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的冗员问题(六)
相关推荐
-
刘备取汉中的关键,定军山黄忠阵斩夏侯渊,展现出刘备的出色能力
曹操祖上本姓夏侯,父亲过继给姓曹的宦官才改为曹姓,故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与曹操(本应叫夏侯操)是夏侯一门堂兄弟,曹仁.曹洪则是改姓为曹姓一门的堂兄弟,讲血缘关系,夏侯一门更近一些.夏侯渊和夏侯惇两兄弟, ...
-
刘备多次投靠他人,历经无数失败,为何总能被人礼遇有加?
在汉末军阀豪强林立的年代,可以说很多人都是"独立的主公",这些豪族.士族甚至绿林豪强都有自己的军队部曲,可以选择依附任何一个势力,大部分并不受依附对象的管辖,可以随时叛变.比较典型 ...
-
蜀国的冗员问题(十二)
如果这样一支生力军加入到(十一)文的兵棋推演中,结果一目了然:倘若汉中军团反叛,兵临成都:成都的守军就不再是2万卫戍部队加刘禅的御林军5千,而是5万人左右.这样一来,面对4万汉中军,守城半个月没有问题 ...
-
蜀国的冗员问题(十一)
蜀国的主要军事部署是这样的:1.汉中军团约6万人(属于主战派).2.成都守军约2万人(属于主守派).3.江州守军约2万人(名义上讲属于主守派,但不可能轻易调动:否则东吴一旦打来,不是闹着玩的.如果说& ...
-
蜀国的冗员问题(十)
文至于此,原本计划写三到五篇的系列文章,不想竟已写到了第十篇.胸中似乎还有未尽之言,不知这样写下去是给自己写出了一条锦绣之路?还是开启了潘多拉的魔盒?又或许两者都不是!想来想去,还是陈琳的那句话:箭在 ...
-
蜀国的冗员问题(九)
我在(六)文中得出的结论是:汉水之战叫陈式.吴兰.雷铜对战魏之五子良将(张辽.张郃.徐晃.乐进.于禁:其实乐进和于禁顶多只能算作是接近一流的战将,换成夏侯惇.夏侯渊.许褚.庞德中的两人更为合适),是天 ...
-
蜀国的冗员问题(八)
晚年的刘备在遭遇痛失荆州.关羽之死.孟达反叛.诛杀义子等一系列打击之后,情绪已经失控.他心中拥有的只有仇恨,其思维显然也会受到致命的干扰:在这种状态之下分析蜀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件难之又难的事.我们 ...
-
蜀国的冗员问题(七)
接下来的事,可以用"峰回路转"来形容:踌躇满志的汉中王,万人景仰的五虎上将,这样的场面我们就不去描述了.此后没过多久,老黄忠去世了:关羽攻打樊城,水淹七军,一时间魏国朝野震动:但他 ...
-
蜀国的冗员问题(五)
益州豪强的政治诉求是什么?换言之,他们怎样谋划自己的将来?魏国经过战乱,开始走向藩镇制度:东吴未经战乱,豪强已经升级为氏族:益州豪强仍然无动于衷吗?在我看来,刘氏父子能够成功统治益州20载(正史上说刘 ...
-
蜀国的冗员问题(四)
在(三)文中,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蜀国膨胀的官僚群体及其不均匀的分布,是其灭亡的主要动因.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何以魏国和吴国官民比例都很适当,唯有蜀国要保持这样庞大的官吏队伍?笔者尝试着探求一下这背后 ...
-
蜀国的冗员问题(三)
吴国志在割据,主要发展方向是荆州.交州.山越:荆州既得,进取之心遂失:北伐实属象征之举(也许只有诸葛恪的北伐是个例外),不似蜀国那般卖力(再说南人乘船.北人骑马.川人翻山越岭:江东水军硬是上岸与魏军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