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镇江的“国药业”和“新药业”

老镇江的“国药业”,所设的商店称“药店”,比如老存仁堂药店:

还有一张“濮泰山国药号”发货单:

“濮泰山国药号”地址:大西路151号(1952年)

药店主要经营中药、中成药,还有许多药酒、饮片、散剂古方,拥有独到之处。

镇江的新药业原名“西药业”,所设商店称药房,西药来自西欧,传到我国有百年历史了,镇江的西药业大概始于清代光绪年间,最早开在银山门、天主街一带,有中西、中法、五洲、济华堂四家药房,后来在大市口又开了中西药房分号和利华药房两家。

这些店经营的品种主要是:西药、化工原料、医疗器械、照相材料、化装用品等,大都是进口货。

抗战爆发后,这些药房损失巨大,之后就没有恢复了。隔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又有了周宗记、中英、大中西等药房。

中英大药房(大西路451号)

因为在日伪统治下,西药市场充斥着日货。汪伪政权发行了中储券后,出现通货膨胀,人心浮动,囤购现象严重,很多东西购买不到或者价格离谱。于是各界纷纷组织了同业公会,镇江新药业同业公会的理事长是大中西药房的刘绍泉。

1945年抗战胜利后,西药市场日货绝迹了,但美国货操纵了市场。

但因为药价大降,业务好做了,同业一下子冒出来许多,最多时有:大中西、中英、镇江、仁丰、大英、万国、济康、中美、天一、济世、仁济、济生、利华、粹良、华西、大华、周宗记、中央、正中西、新华、世界、中法、五洲、同济、上海、国际、华洋、怡和、金星、中国、和平、中华、泰山、华美、屈臣氏等。

仁济大药房(大西路586号)

但随即而来的解放战争,和国民党滥发金圆券造成的货币贬值,让整个新药业陷入一片混乱。

当时一瓶“盘尼西林”,要一个袁大头;一盒万金油,相当于一斤猪肉的价格。

1949年4月23日,镇江解放,新药业也重新恢复了秩序,并在工商联和同业会的辅导下,完成了支前献粮和抗美援朝等各项任务。

1956年,新药业同业中有16家参加了公私合营,合并入医药公司,有5个门市部。同业公会撤销。

1959年,医药公司和药材公司合并。药业也就不分什么药店和药房了,直接称中西药综合门市部。

到了1986年,中西药共有6个门市部:存仁堂、利民药店、中英药房、公济药房、小码头门市部、正东路门市部。

存仁堂之前我们已经谈过了,镇江的老存仁堂,今年190岁了!风雨历程留下多少感怀!

“公济药店”原在大市口友谊商场下面开了多年,现在已经搬了。

“利民药店”在大西路,隔壁是第一百货商店。我原以为这家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老字号,后来了解到,解放前这里是一家“协大祥”绸布店,新中国成立之后成为中西药综合门市部,后来经过改造,才这么古色古香的。

点击分享:

老镇江           镇江女婿白岩松

陶玉玲,永远的镇江“二妹子”

印青:军旅走出的镇江籍音乐家

雷霆战将赵文豹

这,就是镇江的“辛丰镇”啊!

你好,这是我的家乡,镇江!这是我的新名片

伯先公园,多少镇江人珍贵的童年!

看这些镇江记忆,却已淹没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名片,

请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并给我个

如感兴趣,关注一下“镇江风情”这个号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