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姝随笔二则:1、有感《奇葩说》詹青云的一段话 2、赎罪

     有感《奇葩说》詹青云的一段话

今天又重温了《奇葩说》中的辩手詹青云的一段话:

“我知道,放下一切很难,当一生尘埃落定的时候,我去后悔就意味着折磨自己,其实不是的,恰恰想到如果我回首一生,我没有一个人我想再回去见他一面,我没有那一句我没能说出口的爱和抱歉,没有什么事情我还想再努努力,还想再参与,你到底收获的是洒脱,还是对人生的麻木和疏离呢,我们总觉得后悔是一种负面情绪,其实后悔意味着人相信可能,它的背后是在意是期待是愿望是热情,而毫不后悔看上去的那份洒脱,背后有可能是彻彻底底的绝望,人生最难的课题是跟永远说再见,在你怀里停留一秒这样的诱惑太大了,越是简单而美好的东西,在落向现实的时候会变得面目全非,也许我们在永恒的时光里只相遇这一次,可是这一世来相遇,生日不是筹码,爱不是工具,时光给过我们的机会,我们珍惜。”

而我所看到的世间美好的事物,并非是触手可及的,经过了时间的酝酿和打磨,等待的结果才会显得更加珍贵。

而我们所遭遇的挫折和失败,就像一份礼物,磨砺了我们的心智,健全了我们的人格。我在痛中被治愈,在痛中成长,经过这个隧道迎接我们的欢喜。

读歌德的作品,他说,没有在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成长每一个阶段的心态都不一样,我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只能抓住一切的可能性。

你为你的玫瑰花花费了时间,才使得你的玫瑰花变得那么重要。用心看才看的清楚,本质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罪,其实永远也赎不了

《赎罪》是当代英国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罪恶和战争的故事。后被环球影业制作发行的123分钟爱情影片。

该片由乔·怀特执导,詹姆斯·麦卡沃伊、凯拉·奈特莉等主演,于2007年9月7日在英国上映。

至今难以忘怀凯拉·奈特莉的一袭绿裙子,坚毅的站在门外,看着他青梅竹马的爱人被带走,只是因为她妹妹布里奥妮的无知可笑的幻想,自己在脑子里编织的剧本。而她深情真挚地对仆人的儿子罗比说道:“回来,回到我身边”。

在战争和大多数人的不幸面前,他们的爱情和个人的不幸,显得微乎其微。他至死都说着那句话:“我会回去,找到你,爱你,娶你,然后挺起胸膛生活。”

随后二人相继死去,仅仅因为妹妹一句话,有时候一个人无心犯的错会像蝴蝶效应一般扩展成惊天大事件。但是造成的后果是无法挽回的,所以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所作所为负责任。

真正的赎罪和布里奥妮在她所写的书里期待的圆满,给了他姐姐和罗比幸福的结局,是无比可笑的,她长大后的一生都活在赎罪里,因为她的无知,在那个敏感且多疑的年纪,在家中也并不是很受重视,内心的嫉妒、羡慕、不服输等等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导致她酿下了大错。小时候的一念之差让她犯下了罪。


而事实上从来没有过什么战争中的重逢,更别提重逢后的宽恕。罗比在1940年就死于败血症,那正是敦刻尔克大撤退前夜,而赛西莉亚死于同年9月的贝尔罕姆地铁车站爆炸案被水淹死。这两件事都是二战中真实的历史事件。

而在那致命的一年里,他们并没有见过面,也没有见过布里奥妮。布里奥妮本来有机会在6月探望姐姐,却在罗比的墓地门前怯懦地停住了脚步——因为她实在没有勇气面对伤心欲绝的姐姐。这些他关于赎罪的想象,都和现实不圆满形成对比。

我以前看这部片子,对妹妹的态度是及其憎恨和反感的,因为她的自私,毁了姐姐的幸福。多年以后再看,心境已经不同,对妹妹有了同情,我同情她作为人的最后一点良知,她和真正需要赎罪的人不同,她被自己谎言的折磨一生,而没有去更好的学文学的学校读书,因为知道罗比和姐姐都为战争而忙碌,她做了一名护士,来面对和拯救更多人的不幸。



真正有罪孽的巧克力大亨保罗·马歇尔强奸了罗拉,事发之后受害者罗拉嫁给了强奸犯保罗,他们之间根本谈不上被害与受害,而是布里奥妮撞见了他们不合时宜的偷情,

此后,他们的生活一直过得养尊处优,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曾受到一点良心的谴责。而布里奥妮目睹了他们步入幸福的婚礼殿堂,自己的亲姐姐和爱人因为战争,难以相爱,这种赎罪意味在他身上更加体现。

他们在时代悲剧下的爱情,通过极小的细节展现,在咖啡馆里,罗比一开始对于塞西里亚握住他的手,先是抽离,而塞西里亚不停的拍了拍他的手,罗比心结瞬间就被解开,这是因为爱情深重,而她对于罗比的信任和深情,对于步入未知的战场的罗比更加重要。

这是他有了信念,他的信念就是洗清冤屈,挺起胸膛在塞西利亚身边生活。

《赎罪》在宽荧幕上看得人美不胜收。

就为了那个夏日午后,我愿意一直坐在电影院,听得见躁动的蝉鸣,闻得到花瓣的清香,感受得到,那席卷而来的,热浪。在真实的人生里,他们一人死于败血病,一人死于空袭,终生并无见面。

这罪,其实永远也赎不了。

都怪那个夏日午后,真的太炎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