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爸妈的网瘾比我还大 2024-04-26 03:21:20 ©新熵原创今年春节回家,不少年轻人都发现,互联网早已不是年轻人的自留地,中老年人也早已触网,成为网络世界不可或缺的存在。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为22.8%,差不多每4个网民中就有1个是中老年人。中老年人在上网过程中,或笨拙,或如鱼得水。使用微信是最基础的技能,许多中老年人已经开始拍短视频、玩消消乐、求人“砍一刀”和蹲点看直播带货了。和读书时在父母的严防死守下仍然见缝插针地上网的年轻人一样,如今许多中老年人也成了“网瘾老人”,如此一来,中老年人和子女的相处模式也开始变化。父母不再和子女“没话找话”,而是逐渐把注意力从子女转移至手机。“你有没有发现爸妈没有以前那么粘人了?” “对,我妈说手机比我更好玩。”中老年群体和互联网世界的融合日益加深,成为互联网企业的重要增量来源,但网络之于中老年人,犹如一把双刃剑。中老年人的网上冲浪,不仅有不亦乐乎的时候,也有被套路锁定的瞬间。01通讯社交是硬需求通讯社交是中老年人上网的基础需求,对于高龄老人来说,几乎只有这一种需求。和家人或朋友沟通,排解孤独和维系感情,是高龄老人们上网的主要目的。徐秀梅家住东北农村,年过七旬的她,和互联网时代严重脱节。2015年,家里人为徐奶奶配备了一台智能手机。以前使用非智能老年机的时候,徐奶奶还算得心应手,换了智能手机之后,她并没有能力探索其他功能,对手机的使用依然停留在接打电话层面。家人也有教过徐奶奶使用微信以及如何发起视频通话,但徐奶奶害怕操作失误,从未自行使用过微信。互联网的“快”如何兼容银发赛道的“慢”一直是个值得思考的社会问题。去年年底,工信部宣布将于今年开展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行动。目前,已经有部分国产智能手机和APP推出了适合老年人使用的UI (用户界面),以减少老年人认知负担和操作流程。但也有部分老年人能够自行使用微信。女白领武静告诉「新熵」:“我爸大年初一和20多位老同学视频群聊,但我发现他不会将摄像头反转,起初摄像头竟然一直对着家里人。他的同学貌似也不太会用微信,因为不了解静音功能,所以群聊声音十分嘈杂,谁也听不清其他人讲话。”“但我爸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今年他用抖音制作了一个拜年小视频发给了大家。”武静补充道。不过能够熟练使用微信的老年人们,却难以应对网络世界的种种套路。现年76岁的陈忠国老人,在子女的耐心教导下,很快就学会了使用微信聊天,还会组建微信群聊、发朋友圈等功能,但这也让他的儿子感到担忧,“我时不时就会检查一下我爸的微信,发现我爸的好友列表里时不时会出现一些陌生人。我爸说这些微信号是他去药店、超市等地方买东西的时候,工作人员让他扫码添加的。比如药店的店员,朋友圈里会发一些保健品广告,逢年过节还对我爸嘘寒问暖,有诱导老人消费之嫌。”除了各种营销手段,诈骗团伙也盯上了中老年人这一群体。去年年底,有一个人自称是某集团市场总监的人,钟某,加了张喜培老人的微信。起初,钟某每日对张大爷嘘寒问暖,和张大爷分享生活感悟。不久之后,张大爷被钟某拉进了他所建的微信群,群内有三百多人,群友每天发一些正能量语录,其间穿插着钟某的直播课链接和钟某自己的商业项目的资料。钟某还每天私聊张大爷,讲投资趋势,并诱导其投资自己的项目。张大爷心动了,准备投资十万元。所幸张大爷的女儿向父亲要了项目资料,但发现纰漏百出,极有可能是诈骗项目,于是果断阻止父亲给对方汇款。张女士赶到父亲家中查看父亲手机,发现钟某所建的微信群中,几百个群友每日所发内容十分机械、雷同。“这个微信群内除了我爸,都是诈骗团伙控制的机器人微信号。”张女士肯定道。对于能够无障碍使用智能手机的中老年人,如何防范针对他们的营销和诈骗行为,需要家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对老人进行切实地监护和指导。02刷视频、K歌、玩游戏也上瘾如果你的父母或爷爷奶奶突然关注了你的短视频平台账号,不要惊讶,他们每天刷短视频的时间可能比你还长,粉丝比你还多。极光大数据发布的《2019年老年群体触网研究报告》显示,老年网民互联网人均使用时长达3小时,有6.4%的老年人每天上网时长在7个小时以上。媒介表达形式,正在从图文向更简单直接的视频形式转变,短视频对日常生活的入侵程度也日渐猛烈。以前闲暇时,70岁的李淑贞老人会坐在村口边晒太阳边听墙角八卦,现在她更喜欢戴着老花镜玩手机。李奶奶手机里有儿子帮她安装的十几款热门软件,但她平时最爱用的还是抖音和快手,看到“身价500万的保洁阿姨不会告诉你的5个家务妙招”“穷小子用一张鸡蛋饼换了个老婆”这样夸张的标题就会忍不住点开,她最喜欢的主播是抖音里的农村搞笑博主罗姑婆。如今,抖音和快手早已不是单纯的短视频平台,也在社交方向不断发力。抖音于2020年上线了“朋友”tab和“日常”功能,加速了社交化步伐。发力社交,其实是短视频平台基于用户使用情况的顺势而为。孔美丽就是将短视频的社交功能发挥到极致的典型人物。孔阿姨退休后迷恋上了跳广场舞,随后开启了舞蹈自学生涯,经常是白天出门跳,晚上回家跟着视频学习,学会新的舞步就赶紧出门向舞友炫耀一番,很快从“舞渣”进化成了领舞。2020年开始,孔阿姨开始把自己的练舞视频发到抖音上。每当发布完一条短视频,孔阿姨总是会重复欣赏十几遍,然后反复打开抖音,看看有谁给她点赞评论。对于孔阿姨来说,拍抖音的最大动力在于,能收到现实生活中熟人或半熟人点赞或评论。比起陌生人,她更注重与熟人之间的互动交流。无论是快手还是抖音,社交属性在过去一年都得到了明显地强化。在招股书中,快手阐述的平台定位是内容社区和社交平台。在一二线城市,可能内容社区属性更强,但是在下沉市场,社交属性则更加突出。抖音CEO张楠也在一则公开信中提到了抖音的社交数据:每天有一半用户会在抖音看到朋友的内容,跟他们互动。这意味着,抖音正在从一种娱乐方式变成一种社交方式。除了短视频,中老年人们也在向更多的文娱产品渗透,例如,全民K歌近些年也成了中老年人的自嗨聚集地。“怎么也飞不出,花花的世界,原来我是一只,酒醉的蝴蝶”,在K歌平台,快乐和唱歌水平无关。家里做烟酒百货生意的罗大爷今年64岁,生意不忙的时候他喜欢在全民K歌上唱歌,通常,一首歌他能录十遍以上。罗大爷觉得,全民K歌的等级制打分系统很友好,只要唱得不是特别差,都能获得较高的分数。相比去KTV任人指点,全民K歌更好地维护了用户的自尊。全民K歌的全民适配性很高,不仅迎合年轻群体,也知道什么是中老年人的心头好。在林林总总的K歌房里,有一大分类是“戏曲”,包括京剧、越剧、黄梅戏等等。欢唱的人数不多,但里面的狂欢是属于中老年人群体的。此外,“60后K歌房”“邓丽君专区房”“卓依婷专区房”,这些带有年代感的房间名,简单粗暴地表明了娱乐圈层,昭示着这里是中老年人的乐园。除了视听方面的娱乐,中老年人群体也开始玩游戏了。例如开心消消乐,成功开拓了中老年人游戏市场。这样一款简单消除游戏,已经横扫国内消除类游戏市场。截至2017年底,开心消消乐中40岁以上玩家占比超过21.9%,而2019年OPPO发布的手游报告显示,60后玩家的充值金额是00后的3倍。中老年人正在成为网游氪金的重要力量。作为目前游戏圈的老大,腾讯也很早就嗅到了中老年人市场的发展潜力和增长机会,通过微信这一入口强势导流,造就了《欢乐斗地主》《欢乐麻将》《天天德州》等诸多爆款游戏。如今,中老年人对游戏的痴迷程度已经不亚于年轻人。总之,中老年人的快乐正在被各种互联网产品承包,以后,针对中老年群体的娱乐产品会越来越细分,精准到各个垂直领域,以求在日益饱和的存量市场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03老年人也疯狂网购新时代下,子女孝顺的标准被重新定义,包括但不限于:点赞、转发、砍一刀。拼多多里的拼小圈功能,能让用户看到关注好友所购买的东西。为了查看父亲的购物情况,孙灵在拼多多上关注了父亲。去年年底,孙灵的父亲曾一星期内狂下17单,商品价格从几毛钱到15元不等。孙灵对「新熵」表示,“自从给老爸的支付宝和微信绑定了银行卡,他就像开启了新世界的购物大门,往家里买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例如手机支架、抽纸盒、魔力贴、削水果神器等小物件。”孙父认为,买回家用不用是一回事,但有便宜必须得占。孙灵供图无独有偶,58岁的赵秋阿姨被家人调侃为“拼多多十级资深玩家”。入坑3年,赵阿姨每天签到、抢红包,乐此不疲。如今,赵阿姨已成功在拼多多上拼成功了近20件包邮的免费商品,领了1000多元的现金红包,家里的净水器、饮水机、热水壶、储物盒等物品都是她发动亲朋好友一刀一刀砍来的,其“战斗力”令人汗颜。赵阿姨以自身经验计算过,一件百元出头的品牌热水壶,在每人每天只能砍两刀的情况下,自己大概需要发动60个人砍价,如果是华为P40手机,可能需要发动大约500人。在这场砍价博弈中,赵阿姨身边的亲朋好友一个都难以逃掉,如果哪天发动了一圈人还不够,她就会拿起手机去村里随机“抓人”,逢人便寒暄几句,然后掏出手机拜托对方“砍一刀”。最疯狂的时候,全村人都绕着她走。赵阿姨还最近迷上了直播带货,已经在抖音和快手主播的直播间里买了20多件商品。下单的过程往往是冲动的,一套20元的秋衣她给全家四口每人买了一件,但买回来之后,儿子、女儿、老公没有一个愿意穿的。但她还是觉得很划算,“4套衣服才80元!”近两年迅速崛起的直播带货,已经开始从年轻群体向老年群体蔓延。已经有MCN公司开始孵化老年人网红,准备打造老年人届的“薇娅”“李佳琦”,但针对中老年人的带货直播,充斥着各种噱头和套路。梁大爷去年也爱上了观看直播带货,尤其喜欢看珠宝、字画等商品的直播,只要看见了心仪的宝贝,就买回来。梁大爷认为,珠宝、字画这类商品具有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是保值的,买到手稳赚不赔。这种原始的消费和投资理念其实并没有错,但最大的问题是,收藏品市场鱼龙混杂,多数老年人并不具备辨别能力,容易上当受骗。果不其然,梁大爷的子女很快发现,父亲所购买的玉石翡翠物件,品质十分低下,并不具备收藏价值。为了摸清珠宝直播间的套路,梁大爷的儿子梁启蹲守了父亲常看的直播间,并发现了直播间的奥秘:“直播间的灯光非常明亮,会显得玉器十分通透,从而迷惑消费者。再加上主播反复强调买到就是赚到,老年人很难不信以为真。”在翻看父亲的直播带货购物记录时,梁启发现父亲还购买过一些“伪高科技”保健产品,例如“防癌手串”“驱病鞋垫”等等,套路之低级宛如电视购物。可见,即便是到了新的媒介时代,通过烘托健康焦虑向中老年人兜售保健品的套路依然奏效,能够让中老年人乖乖缴纳智商税。人们的通讯、社交、娱乐和购物习惯正在随着互联网世界的发展而飞速改变,中老年人们也不得不奋力追赶互联网这辆高速行驶的列车。对中老年人来说,网上冲浪是一场便利、愉悦、诱惑和风险并存的挑战,在银发一族的触网过程中,子女方和社会层面的帮助和监督不可或缺。协助中老年群体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支持互联网基建适老化的全面改造,不仅是为了现在的中老年人,更是为了未来的我们自己。(本文徐秀梅、武静、陈忠国、张喜培、李淑贞、孔美丽、孙灵、赵秋、梁启均为化名)END「新熵」网易科技态度风云榜年度作者今日头条「青云计划」连续获奖者WeMedia 移动风云榜年度十大影响力自媒体 赞 (0) 相关推荐 7天骗光一个村!骗子精心设计连环套,几乎没人逃得过!看你会在哪个环节上钩? 都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但是现在,最先上当受骗的,反而是中老年人! 而且,中老年人被骗子像"割韭菜"一样一茬一茬地骗! 就在前不久,公安部曝光了一个骗子 ... 都破2.6亿了,她怎么现在才爆红 最近Sir发现,情感类综艺进化了. 前有<再见爱人>,推开婚姻那扇装饰精美的门,正视琐屑,学会离别. 后有<90婚介所>,孟非加盟,说是在寻找伴侣,更是年轻人在碰撞中确认自己的 ... 凌晨三点,10万老人犯了“网瘾”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长辈们好像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了. 做家务的时候要看着手机,吃饭也要看. 晚上躺床上不睡觉,就刷手机,奋战到半夜也不睡. 哪怕手机没电了也要蹲在插座旁,边充边玩-- "不要总是 ... “沉迷”网课的中老年人们 "老了的年轻人" 快60岁的时候,艳子上了人生第一堂付费网课,并且很快"沉迷".上课之余,每天还要花数个小时复习上课内容,以便完成视频作业. 作业要统一 ... 互联网没有准备好“黄昏恋” "都是千年狐狸,你跟我玩什么聊斋?" 这句话来自2013年春晚中蔡明的小品<想跳就跳>,退休的老太太得知潘长江扮演的退休老头被舞伴放了鸽子后,坐轮椅休息的蔡明愤而起身在 ... 2500万网瘾家长,正奔赴相“亲”现场 酷玩实验室作品 在互联网时代,中老年人被普遍认为是"消失的一代". 提起中老年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广场舞上扭动腰肢的大妈.公园单杠上的"倒挂金钟"的健身大爷.家 ... 中老年短视频用户争夺白热化:微信视频号半年2亿,留给抖音快手的时间不多了 作者/石薇 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的中老年用户争夺战,已悄然打响. 前言: 刘叔叔今年48岁,居住在某四五线城市,是短视频的重度用户.他平均每天花在短视频上的时间超过了2小时. 原本,其中绝大部分时间 ... 沉迷于美男子的中老年妇女,数量远超想象 信阳桑迪 希望大家喜欢1篇原创内容公众号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01前段时间,很多人假冒 ... 60后粉丝的自白:就算拄拐,也要追星 因为追星,甜子(化名)和老妈长久积累的矛盾终于爆发了.一番苦劝无果后,她索性拉黑了老妈的抖音,眼不见为净. "小老太以前还有点理智,最多不过刷刷短视频,往朋友圈发点明星资讯.现在是完 ... 2.5亿老人,被互联网抛弃 早上六点多,三杨大街北段的菜市场门口,张奶奶在地面上铺了一个大的蛇皮袋,上面摆了一些青椒.番茄和生菜,菜摊旁边立了一个付款二维码. 一个中年妇女走过去,挑了三个番茄,一共是两块钱. 扫描二维码后,她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