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高惨案”始末

(0)

相关推荐

  • 日寇残暴灭村,先男人后女人,270多人惨遭杀害

    日寇残暴灭村,先男人后女人,270多人惨遭杀害 前言:从鸦片战争开始,我们中国就不断受到列强的欺辱与压迫.在这些列强当中,对我们中华民族犯下最大罪孽的国家就是日本.自918事件开始,日军展开了长达14 ...

  • 抗日战争之神池万家洼惨案

    神池万家洼惨案1944年12月10日,日军驻神池县八角镇的一个小队在参加完日军在偏关县的"扫荡"后,返回八角据点.途中,该股日军从后梨树.北沙城.长畛村.营头镇等地经过.南沙城村民 ...

  • 1937年10月12日深夜,忻州原平镇日...

    1937年10月12日深夜,忻州原平镇日军第五师团司令部内,师团长板桓征四郎杀气腾腾地部署了一项惨绝人寰的"作战计划". 忻口镇西北4公里处,有一片平坦的河滩,南怀化村就座落在这儿 ...

  • 行走丨忻口战役遗址缅怀

    远去了硝烟弥漫,远去了炮声隆隆,这里的一切都归于平静,野草依然疯长,沟壑中平添了几分苍凉,曾经的战火硝烟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站在忻口战役的遗址上,这就是我对那场战争的印象. 春风还在一遍一遍抚摸着三 ...

  • 老八路的烽火岁月

    老八路的烽火岁月 前言  一棵有着400多年树龄的古树重阳木,耸立在蒲团郭垱村头,与之相伴的有一位老八路.一个初夏时节,雨后初晴,笔者专程来到郭垱村,拜访市粮食局离休干部.抗战老兵.老共产党员郭俊.离 ...

  • 『光阴故事』震惊华北的“白塔惨案”

    震惊华北的"白塔惨案" 作者:李善奇           1990年,时任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韩启民来到博野县白塔村,和经历过"白塔惨案"的十几位老人共同追 ...

  • 追忆日寇在故乡的滔天罪行

    本文作者:刘立宇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的铁蹄逐渐踏入我国大片国土,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残暴践踏蹂躏中国人民.大批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我的故乡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刘庄村是重灾区.儿时的我 ...

  • 日军制造的南岗头惨案:270多人被枪杀焚烧,女性惨遭凌辱残害

    在中国的近代史中,始终绕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日军侵华. 在那场艰苦卓绝,持续了八年的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无数的生命,也付出了血的代价.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或许是根植于国人心中难以磨灭的伤疤:灭 ...

  • CRD“大功法”攻克千米级高风险小隧道,贵南高铁永安2号隧道贯通

    都安讯      4月24日凌晨,贵南项目施工管理群一片欢腾."恭喜永安2号隧道顺利贯通!"该工点施工队负责人陈洪江淡淡写到:感谢付出,两年艰辛,尘埃落定-- 贵南高铁永安2号隧道 ...

  • 贵南高铁“朝阳隧道”突水事故,全过程回顾!

    来源:基建通 来源:基建通 贵南高铁朝阳隧道突水事故让不少同行感到揪心,很多网友业都非常关注事故原因及调查进展. 事件现场.贵州荔波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2018年6月10日,在贵州省荔波县朝阳镇,朝阳隧 ...

  • 全长超17公里!贵南高铁最长隧道开挖支护过半 预计明年6月建成

    来自中铁十八局贵南高铁贵州段六标项目部的最新消息,由该项目部承担施工任务的贵阳至南宁高速铁路全线第一长隧--位于贵州境内的九万大山一号隧道进展顺利,目前隧道开挖和支护工程已经过半,预计明年 6 月建成 ...

  • 孙慎义||南高孙锦华娶媳妇与傅山先生的传说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栗旭晨||文明南高话古今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栗旭晨|| 由大及小说南高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孙慎义||回忆南高七一水库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建的自媒体平台,采取文献研究和实地探访相结合,让文史研究的成果走出文献库房和专业圈子,不断通过新发现.新求证.新视野,挖掘遗珠漏宝,传承保护历史文 ...

  • 南高天主教兴衰记

    汲取文史智慧  引以鉴古知今 ❈ 忻州的天主教,始于清朝康熙年间.相传城西南兰村乡肖家峪有武姓名家和者以赶牲口运输为业,来往于京晋之间,偶尔驮运外籍传教士,遂信天主教,返乡后劝家属.亲族入教,从此天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