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人间,带上书

世界阅读日,于这样的日子,想起了曾经看过的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一下子都鲜活生动起来,可是又觉得,别人说过的话,像别人吃过的饭,滋味如何,还是要自己去品。
有人说读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可是细细想来,所有的人生都是一样的底色,只是读书的人,有思辨能力,会自我疏导,他让人生的苦难不至于将人憋闷死,而有了疏解的缝隙。
读书会使人谦虚,会使人有修养,等等,等等,于真正喜欢读书的人,似乎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唯一使人发愁的是日渐昂贵的买书钱和日渐稀有的时间,但是真正的喜欢,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
自认是喜欢书的人,每每听到别人称赞你有那么多书,和看着自己囤积的未读的书,心底里就幸福地直冒泡泡,像极了看着自己的地盘而心满意足的地主,仿佛那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谁也拿不走的东西。每每想起老妈说的"既不当吃也不当喝"就会心一笑,心下想,"此中有真意",不是真爱的人不懂。
所以,也不做辩驳和辩解,就默默地喜欢。闻花香读过书,拥挤的人群里读过书,对月,向日,傍水都读过书,很难说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最适宜读书,只是觉得有书相伴的日子,都多了一丝慰藉与心安。
喜欢带着一本书,无论什么样的场景,见什么样的人,说有自己应付不来的场合,有了一本书在,便自带一个属于自我的场景,很快就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庇护所和港湾。很多的大作家都说过类似的话"阅读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红尘走一遭,谁还没有躲闪不及,躲避不开的难与囧,可是当你有书相伴,就会为自己营造一个不同的世界。无论是送餐的小哥还是看门的保安,有了书,他就有了不同的精神世界。曾经有位保洁大姐,每天于工作之余,捧着一本书在卫生间的窗前读,挽起的头发披着太阳的明艳,不知怎的,每一次看见她,都觉得那是一个高贵的灵魂,无关身份。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千里路可能难行,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和限制,可是读书,却是简单易行的,随手一夹,就可以跟着自己,就可以随时阅读了。也许没有什么目的,也并不为装点什么,可是读书的瞬间,忘掉了一切的烦忧,却聚拢了人间的美好,如果说人间有怎样值得留恋的美好瞬间,那一定少不了有书可读,与书相伴的瞬间。
人生渐老,也渐渐懂得,很多的东西,都随时可以弃你而去,无论你怎样的留恋与不舍,徒劳与挣扎。可是读书却不一样,读过的书,看过的内容,也许早已忘记了,可是不知道是在哪一刻,哪一个点被触及时,就又胭脂洇水般的鲜活了,然后你才懂得,它才是真正不离不弃,真正属于你的东西。在脱口而出的瞬间,在某一个安静无人的瞬间,它像一个最安静最忠实的情人,一遇便是终身。
总讲精神的升华,可这真是一个虚幻到不知道如何形容的过程,但是读书可以使人悄悄达到那样的高度和境地,不用刻意去说读过什么书,接受过什么样的思潮流派,懂得哪些道理智慧,可是却一定会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人做事的门槛与底线,可是在某种程度上,读书人是有一个更高的标准的,翻看古往今来的故事,就会得到印证。
人都是从懵懂到通达睿智,可是这样的过程,不读书的人是用血泪碰壁唤醒的,读书人是用借鉴假以援手的,所以有人说读书人可以体验更多的人生,获得更多的智慧,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人生苦短,生命有限,时日金贵,能借助读书,不用付出更大更痛更惨的教训,又何乐而不为?
常常会告诫孩子们,好好读书,其实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半生走过的肺腑之言,"书犹药""亦师友",读过,入心,便懂,便晓,则慰。
暖如烟,馥如花,洁似月,润似玉,是你穷尽世间所有美好之词也无法画其形刻其质,所以,你只有拥有它,手捧而读,才知书香润身泽心。
2021.5.11晚           郭江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