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15):元景德镇窑青花莲池鸳鸯纹图菱花口盘

在国家博物馆“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看元景德镇窑青花莲池鸳鸯纹图菱花口盘。

元代沿袭了宋代的海上贸易制度,至治二年(1322年)于泉州、庆元及广州设置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事务。这一时期,从庆元、泉州出发经澎湖南下菲律宾诸岛的航线逐渐繁荣,每条贸易航线都有相对固定的港口。登州、杭州、庆元、温州及上海等地属于东海航路的出发港口,广州则是南海航路的主要出发港口。泉州是两条航路的交汇点,是当时最大的海上贸易港口,亦是中外政治联系和文化交往的一个重要枢纽,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

元代基本延续了南宋时期的陶瓷外销组合,瓷器的生产和外销规模进一步扩大。龙泉窑的生产和外销达到了顶峰,拥有巨大的市场占有率。元代中后期,景德镇窑除青白瓷外,相继创烧的卵白釉、青花瓷器也成为重要的外销产品。这一时期,中国瓷器销往的国家和地区增加至尽百哥,海外考古资料显示,龙泉窑覆盖了全部外销地区,景德镇窑瓷器主要面向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阿拉伯地区和非洲地区,福建地区外销瓷主要销往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口径超过35厘米的大盘在元之前几乎不见,原因之一是其烧成难度过高,其二是器物功能不符合汉地人民的生活传统。相似尺寸大盘见于伊朗阿德比尔神庙和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其产生可能与元代中东地区来华订烧的行为有关。




景德镇窑青花莲池鸳鸯纹图菱花口盘

元代



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