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一帘幽梦, 春风十里柔情。

八六子·倚危亭

【宋·秦观】

倚危亭,

恨如芳草,

萋萋刬尽还生。

念柳外青骢别后,

水边红袂分时,

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

夜月一帘幽梦,

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向、

欢娱渐随流水,

素弦声断,

翠绡香减,

那堪片片飞花弄晚,

蒙蒙残雨笼晴。

正销凝,

黄鹂又啼数声。

加入古诗词圈子:

为方便大家交流诗词,我创建了一个古诗词圈子,欢迎大家加入。(点击链接加入)

注释:

  1. 恨如芳草: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芳草,更行更远还生。”

  2. 刬(chǎn):同“铲”。

  3. 青骢(cōng):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4. 袂(mèi)红:红袖,指女子,情人。

  5. 娉(pīng)婷:美貌,指美人。

  6. “春风”句:杜牧《赠别》诗:“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7. 怎奈向:即怎奈、如何。宋人方言,“向”字为语尾助词。

  8. 销凝:消魂凝恨。

  9. 黄鹂:又名黄莺。

译文:

我独自靠在危亭子上,那怨情就像春草,刚刚被清理,不知不觉又已长出来。
一想到在柳树外骑马分别的场景,一想到水边与那位红袖佳人分别的情形,我就伤感不已。
佳人,上天为何赐你如此美丽?让我深深投入无力自拔?当年在夜月里,我们共同醉入一帘幽梦,温柔的春风吹拂着你我。
真是无可奈何,往日的欢乐都伴随着流水远去,绿纱巾上的香味渐渐淡去,再也听不到你那悦耳的琴声。
如今已到了暮春时令,片片残红在夜色中飞扬,点点细雨下着下着又晴了,雾气一片迷迷蒙蒙。我的愁思正浓,忽然又传来黄鹂的啼叫声,一声一声。

创作背景:

此词为一首怀人之作,写于元丰三年(1080年),适时秦观三十二岁,还未能登得进士第,更未能谋得一官半职。在这种处境下,忆想起以往与佳人欢娱的美好时光,展望着今后的路程,使他不能不感怀身世而有所慨叹。

赏析:

《八六子·倚危亭》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此为一首怀人之作,表达词人与曾经爱恋的一位歌女之间的离别相思之情。全词由情切入,突兀而起,其间绘景叙事,或回溯别前之欢,或追忆离后之苦,或感叹现实之悲,委婉曲折,道尽心中一个“恨”字。从艺术上看,整首词缠绵悱恻,柔婉含蓄,融情于景,抒发了对某位佳人的深深追念,鲜明地体现了秦观婉约词情韵兼胜的风格特征。

成语接龙填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