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木头造出来的卫星,靠谱吗?

在大众的理解中,航空离不开轻质、高强度、耐高温腐蚀的合金及人造聚合物。但有没有既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同时又更加环保的材料呢?日本住友林业株式会社和京都大学目前正在探索一项新的思路:用木头造卫星。尽管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但木材确实拥有传统材料不具备的两大优势:容易被无线电波穿透,且在重返大气层时能被完全燃烧掉。要让这一构想最终得以应用,还需要攻克哪些技术难关?上方扫码可直接订阅商论双语对照阅读原文。

《经济学人·商论》二月刊

《耐极温,不残留》 (Hardy, non-perennial)

太空时代材料

耐极温,不残留

用木头造卫星

太空时代建基于精妙的材料之上。火箭发动机的关键部分由因科耐尔合金组成,这是上世纪40年代研制的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的镍铬合金。装饰在许多卫星上的“金箔”实际上是一种多层绝缘体,由聚酰亚胺和金属化聚酯薄膜制成,这两种人造聚合物分别研发于上世纪50和60年代。SpaceX的龙飞船使用的防热罩由酚醛浸渍碳制成,在重返大气层时保护宇航员。

但是,并不是只有套着实验室大褂的人才能捣鼓出尖端材料。日本住友林业株式会社(Sumitomo Forestry)和京都大学正在考虑使用一种先进的高性能复合材料来制造卫星。这种复合材料由纤维素和木质素制成,这两种复杂聚合物分别具有很强的抗拉和抗压性能。这种材料既便宜又供应充足。它可以自组装,并且只需简单的化学辅料。其生产可以完全自动化,不需要人类监督。把这些化学行话翻译过来就是,他们想用木头造卫星。

研究小组认为用木材有两大优势。和金属不同,经干燥处理的木材很容易被无线电波穿透。这意味可以把通信天线、传感器等装置放在木制卫星内部。他们希望由此简化卫星的构造。第二个优点是,在重返大气层时,卫星的木制部分应该能完全燃烧掉,让废弃卫星的处理更加环保。
... ...


↑扫码下载《经济学人》官方中英双语App↑

订阅解锁双语全文+原声音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