的传统汉字书写受到根本性的冲击,再加上优秀传统文化也在百余年间被西学和新知全面取代,汉字书写的文化背景与文化依托正在缺失与弃绝。因此,当代有志于书法者要抓住新时代的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回归、复兴传统汉字书写,提高书法的艺术性、传承性、民族性,让书法走向一条纯粹的专业化道路,为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精粹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当然,书法虽非一门独立的艺术,它有太多的依托性,它依托于其他行当而生存着。“书法余事也”,这里说的“余事”,本人理解是:工作之余,学习之余,余者娱也。历史上有“无意为诗境乃真”的许多例子,譬如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书法作品师古而不泥,尽得神髓,具有引人入胜、兼学并蓄、广采博取、汪洋恣肆、惊天动地的个性魅力,独创毛体;郭沫若曾评价鲁迅先生“无意为书而成大家”。于右任先生说:“有志者应以造福人类为己任,诗文书法,皆余事耳,然余事亦须卓然自立。”今天,中国书法无疑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从事书法工作的队伍、活动空前的繁荣。书家人才辈出、书法流传不绝、书体丰富多彩、书坛生机盎然。书法从传统文人闲暇之余的雅玩清赏逐渐向专业化、职业化转变,从书斋走向展厅、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同时,也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急功近利、欺名盗世、庸俗吹捧、盲目自傲等不良现象,污染了书法环境,造成多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习书者虽众而艺成者寡。

“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学习书法是件快乐的事,是挥洒自己心情的最好方式。我自从爱上书法,再也不感寂寞了。在对传统书法艺术不间断的研习、揣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对书法有新的看法和认识——“书有道艺无涯”。爱好书法者应励志以高眼界,临池以固其本,读书以增其华,广交游以扩见闻。在将书法作余事、作闲事时,保持自娱心态,少些私心杂念,多点过程享受,慢慢体悟书法学习中经岁月积淀、饱经沧桑的艺术人生。

一是,要有一份执著心。要有兴趣和爱好,保存一种割舍不了的情怀,一如既往,永不懈怠;

二是,要下一番苦功夫。多临多看多练多思,有一定量的积累,才有一定质的飞跃;

三是,找准一个适合方向。要选好字帖,定准目标,在“专”、“博”上下功夫;

四是,需要一定文化修为。书法离不开文学滋养,传统文化是书家基础课,精品力作是可以用文化的高度来衡量的艺术;

五是,要有一种品味。这里强调的是“人品”、“人品”、“文品”要皆佳。做事和做学问一样,都要求如何做人。每幅书法作品是书家精神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体现,具有灵魂厚度的智慧。切记勿要学其笔墨、忽视人品,临其表象、缺失个性。通过学习、思索与鉴赏书法,让灵魂更加高贵。正如苏东坡语:“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

二零一八年

七月二十九日

于日知斋


诗词楹联作品欣赏

一、诗词作品

《登紫云岩遥望九龙江》

三溪自古锦州汇,今筑长堤拦巨流。

倒映琼楼波万顷,水天一色任飞鸥。

《九湖花农》

昔日田园种豆瓜,今朝遍野尽名花。

大棚调控湿温当,无土栽培技术佳。

上网交谈畅欧美,登机送货遍天涯。

花农最是关心事,奥运鲜花属哪家?

《题水仙》

怡立瑶池玉洁身,终生从不染埃尘。

半瓯清水怀仙子,几缕幽香幻洛神。

唯与高怀同度岁,岂容邪念共迎春。

素心常伴灵心在,洗尽铅华意态臻。

《游加走湖有感(新韵)》

(一)

四面青山景色鲜,北倚担曦南鼎山。

木栈游人堤上走,疑是西湖移此间。

(二)

汇集绿波成一湾,我来心与瑞云闲。

昔时秃岭荒山地,忽现人间游乐园。

《埭美古民居》

(一)

世外桃源景色殊,一方秀水古民居。

家家屋脊如飞燕,户户埕场展眼舒。

(二)

笔架三峰云物外,叹惊奇迹世间无。

如今眼界顿开阔,幻境痴迷忘返途。

《访林语堂纪念馆》

(一)

蕉国天宝故乡地,坐落龙江西岸边。

一代宗师留旧迹,平生事业有薪传。

东西文化脚双踏,宇宙文章存细观。

旷代才华思巨匠,乐观幽默忆先贤。

(二)

唱轩蕉叶掩苍苔,踏上云台畅满怀。

热爱家乡树典范,焚烧婚书断疑猜。

平生事业彰天下,锦绣文章不恃才。

今日游园重拓展,百花艳丽为君开。

《贺中青年吟友癸巳雅集》

八闽撷英,坐特快动车,追梦驰骤。飞越如锦龙江,俊才明秀。雅集设色,针时弊,点迷津,意优情厚。海西初春,花繁柳袅,柬邀诗友。

聚笔会,佳音雅奏。唱汉唐南音,韵味如洒。新作交流,拜识咏吟高手。古风近体虽依旧,但神魂永不衰朽。至今骚客,勤研苦学,共唱和谐。

二、“战疫”楹联作品:

1.初心可鉴,共产党人担使命;

大爱无疆,先锋战士斗瘟神。

2.使命在肩,担当理应义无反顾;

初心奉奉首,奉献必须人有弘扬。

3.南山吹号角,大胆逆行真勇士;

天使做先锋,真心前进大英雄。

4.前线抗疫,白衣天使真勇士;

后方防瘟,干部党员大英豪。

5.大胆逆行消毒疫;无私奉献做先锋。

6.江城毒影飞,四海五湖驱鬼蜮;

禹甸雄心树,千家万户挽狂澜。

7.赤胆医生,舍己为人驱病毒;

白衣卫士,离家值岗护黎民。

8.力援武汉,万众一心消世劫;

天佑中华,千方百计保民安。

三、2021年春联作品

1、龙邦万里山河固;牛劲十分稻菽肥。

2、龙裔三春兴骏业;牛年九域展鸿图。

3、盛世好追中国梦;新春细绘小康图。

4、牛驮瑞气春风暖;鹊报佳音世运兴。

(龙海江智猛)


书画刻字作品欣赏

篆书:牛年大吉138cmx67cm

隶书:为民报国对联178cmx35cmx2

篆书:文章风采对联178cmx35cmx2

行书《研经铸史》

行书作品“虚怀若谷”

草书:毛泽东《沁园春雪》65cmx65cm

篆书:夏云奇峰48cmx147cm

行书作品:临苏轼《寒食帖》240cm×50cm

隶书作品:郑板桥诗句68cm×150cm

篆书作品:皎然诗180cm×60cm

草书:《云开雨过联》45cm×70cm

篆书:立德修身对联178cmx45cm

行草:潘天寿题画诗抄240cmx57cm

草书作品:陶潜诗240cm×30cm

草书:送瘟神178cmx30cm

刻字作品:天祥斋

刻字作品:心独苦 60cm×45cm

刻字作品:龙戏凤

国画:波平海晏178cmx57cm

国画作品:珍珠墨客

花鸟画:年年有余

国画作品:莲叶廉心45cm×70c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