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兵法》释义------ 胜败

(0)

相关推荐

  • 诸葛亮:君不疑臣,臣不负君

    军师联盟剧照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国是个群星闪耀的年代,有雄踞中原的曹操,有坐断东南的孙权,有百折不挠的刘备,有英年早逝的孙策,怎么也绕不开,诸葛亮,字孔明. 奉命于危难之间 刘备47岁 ...

  • 三国故事:夷陵之战,若法正在,刘备能不能赢?

    夷陵虽小实重地,荆襄锁钥控河山. 雄城危形踞今古,江风水影动樯帆. 汉气黯黯归白帝,火色离离映青天. 烟灰飞落八百里,一将功成陆伯言. 很高兴和大家来聊一聊夷陵之战.关于夷陵之战的情况,现在比较普遍的 ...

  • 曹操为曹丕留下两名猛将,用来对抗孙权刘备,可惜死于自己人手上

    曹操为曹丕留下两名猛将,用来对抗孙权刘备,可惜死于自己人手上 曹操起初在刺杀董卓失败后,并没有灰心,而是又在老家发兵起义,可以说是耗尽家底,招兵买马,广纳贤才,为了后来的统一天下的野心将所以时间和财力 ...

  • 诸葛亮的《隆中对》到底高明在哪里?

    诸葛亮作<隆中对>,其中的未知条件不少,当时的局势也不算明朗,而作出的判断能如此具体,之后的应验又基本吻合,说明<隆中对>确确实实指明了刘备集团今后的走势,将来各方的是非成败风 ...

  • 如果没有赤壁之战,鄂州可能是刘备葬身之处

    赤壁之战开打之前,处于战争前线的鄂州百姓时刻面临着刀兵之灾,一边是被孙权刚刚占领不久,当地的民众还惊魂未定,另一边是正值雄心壮志的曹操挥师南下的大军,两军交战受苦的都是当地的老百姓.不仅如此,就连皇叔 ...

  • 曹操,孙权知道诸葛亮是大才会三顾茅庐吗?

    曹操,孙权知道诸葛亮是大才会三顾茅庐吗? 一:序言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大才不假.于是有人就闲的蛋疼的问:曹操,孙权知道诸葛亮是大才会三顾茅庐吗?我认为不会.为什么不会且听我慢慢道来. 二:曹操的求 ...

  • 关羽最大的两个错:漏杀一奸臣,错杀一忠臣,否则北伐必能成功!

    刘备关羽和张飞能走到一起,其实充满着必然.三位都有雄才,程昱说刘备"有雄才,能得人心",郭嘉说关羽张飞"皆熊虎之臣,万人之敌".三位都很傲慢,也都死在傲字上. ...

  • 《诸葛亮兵法》释义------兵权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 ...

  • 《诸葛亮兵法》释义------ 逐恶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 ...

  • 《诸葛亮兵法》释义------知人性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 ...

  • 《诸葛亮兵法》释义------将材

    文/图/潘长宏 2021年6月12日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 诸葛 ...

  • 《诸葛亮兵法》释义----将弊

    [原文]夫为将之道,有八弊焉.一曰贪而无厌,二曰妒贤嫉能,三曰信谗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犹豫不自决,六曰荒淫于酒色,七曰奸诈而自怯,八曰狡言而不以礼. [译文] 身为将帅有八种弊病,是将帅用兵的大 ...

  • 《诸葛亮兵法》释义----将志

    [原文]兵者凶器,将者危任,是以器刚则缺,任重则危.故善将者,不恃强,不怙势,宠之而不喜,辱之而不惧,见利不贪,见美不淫,以身殉国,壹意而已. [译文] 兵器是一种凶器,统兵为将是一种重大的责任.兵器 ...

  • 《诸葛亮兵法》释义----将善

    [原文]将有五善四欲.五善者,所谓善知敌之形势,善知进退之道,善知国之虚实,善知天时人事,善知山川险阻.四欲者,所胃战欲奇,谋欲密,众欲静,心欲一. [译文] 对将帅的军事实践能力的要求是" ...

  • 《诸葛亮兵法》释义----将刚

    [原文]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纯柔纯弱,其势必削,纯刚纯强,其势必亡,不柔不刚,合道之长. [译文] 好的将帅应该具备的性格是刚强.刚烈,但不固执己见,温和.柔和但不软 ...

  • 《诸葛亮兵法》释义----将骄

    [原文]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将不可吝,吝则赏不行,赏不行则士不致命,士不致命则军无功,无功则国虚,国虚则寇实矣.孔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