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必读书

我爱那些目不识丁的人
爱他们天生的词不达意
却有更多真诚的表达
我爱他们关心蔬果胜于文明
每年都为一场台风而掉眼泪
是的,我爱那些直白的肤浅
而厌倦众多虚无的深刻
我爱闲云野鹤胜于皓首穷经
我啊,我爱那些只是人的人
——《地球琐事》
好朋友最近一直为念书而陷入深深的痛苦中,尽管她看上去多有戏谑意,但我相信她确有其事,反而担心别人会轻薄哂笑她,甚至觉得她言辞行止不端。这样的人,世上可不止她一个呀。
一直以来,人们似乎都有个共识,就是我们人人都要读书,读书是最重要的事。但不得不承认,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里面更多是功利与现实的成分——况且,也并不是读书就能变成我们所说的那种具有美德与智识的人。
“我见过很多基本上不读书的年轻人了,所谓读书,不是指功利性的阅读,比如为考托福为炒股什么的。他们大部分的人格养成,靠的是玩游戏、追剧,我认为他们依然是很好的、很可爱的人,阅读不是必须的,不是刚需。但我的感觉是,玩游戏追剧这种养成方式,可以让他变成一个很好、很可爱的人,但不能养成一个很深刻、很专业的人。怎样达到深刻、专业?目前来看,书还是唯一的手段,不仅是最好,而且可能是唯一的。纸质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是不可替代的。”
前天见到张立宪的这段话,说得挺好。的确不看书的人,也都可以是很好很可爱的人,想要变得深刻和专业,读书似乎也的确是最好的方法。但这里面仍旧有让人质疑的地方,在如今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年代,读书真的还有那么重要吗?就好像电影出现以后,小说的地位真的还有那么重要吗?
最关键的是,我们需要变得那么深刻和专业吗?似乎只要提到读书,总会不可避免地带有这种先天的优势与高调,而在我看来,实在没有必要。我总是倾向于在任何时候,都倾向于一清二白地去看待任何一个人。
我觉得,一个人可以不必读书,不必深刻,也不必有任何身份,比如说“读书人”“文化人”“有思想的人”之类,人啊,人只是人,不是吗?从某个角度而言,无论他是高雅还是低俗,美好还是丑恶,都没有关系,在我们的这个所谓的人世,我们每个人,只是他自己而已。
音乐:井草圣二
图源:MONO 诗文:李倦容
2020年11月18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