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试验

(0)

相关推荐

  • 生殖系统第五章产前检查和孕期保健考试难点及重点知识

    本章要点: 一.围产医学围产期--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期,经历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3阶段. 我国对围产期的定义为:从妊娠满28周(即:胎儿体重≥1000g或身长≥35cm)至产后1周.并以此 ...

  • 妇产科学:孕期监护与保健

    围生医学概念 围生期:从妊娠满28周(即胎儿体重≥1000g或身长≥35cm)至产后1周. 从胎盘娩出到产后6周称为产褥期. 孕妇监护 一.产前检查的时间 于妊娠20-36周为每4周检查1次,妊娠37 ...

  • 产前胎儿监护到底该怎样做?看这篇就够了

    ① 产前 (分娩前) 胎儿监测假阳性率高及阳性预测值低. ② 通常开始于妊娠 32 周,如果为高危妊娠,分娩存在围生期受益则可以于较早孕周即开始监护 (妊娠 26 - 28 周). ③ 理想的监测频率 ...

  • 产科生殖 | 胎儿宫内评估

    胎儿宫内评估主要通过胎动.B超.胎心监护.胎儿畸形及遗传疾病监测进行评估. 胎动 1. 每日计数1小时共3次,相加×4得到12小时胎动计数: 2. ≥30次/12小时,为正常:<10次/12小时 ...

  • 血的教训!40周宝宝胎死宫内,只因“求救信号”被忽视...

    作者:唐丽 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光明)产科 做为一个产科医生,临床工作中天天和孕妈打交道,进诊室问的是胎动如何,出门前反复叮嘱要数胎动,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孕妈会问,医生什么时候数胎动,胎 ...

  • 产科生殖 | 聊聊“孕期监护措施”

     妊娠胚胎和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生长的过程.从成熟卵受精开始,到胎儿及其附属物娩出终止.我国对围生期的定义是从妊娠满28周(即胎儿体重≥1000g或身体长≥35cm)至产后一周. 孕妇产前检查 产前检查从 ...

  • 【罂粟摘要】传统标志性触诊与术前超声在非产科患者椎管内麻醉中的比较:一项应用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

    传统标志性触诊与术前超声在非产科患者椎管内麻醉中的比较:一项应用Meta分析和试验序贯分析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的系统评价 贵州医科大学  高鸿教授课题组 翻译:佟睿  编辑:佟睿  审校:曹莹 背景 椎 ...

  • 《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保养生胎论

    保养生胎论 夫人也,受气于父,成形于母,先生骨肉,乃生气之本也,是元脏之所属也.水生肝,肝属木,木生心,心属火,火生胃,胃属土,土生大肠,大肠属金,金生膀胱,膀胱生三焦,三焦有八脉,八脉有十二经,十二 ...

  • 《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妇人劳伤偏郁忧思食积论

    妇人病虽不一,而起于劳伤.偏郁.忧思食积者多也.盖阴本柔弱,不能御烦.若持家之妇.嗜欲之女,勤太过而伤其筋骨,房室不谨,而敝其精神,是以血气津液渐亏于经络,日耗于脏腑,失其调治,则阴阳两虚,骨蒸体热, ...

  • 《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男女尺脉盛弱

    男女尺脉盛弱 经曰∶天地,万物之父母也.阴阳,血气之男女也.男子负阴而抱阳,女子负阳而抱阴.南方,火也,男子南面而生,则两寸在南,而得元阳,故寸脉洪大,而尺脉微弱:女子北面而生,则两寸在北,而得元阴, ...

  • 《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妇人受胎

    盖妇人受孕,犹曳地之道,阴阳和而万物生焉.夫妇之道,阴阳和而男女生焉.妇人经水匀调,百病不生,然后孕育成矣.夫受胎以血为主,叔和云∶血旺气衰应有体,血衰气旺定无娠.尺微关滑数流利并雀啄,皆是胎脉见,孕 ...

  • 《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妇人经水不调

    男子以阳精为盛,女子以月水为调.阳精且水,各得其时,合乎阴阳之数矣.女子十四则月水行,男子十六则阳精具.妇人经水过期者,血少也,宜以芎.归.参.术.有痰,宜南星.半夏之类.经水不及期而来,血热也,宜四 ...

  • 《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血虚白带

    血虚白带 丹溪云∶白带是胸中痰积渗入膀胱.无人知此,宜升. 甚者,上必用吐以提元气,下用苍术.白术.二陈.如赤白相兼者,皆属血出于大小肠之分.肥人多痰,宜南星.半夏.海石.苍术.香椿皮.青黛:瘦人白带 ...

  • 《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崩漏

    崩漏 妇人崩漏,皆因脏腑或冲任二脉损伤,血气虚弱.且二脉乃经脉之血海,血气之行,外循经络,内荣脏腑,气血均调,经下根据时,脏腑过劳,俱伤冲任之气,故虚不能约制,其经血忽然而下,谓之崩中.治宜大补气血, ...

  • 《钱氏秘传产科方书名试验录》安胎

    安胎 夫妇人胎症,多因喜怒劳伤,触其胎孕,至于心腹攻痛,或风寒所伤.因发喘咳嗽,治宜顺气为先,药宜香附.缩砂,乌梅.黄芩.白芷为佐.喘促,祛痰散寒为要,药宜甘草.桔梗.陈皮.沉香.乌梅为主. 今人但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