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死亡会取消一切意义吗?

导语

死亡是每个人不得不面对的终极课题,也是让许多人感到恐惧的事。这一匹让人色变的“老虎”,它有诗意吗?这集节目,就以韩国国民诗人高银的《私语》为例,来聊聊这个话题。

文稿

你好,我是廖伟棠。今天我要跟大家讲死亡的诗意。
其实死亡的诗意无处不在,或者说死亡构成了现代诗诗意的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当然古代的诗、中世纪的诗,都非常关注死亡,因为死亡是我们人类所必须面对的最重要的一个终极问题。
这一次我刻意去讲的死亡,更主要是讲诗人如何面对死亡,如何从容地对待这生死一瞬,其实这一瞬也许是永恒。于是我找了一个非常东方的诗人,不是中国的,是韩国的高银。
我们先来跟大家分享一首,他的一首可能是整个人类都可以代入进去的一首小诗,叫做《私语》。
下雨了
我坐在桌前
桌子悄声说
很久以前,我曾是花朵,绿叶,树丫
曾是蜿蜒到沙漠尽头绿洲
地底深处的根
桌上的小铁片说
我曾是月夜嘶叫的孤狼的小舌
雨停了
我走到门外
淋得湿透的小草对我说
很久以前,我曾是你们的喜怒哀乐
你们的人生,歌谣
你们的梦境
轮到我开口了
对书桌
对小铁片
对泥土:
很久以前,我就是你,你,和你
现在,我是你,你,和你
这首诗骤而听来,跟死亡没什么关系,没有一句话提到死亡,甚至还提到了生长的小草,提到了绿洲,提到地底的根,这样充满生机的东西,当然还有一条孤狼在嘶叫着,这一切为什么跟死亡相关呢?
首先它像一个招魂仪式一样,一个像我们之前谈到的博尔赫斯所写的《雨》这首诗一样的招魂仪式。雨下起来了,世界顿时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但是又能够跟世界的真实面貌打照面的这么一个时刻。
在这样的一个时刻里边,万物开始跟诗人讲述自己的本原,原来桌子当然它是一棵树变成的,它曾经是树叶、花朵这些构成树的部分,然后再追究下去,它曾经是藏在绿洲地底下面的根。
这个非常有意义,根,我们知道它是从大地吸取滋养,来维持上面的绿色的,而在绿洲,在沙漠里面的根,就更有意义了。
假如说我们联想到,曾经的韩国,就是高银被迫害那个时候的韩国,就是那么一片沙漠,高银和他同行的诗人艺术家们,就像这个沙漠里的绿洲,而他的书桌是他的根。
它提醒了他,他必须像这个书桌那样,深深地把根伸到韩国的土壤里面去,他才能维持这一片给人带来希望的绿洲。
那桌上小铁片是什么呢?可能有很多含义,但我可以把它想象为诗人用来写诗那只钢笔的笔尖。
以前的钢笔,是那种沾墨水的钢笔,你要写十来个字就要往墨水里沾一下,是一个小钢笔尖。
这非常符合后面的一句,他说他是月夜嘶叫的孤狼的小舌,这头孤狼当然也是诗人了。
这只笔,就像鲁迅说的笔是他的矛一样,对于高银来说,笔是他的舌头,不断地嘶叫着,不断地反抗着浓重的黑夜,告知沉默的人们,反抗的声音的存在,这是一个战斗的意象。
雨停了呢?雨停了之后,诗人好像面对这个国家经历了很多纷争以后,终于沉静下来了。他去回顾曾经发生的事,他看到大地上又长满了小草,当然这个小草是在满目苍夷的废墟之上长出来的。
为什么?他说很久以前,他是这个大地下边所埋藏着人的尸体,这个尸体曾经是一个身体,是一个生命,它寄寓了喜怒哀乐。他有过人生,每个人都唱过快乐的歌谣,悲伤的歌谣,每个人都有过梦,这个梦,被死亡湮灭以后,它又化成青草,在土地里长出来了。
诗人怎么去回答这万物对他的期望,万物对他的呼唤呢?他很从容,他对书桌,对小铁片说,但他没有对青草说,他直接对长出青草,埋藏尸体的泥土说:我本来就是你们,现在我也将成为你们。
这是一种轮回,人类的生命,在宇宙的生命中,它只是构成整个大宇宙的其中一个原子,在这么一个循环故事之中,完成自己的那一步。
同时它又包含了禅宗里面所谓的,见山是山,到见山不是山,到最后见山还是山,这么一道领悟在里面。
有了这样的领悟,诗人并无所谓自己将要成为什么,也无所谓自己曾经是什么,更无所谓现在他所执着的,我们所执着的,这具肉身是什么。
我们没有人知道死亡以后是什么样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在死亡的背景前去生存,只要你认真面对生存,你就必不可少地要思考死亡的问题。
而当你思考死亡的时候,你就必然要面对我们的生存有何意义的问题。这个意义,如果从纯粹理性的角度去思考的话,我们恐怕只能得出非常虚无的结论,就是说死亡取消了一切意义。
这是古今中外无数哲学家都不得不承认的一个问题,而最赤裸裸地写通、写透这一点的叔本华,是其中最被大家所知道的一位,他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和其它著作都涉及到这个对虚无的承认。
但是,如果不从理性的角度,从非理性、从感性的认知的角度去说,从诗、从艺术地角度来说,死亡是否真的取消了一切意义呢?
毋宁说我们的艺术创作,我们诗的写作,本身就是在寻找着这个不被取消的意义是什么。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下次见。
(0)

相关推荐

  • 天女:诗心太重(朗诵/白薇)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欢迎指导,期待赐稿,体裁不限.诉说灵魂情感,传播社会万象,品论人生得失,关注百姓生活,回忆美好岁月, ...

  • 《致绿洲诗人高群 》 杨永

    简介 诗 人 杨永,生于石河子,长于安集海.1975年毕业于一四二团中学.同年,到一四二团二营七连当农工.1980年7月考上老师,1981年调141团5连任小学教师.1986年调河北保定蠡县教育局工作 ...

  • 关于死亡及“死”的意义

    上次我看以前写的关于爷爷奶奶的文章,忍不住掉眼泪,被丫头看到,问我怎么啦,我说:"我想到了我的奶奶."丫头说:"我想你的奶奶可能去世了."我点点头.她问我:&q ...

  • 公务员是否应该取消35岁年龄限制?网友争议明显

    无论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已经毕业了多年的社会人士,都已经纷纷认识到了公务员这个岗位的优势.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考公务员的大军中. 甚至出现一个岗位,上千人去竞争的现象. 虽然竞争非常的激烈,但依然还是 ...

  • 既然生命终会死亡,那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意义,几乎是整个人类的共同命题.可人活着,为什么要追求人生意义呢? 这首先是一种进化的本能,我们的大脑喜欢有秩序和可预测的感觉,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动进行归因和总结,寻找其中的因果关系和规律. ...

  • 50多名被宣布死亡的乘客35后突然归来,时空隧道被证实?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世界上经常会发生一些科学无法解释的事件,久而久之这些神秘事件就变成了一个谜团.虽然人们怀疑这些事件的真实性,但是却找不出毛病.例如世界上著名的"幽灵火车"事件, ...

  • 【律师手记】种类物与特定物的法律意义——阅读(2015)民提字第35号再审民事判决书

    民法上的物有种类物与特定物之分,这是我们民法学教科书上经典分类.众所周知,所谓的特定物是指独具特征或者被特定化并且无从替代的物.而种类物则是指以品种.规格.质量或者度量衡确认的一类具有共同特征的物.区 ...

  • 既然生命注定都会迎来死亡,那生命存在的意义在哪儿?

    将人类和动物区分开的标志是什么?是外在的肢体形态?是复杂多变的交流方式?还是相对考究的生活习惯?这些答案其实都不是,因为真正的区分标志是思考. 正因为具有这种卓越不凡的能力,人类才能一次又一次地渡过各 ...

  • 多思考下“死亡”,人生会过得更加有意义

    /每日圈重点/ 大家好,我是张桓. 近期微信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并不是按照时间先后来排序. 想要第一时间看到我的"三言两语" 可以把[张桓投资笔记]标为星标,每次读完后点个[在看] ...

  • 生的三个意义——既然死亡无法避免,那我们为什么活着?

    俗生千面 · 缘有万端 生死问题老生常谈.匆匆而过一世,意义何在? 身边也有人深觉徒有生命而无意义,不过终日碌碌. 但我们是否曾细探生活? 或许会出现不曾注意的触动. 1.猝不及防的触动--用心 Th ...

  • 清明节直播 | 死亡的意义 纪慈恩&刘丰老师

    直播主题 死亡的意义 直播时间:2021年4月4日16:10-17:00 直播内容概要: 1. 死亡的存在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如何面对死亡? 2. 如果说死亡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