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某种合理性
尽管我赞叹唯分数是论,但我也不反对分数的某种合理性,特别是同等情况下参加考试所表现出的某种合理性。不是说这个人天赋异禀,他的分数就一定很高,也不是说这个人素质一般,很努力就不能取得好的成绩,而是说,在当下的考试竞争中,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分数很多时候是体现了一个人努力认真的程度,或者说,分数在某种程度上是体现了一个人智商、情商合作的表现。
我这么说是想告诉某些高三学生,你千万别以为自己的智商很高,实力似乎很强,能力超群,如果你只是一味地满足于自我感觉良好,只是不停地炫耀个人的智商,却没有任何的实质性的全心付出与努力,在当下的考试体制下,想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绝对不是说出来,更不是登出来的。有付出总是会有收获的,没有任何付出想收获满意的答案基本上的不可能的,除非这个人真的是 天才,现实里几乎没有这样的人。更多的人平平常常的人,是不努力拼搏就不可能取得相对满意成绩的人。
分数的某种合理性就是体现着在同等情况下,每个学生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学业,遇到困难又采取何种的方法来应对,如何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最大的努力去拼搏,去努力。积极向上的学生,尽管他们之中能力未必出色,水平未必高,但他们的全力以赴,他们的潜心思考,他们的永不放弃,却能在实实在在的竞争中照样取得一个有益于个人进步发展的分数,这就是分数的合理性所在——敢于努力,乐于付出,就会有意外的收获。尽管分数不能代表一切,尽管分数不是一个人的唯一,但在此时此景之中,我相信,作为老师的人一定会更喜欢那些看起来天资平平,但十分上进努力的人,却不一定会喜欢那种喜欢炫耀自己却不太肯吃苦不能脚踏实地的人。
赞 (0)