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养心是关键,中老年人要牢记“7个一”,对心脑血管有好处

中医有“心通于夏气”之说,一年之中,心与夏的关系最大!

6月21日是夏至,代表着“炎热将至”,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即将到来。夏至过后,尤其要注意养好心。

夏季心脏负担重

夏至过后,温度高,湿度大,热扰心神,使人心烦易怒,坐卧不安。而此时,人体代谢加快,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担加重。

心脑血管病高发

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此时,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大大减少,再加情绪不稳,喝水少等原因,很容易诱发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冠心病的复发和加重。脑血管脆弱的人,夏至前后出现脑血管破裂的危险也比较大。

因此,夏至养生最重要的就是养好心!

首先,要注意休息,专家提醒:中老年人睡好“子午觉”对心血管健康十分重要。

“午觉不睡,下午崩溃”。夏至正午恰是一天中最热的时段,人体出汗最多、心情最易烦躁,中午小睡,不仅可以避免中暑,还能很好地恢复消耗的“精气神”。

调查研究表明,每日午睡半小时者比不睡者冠心病死亡率少30%,其原因与午睡时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与白天的血压高峰出现一段低谷有关。

不过,午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足够。

此外,要牢记7个“一”,对心脑血管有好处:

夏至一豆饮——绿豆饮

绿豆可谓夏季消暑解毒养身佳品,夏至后喝绿豆饮最解暑。武汉市中心医院药学部医师向道春介绍,为突出绿豆清热解毒功效,煮绿豆饮时有技巧:一是不要去皮,绿豆衣中含大量营养成分;二是不宜时间煮过长;三是为了减少氧化,应盖上锅盖为好;四是尽量避免用铁锅煮。

以消暑为目的喝绿豆饮时,不要把豆子一起吃进去,光喝清汤就可以达到很好的功效。另外,绿豆与其他食品一起烹调疗效更好,如防中暑可以喝绿豆银花饮:取绿豆、金银花,加水适量煮10分钟左右即可,喝下清汤暑气全消。

夏至一道汤——三鲜汤

夏至一道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医师魏帼推荐“三鲜汤”。藕去皮洗净切丝,西瓜皮洗净去皮切薄片,梨,洗净去皮核后切薄片。三者共放入砂锅中加水熬煮,然后饮取汤汁,吃梨、藕即可。

魏帼医生介绍,梨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可用于热病损伤人体津液时的食疗食材,临床上用梨治疗热病口渴等不适症状。而藕则具有清热养阴,健脾开胃的功效,西瓜皮清热祛暑,三者合用可以起到清热而不伤津,养护脾胃的作用。

夏至一碗粥——芦根粥

除了“三鲜汤”,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营养科医师魏帼还推荐夏至夏至一碗粥——三鲜汤芦根粥。鲜芦根洗净后与竹茹同煎,取汁去渣后,用汤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在粥快成熟的时候,加入生姜2片稍煮片刻,放凉后食用。

芦根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的作用,可以用于热病烦渴、呕吐反胃等问题。夏季口臭烦渴时,单用芦根煮水即可达到祛热止渴的作用。而加入了清热化痰、清胃止呕的竹茹,更可以达到清胃热、止烦渴的作用。最后加入养护脾胃之气的粳米,在保护人体消化吸收功能的同时,为接下来的炎热酷暑做好准备。

夏至一杯茶——三叶茶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介绍,夏至养心清暑,首先推荐夏至三叶茶,分别是荷叶、竹叶、薄荷叶。夏至的时候可以三叶合泡或者任选其中的一种(荷叶、竹叶,薄荷叶)泡茶喝,有非常好的清心火、养心和消暑的作用。

夏至一个瓜——西瓜

夏至吃西瓜不但能清热解毒、除烦止渴,还能利尿、帮助消化,尤其是从事露天作业或在室内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可以经常吃。

当然,好处虽多,也不能一次性吃太多,否则会冲淡胃液,造成消化不良。同时也应注意不要把西瓜放在冰箱里太长时间,否则容易伤及脾胃。

夏至一个芽——黄豆芽

夏至推荐吃点黄豆芽。黄豆芽和绿豆芽都有清热利湿的作用,可以利小便,帮助排出体内的热毒。其中黄豆芽偏于利湿,绿豆芽偏于清热。而如果在排骨藕汤中加入黄豆芽或绿豆芽后,则可加强清热利湿的作用。

夏至一份菜——葱蒜菜

天气炎热,食物容易滋生细菌,是肠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北京潞河医院营养科陆霜梅表示,吃些杀菌蔬菜或多或少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这主要是指葱蒜类,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这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生吃比熟吃的杀菌作用更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