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闺女读唐山
未经高坪先生同意,将此日志发于此,并斗胆拟文题《与闺女读唐山》。——边缘
与闺女读唐山
2014.10.4 星期六 晴

唐山,作为遂昌县域范围内最有文化的山之一,我曾多次有意攀登,只因各种杂事困扰而未能成行。今年国庆节有五天休息且又有好天气,感谢遂昌中学,也感谢老天爷,让我下了决心去唐山一日游。
起先只打算咱们仨前往,而后得悉你外公外婆也有意,于是扩大队伍,老老少少五人于上午9:30从水阁家里出发。
“去唐山有两条路:一条过东门村,路平坦些但较远;一条过东梅村,路陡但近些。”早很多年的时候,你外公去过唐山,我们自然接受了他的建议:“还是走近点的好。”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是唐朝刘禹锡的传世名篇《陋室铭》中的开头四句,因言简意赅而让后人过目不忘。依此线索,唐山,山不在高,有贯休则名。
据明成化版《处州府志》记载:“唐山,在县北十八里,山北二峰如卓笔相向,时有罗汉见名,曰罗汉峰,乃五代时僧贯休修行之所。”清光绪版《遂昌县志》里说:“唐山,在邑北十五里。五代时僧贯休,望气登山,即其地创翠峰院以居……休居十四年,旋入蜀不返。后院圮基存。”两部方志均明确指出了唐山和贯休的关系,那么贯休是何许人也?与唐山的关系到底如何?
史籍有载,贯休(823—912年),兰溪人,俗姓姜,字隐德,号姜休。7岁时出家为童侍。他记忆力特好,传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他博学多才,《唐才子传》称赞他“一条直气,海内无双。意度高疏,学问丛脞。天赋敏速之才,笔吐猛锐之气。乐府古律,当时所宗……果僧中之一豪也。后少其比者,前以方支道林不过矣”。他能诗善书,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又擅绘画,尤其是所画十六帧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不论作品的创作风貌,还是笔墨技巧,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

据说,现收藏于日本宫内厅的绢本十六罗汉图就是贯休在遂昌清修时所画。在唐山,传说贯休整天关门画画,画的都是些佛国菩萨。日子一长,他发现名山古刹里的佛像好像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一样。来到唐山后,就在佛前立誓,要画出一套神采、风貌和性格各异的罗汉图。一晃十四个春秋过去,十八罗汉画好了十七幅(史书载画罗汉十六帧,传说认为十八幅)。画的第十八个罗汉,没能逃脱之前的窠臼。为这事,他冥思苦想,闷闷不乐,茶饭不思。后经打柴的钟老汉提示,才依罗汉峰深水潭里映出的那位“方脸大眼,秃顶虬髯和尚”的模样画成了第十八个罗汉像。照此说来,这最后一幅罗汉像画的就是贯休他自己。
我们将电瓶车停在东门村下面一个叫木旦的自然村,然后向山顶进发。天上鹰飞、溪水潺潺、秋虫低鸣、空气清爽、景色宜人……虽山路蜿蜒,又常走在悬崖峭壁间,但我们意气风发,相互鼓励,并于12:00左右登顶。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沼泽地,这段路不好走,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泥潭,喜欢蹦蹦跳跳的你自然第一个“中枪”,看着新买的运动鞋被烂糊泥污染,你好不伤感。小心翼翼往前走,转了个弯,一座庙宇就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路过放生池,就到了庙宇前,写有“翠峰禅院”四个字的匾额高高的挂着,是本土画家赖昌平的手笔。而挂在“翠峰禅院”匾额之上,写有“翠峰寺”三个字的匾额则是由一位信众捐献,显得特别突兀。站在院前长满杂草的空地上环顾四周,天是那么蓝,空气是那么清新,周围是那么安静……这不禁让人感慨“世间难得还有这片净土”。
进入禅院,里面照例是佛教世界中的如来、观音、罗汉等塑像,只因无人料理显得十分脏乱,毫无佛的庄严之象。出了翠峰寺后门,发现石阶之上有连体但有中墙隔开的娘娘庙和英灵公祠。“包家祠堂肯定在这里了。”你外公兴奋的说:“包家人很发财了的,前些年出钱修包家祠堂,原来就在这里。”唐山寺也好,翠峰寺(翠峰禅院)也罢,怎么会跟一个家族的先人扯上关系呢?

据《遂昌三录》(王正明撰)和英灵公祠墙上的传略记载:包志伊(1566—1595),字惟任,号觉初,又号明衡。徜徉不羁,素有大志,曾负笈远游会稽数年。汤显祖创建相圃书院,延名士讲性命之学,因游其门下……为邑侯汤显祖所重……读书唐山,年三十而无疾而终,葬于山。有樵童忽见襕襆者降,语曰:“上帝以吾赉志以殁,敕为英灵公,主此山。”于是邑人祷祀,辄著灵异,肖像寺中。更为意外的是,包氏宗亲于2010年大修英灵公祠时,还整修了位于祠后山腰的包志伊与两位夫人的合葬墓。所有这些,似乎给人一种感觉,唐山是包家的唐山。一座以贯休而著名的唐山却不见跟贯休有的一点点关联的物态信息,真是何其悲哀啊!

游唐山的人很少,在整个行程中,包括我们在内也只有四拨,统共16人。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上山的路上遇见了育才小学二(4)班的谢贝宇,她已玩过了翠峰寺正下山。由于是隔壁班,又是兴趣班的同学,我专门为你们这对老相识合影留念。
跟“上山的时候有大人背过”相比,你比小谢同学厉害多了,因为你上山和下山都是自己走的,我最多只是在险峻的地方牵了一下而已。不到14:00,我们顺利结束了唐山之行。“这样的好天气爬爬山蛮好的。”你外婆说:“以后要经常这样爬爬山。”
在水阁路的农家乐四季私房菜吃饭(一锅三菜,110元)时,大家都意犹未尽。“下次一起去常乐山!”对于我的提议,大家都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