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井鉴赏丨清末海派四杰——无人超越的线条大师任伯年

任伯年,1840 年生,1896年卒,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晚清海派四大家之一。在“四杰”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他善于学习民间绘画和西洋水彩、素描的技法,加强中国画写实成分。

任伯年像 徐悲鸿 51×39厘米 1927年 油画

徐悲鸿纪念馆藏

他为中国人物画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引领并指引了中国人物画的发展方向,是当之无愧的人物画大师。任伯年的人物画扎根于民间艺术,雅俗共赏是任伯年作品的长处。

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被徐悲鸿称为“仇十洲(仇英)后中国画家第一人”。

任伯年 《长春图》 立轴 纸本设色

任伯年精于写像,是一位杰出的肖像画家。人物画早年师法萧云从、陈洪绶、费晓楼(费丹旭)、任熊等人。晚年吸收华岩笔意,更加简逸灵活。传神作品如《三友图》、《沙馥小像》、《仲英小像》、吴昌硕肖像、为著名词人与画家范湖居士周闲所绘《范湖居士四十八岁小像》等,可谓神形毕露。任伯年的人物画,往往寥寥数笔,便能把人物整个神态表现出来,着墨不多而意境深远。其线条简练沉着,有力潇洒。

任伯年 《素面图》

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

任伯年 《赏荷图》

他的画用笔用墨,丰富多变,构图新巧,主题突出,疏中有密,虚实相间,浓淡相生,富有诗情画意,创造了一种清新流畅的独特风格,在“正统派”外别树一帜。

任伯年 《贵妇出游图》

任伯年早期的仕女画多较工细,构图虽简单,用笔却十分细致。以细笔描绘青丝盘头,淡墨写面部、手指;衣纹线条流畅,起笔多顿点,用富有装饰性的钉头鼠尾描形成有节奏的白描效果。

任伯年  《终南进士像》
就任伯年的个人艺术造诣来看,花鸟画的本领比较高,若以当时画坛的情况而言,他的人物影响比较大,原因是当时画人物画家少,成就高者更少,像任伯年这样的造诣,自然推至榜首。
任伯年 《蕉荫纳凉》
任伯年不仅对中国近代绘画具有筚路蓝缕之功,同时也是不可取代的海派绘画开山鼻祖。他出身于民间艺术、成熟于传统艺术、精进于西洋艺术、擅名于商业社会,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的后进画家,影响至今不坠。以致王雪涛则谓其用色造诣极高,尤其用粉近百年来无与比肩者。

任伯年 《指日高升》
任伯年 《蕉阴高士》
任伯年 《寿星图》
任伯年 《公孙大娘舞剑图》
任伯年 《风尘三侠》
任伯年 《钟进士》
任伯年 《钟馗》
任伯年 《庆寿图》 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